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jié):愛情、婚姻與家庭
第一單元愛情
知識點:愛情的概念(領會)
愛情是人際吸引烈的形式,是指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個體對異性個體產(chǎn)生有浪漫色彩的高級情感。
知識點:愛情發(fā)展的階段(識記)
社會交換論者把求愛者視為理性主義者,他們選擇能給自己帶來更多幸福的人作伴侶;而所有導致愛情的因素均可歸結為利益和價值。兩者既有物質(zhì)的、經(jīng)濟的因素,也包括社會的、心理的因素。
據(jù)此理論,愛情發(fā)展大致經(jīng)歷四個階段。來源:考試大的美女編輯們
1.取樣與評估
互不相識的雙方在某一群體中選擇愿意交往的對象,所考慮的主要因素是交往的收益與成本及其相抵銷后的贏余。如果收益及贏余超過自己期待值,對方成為追求的目標;
2.互惠
在此階段,雙方盡可能交換收益,即為對方提供收益,也從對方獲益,同時力求降低成本。如一起聊天,互贈禮品,共同討論有興趣問題等,但避免進入對方的私密性領域。在交換中,雙方互惠,兩個人親密感加強;
3.承諾
雙方認為從對方得到的收益大于從其他異性那里得到的,因此停止與其它異性的交往,雙方關系相對固定,開始一對一頻繁交往;
4.制度化
親密感的加強,雙方都覺得離不開對方,又擔心對方離開自己,希望能通過契約形式將雙方關系制度化,如訂婚,辦理結婚手續(xù)。契約使雙方關系具有排他性,彼此忠實。
知識點:愛情的形式
知識點:愛情三角形
第二單元婚姻
知識點:婚姻的概念(領會)采集者退散
婚姻是男女個人結成夫妻關系的行為,是家庭成立的標志和基礎。
婚姻關系的本質(zhì)在于它的社會性,即按照一定的法律,倫理和習俗規(guī)定建立的。夫妻關系是一種特定的人際關系和社會關系。
婚姻動機不僅是以社會認可的方式滿足夫妻雙方的性需要,繼而生兒育女,繁衍后代,而且包含經(jīng)濟方面的考慮。婚姻的動機有三種,即經(jīng)濟、繁衍和愛情。有的學者認為,上古時代,經(jīng)濟第一,繁衍第二,愛情第三;中古時代,繁衍第一,經(jīng)濟第二,愛情第三;現(xiàn)代社會,愛情第一,繁衍其次,經(jīng)濟第三?,F(xiàn)代社會,由于婦女地位發(fā)生了變化,個人自由成為社會生活的準則,愛情成為婚姻的主導動機,余次是繁衍和經(jīng)濟。
知識點:夫妻關系的類型
第三單元離婚
知識點:夫妻之間的心理沖突(識記)
夫妻心理沖突多由下列因素引發(fā):
(一)需求不滿
婚姻是雙方為互相滿足需要而結成的,婚姻的穩(wěn)定性取決于需要的滿足程度。如果雙方均在共同生活中得到需要滿足,任何一方都不覺得感情疏離和心理孤寂,其婚姻就是穩(wěn)定的。反之,某些需要得不到滿足(社會心理學稱之為欲求不滿)則會感到心情不舒暢,產(chǎn)生不良情緒,導致爭吵和持續(xù)的沖突。欲求不滿包括:
1.自我價值得不到對方承認,自尊心受損;考試大-全國教育類網(wǎng)站(www.Examda。com)
2.一方或雙方性要求得不到滿足;
3.一方或雙方正當?shù)母星樾枰鐪卮婧腕w貼得不到滿足;
4.家庭經(jīng)濟需求得不到正當滿足,如因種種原因支出過多、入不敷出;或過于奢侈,正當生活沒有保障;或一方或雙方無經(jīng)濟來源等;
5.在休閑、愛好等方面,雙方需要與興趣差別太大。
(二)價值觀念不一致
這種不一致常常表現(xiàn)在言語溝通中。如丈夫把社會看成一個競技場,把人與人關系說成是“弱肉強食”,而妻子信奉天主教,認為應該與人為善,雙方在價值觀念上的沖突,必然表現(xiàn)為經(jīng)常的激烈的爭吵。
表現(xiàn)為行為方面的價值觀念的沖突更具有實質(zhì)性,其后果是較為嚴重的。只要一方不放棄自己的某些價值觀及相應行為,沖突就會存在。
