1.關于變態(tài)心理學研究的對象,下列描述中正確的是( ?。?。
A.以異常心理的診斷、治療、轉歸和預后為對象
B.以變態(tài)心理的發(fā)生過程為對象
C.以心理與行為異常表現(xiàn)為對象
D.以精神病的預防與康復為對象
【答案】C
2.弗洛伊德主義誕生后,遭到了嚴重的抨擊和打壓,這種力量主要來自( ?。?。
A.心理學界
B.精神病學界
C.宗教界
D.哲學界
【答案】C
3.下列說法中符合巴甫洛夫關于神經癥和精神病原因的描述的是( ?。?。
A.是大腦結構和功能這兩個基本因素的相互關系
B.是大腦興奮和抑制這兩個基本神經過程的沖突
C.是腦器質性病變引起的功能性障礙
D.是神經遞質的釋放過程異常
【答案】B
4.不合理信念對人的認知產生巨大的影響,用不合理的認知模式來評價環(huán)境或自我,便會產生心理障礙。這是哪一學派的觀點?( ?。?BR> A.精神分析學派
B.人本主義學派
C.行為主義學派
D.認知學派
【答案】D
5.正常心理活動和異常心理活動之間( ?。?BR> A.有明確的界線
B.不能互相轉化
C.絕對互相轉化
D.有互相轉化的可能
【答案】D
6.當一個人遇到一件愉快的事情時手舞足蹈,歡快地向別人訴說內心的體驗,此人表現(xiàn)出( )。
A.心理活動內在一致性
B.人格相對穩(wěn)定性
C.主客觀世界統(tǒng)一性
D.心理活動不協(xié)調性
【答案】A
7.錯構是一種( ?。?,通過別人的提醒和對證,也不能糾正。
A.病理性的記憶錯誤
B.病理性的理解錯誤
C.對客觀事物的錯誤設想
D.對自身經歷的錯誤設想
【答案】A
8.一位求助者主訴,近兩年來反應遲鈍,注意力出現(xiàn)障礙,沒有任何欲望,對親友感情淡漠,不出門。這些現(xiàn)象可考慮患者患有( )。
A.緊張型精神分裂癥
B.偏執(zhí)型精神分裂癥
C.青春型精神分裂癥
D.單純型精神分裂癥
【答案】D
9.在評價心理健康時,不合理的判斷是( ?。?BR> A.個體的自控能力越強,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
B.易受暗示者,心理健康水平低
C.智力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D.對環(huán)境壓力耐受性越強,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答案】C
10.個體是否患有心理疾病,( ?。?。
A.是心理咨詢工作關心的重點
B.是精神病學工作關心的重點
C.心理咨詢學與精神病學都不關心
D.咨詢心理學與精神病學都關心,但關心的動機和目的不同
【答案】D
11.( ?。┦窃鲞M心理健康的生理學途徑。
A.在嬰幼兒期間給予充分的母愛和關懷,提供友愛、溫暖、鼓勵的養(yǎng)育氣氛
B.合理的休息、鍛煉和娛樂,以消除疲勞,調節(jié)情緒
C.建立足夠的娛樂設施
D.提供科學的行為訓練,以適應生存環(huán)境
【答案】B
12.借鑒許又新對神經癥分類的模式,對“心理不健康狀態(tài)”進行分類的目的,不包括( ?。?BR> A.限定心理健康咨詢范圍、對心理健康問題深入研究
B.咨詢心理學與鄰近學科的區(qū)分、自我心理保健的需要
C.進行個體心理過程的研究和探索
D.進行合理的臨床診斷、進行職業(yè)培訓
【答案】C
13.心理學意義上的壓力概念是指在現(xiàn)實社會生活和自然環(huán)境中,( ?。┑拇碳?。
A.隨時可能遭遇到
B.偶爾才能遭遇到
C.對人們有重要影響
D.給人們帶來身心傷害
【答案】A
14.日常生活小困擾量表提出( ?。?。
A.日常生活壓力小比主要的生活改變更能預測健康狀況
B.生活事件數(shù)目和嚴重性有關
C.健康狀況與小困擾出現(xiàn)的頻率和強度無關
D.興奮性事件與健康有關
【答案】A
15.四面楚歌可以用來形容( ?。?。
A.單一性壓力
B.同時性疊加壓力
C.繼時性疊加壓力
D.破壞性壓力
【答案】B
16.關于社會支持,目前的研究一般認為( ?。?BR> A.具有減低應激水平和保護健康的作用
B.只有在出現(xiàn)負性生活事件時才發(fā)揮作用
C.與應對方式等概念在內容上是完全獨立的
D.只有在人格有缺陷的個體身上才發(fā)揮作用
【答案】A
17.關于滯后型臨床癥狀,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壓力初次經由認知系統(tǒng)處理時,形成意義模糊的觀念并積存起來
B.當類似的事件出現(xiàn)時,積存的觀念被激活并還原為其原來的意義
C.原先模糊的觀念在事件中被明朗化
D.明朗化的觀念對個體再次發(fā)生作用而形成臨床癥狀
【答案】B
18.弗洛伊德認為,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充分必要條件是( ?。?BR> A.“自我”能很好適應環(huán)境
B.合理地度過“性心理”發(fā)展的每個階段
C.合理地使用“防御機制”
D.潛意識的欲望得隨時滿足
【答案】B
19.行為主義學派認為心理健康的破壞與( ?。┯嘘P。
A.在幼年情緒發(fā)展中遭受挫折,形成的情結
B.自我潛能發(fā)展受阻
C.非理性(錯誤)的認識或觀念
D.社會模仿學習
【答案】D
20.關于行為主義心理學研究的一般技術路線,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通過動物實驗的結果,進而演繹和推論人的心理過程
B.以一種文化背景下人們的心理活動為實驗對象,與其他文化下人們的心理相比較
C.通過人的行為功能實驗,推論動物的心理現(xiàn)象
D.以人為實驗對象,研究其行為與思維的關系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