在人生目的、對幸福、成就看法的價值觀念上的分歧和沖突往往是持續(xù)的。雙方都認為自己是正確的,對方是錯誤的,在生活中碰到相關的問題,往往雙方互相指責,行動背道而馳。
(三)遠離的“自我”
自我包括自我意識、自我期待、自我取向等?;橐霾粌H是雙方在法律、經(jīng)濟、生理等方面的合二為一,也是兩個“自我”的結合。同理,夫妻心理沖突是由兩個“自我”遠離而引起的;“自我”的遠離表現(xiàn)為:
1.兩個“自我”基本利益相異,各趨己利;
2.由于利己的婚姻動機,愛是滿足自己需要,而不是為對方做貢獻;
3.遇到分歧,各持己見互不相讓;
4.對方處于痛苦時,不安慰,不幫助,使婚姻具有的促使雙方心理健康功能喪失;
5.雙方心理調(diào)適過程緩慢,難以進入心理合諧狀態(tài)。
(四)夫妻的性差異
夫妻在性欲及其滿足方式差異較大,這可能是夫妻沖突的深層次的原因。
男性的性欲往往是難以抑制的性興奮,有較強的自主性,因而新婚時可能就得到滿足;女性的性欲則隨性生活的增加、性體驗加深而逐漸覺醒、增強,有的甚至到中年才達到較強水平。這樣,在婚姻初期丈夫往往有性欲得不到滿足的現(xiàn)象。
男性的性欲具有沖動性、“征服”性和求異性的特點,往往在婚后不久對現(xiàn)有的性生活方式感到厭倦,特別在妻子容貌、言談失去風采后??纱藭r,正是妻子性欲處于較高水平。許多中年妻子感到性欲不滿。
在傳統(tǒng)的性交關系中,男方處于主動地位。只要他愿意發(fā)生性關系就會對妻子積極挑逗,女方即使不喜歡或不愿意此時滿足他,最終還是依從了;女方則很難做到這一點,她最多只能有挑逗,但“操作”權還是在男方,如果他不為所動,女方的性欲不能滿足。而女方挑逗是否成功,還取決于自身的魅力。這里存在一個問題,女方只有在性欲水平較高的中年才可能積極進行挑逗,而此時其魅力由于年齡、生育等原因大不如前。因此她往往不滿。
男方既使到了老年也會被年輕女子的性魅力所吸引,而且選擇女性的標準也不大嚴格,有時只要能消除性欲不滿就可以。當他對現(xiàn)有配偶厭倦后,傾向?qū)ふ一橥馇?。相應地,年輕女性對不同年齡層次男性作出的反應的范圍較大,這樣使男性婚外情成功可能性提高了。
當然,女方也可能去尋求婚外情,但比男方遇到的困難可能多一些。除了自己因素外,女性傾向于只與自己感情好的男性有性關系,選擇機會較小。加之,傳統(tǒng)的社會輿論壓力對女性相對較大。如對失貞行為往往采用雙重標準,對女性較嚴,對男性較松,較為寬容。
男女性差異,如果調(diào)適較好不會引起夫妻沖突。這需要求助于專業(yè)的性醫(yī)學專家。
知識點:離婚
1.離婚的概念
2.離婚的原因
要點:離婚的原因(識記)
離婚的原因分析是根據(jù)對離婚案例的統(tǒng)計分析得出的。有經(jīng)濟因素、社會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及其它因素。
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看,以下原因在導致離婚中占的比例較大。
1.過早結婚結婚年齡較低的容易離異;
2.因未婚先孕而結婚,往往容易離異;
3.短時相識的結婚,由于彼此不夠了解,婚后發(fā)現(xiàn)雙方共同點很少,容易離異;
4.父母離婚提供了離婚的榜樣;
5.有婚前性經(jīng)驗的人容易離異,因為其傾向?qū)で蠡橥庑陨睿?BR> 6.夫妻角色不平等,不適應的,容易離異;
第四單元家庭
知識點:家庭的概念(領會)
家庭作為一個群體是社會的細胞,即社會生活的基本單位。家庭是由婚姻關系、血緣關系及收養(yǎng)關系構成的。其特點是:
1.以婚姻、血緣關系為紐帶以婚姻關系為紐帶的人與人之間是姻親;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人與人之間是血親(收養(yǎng)關系的是準血親)。傳統(tǒng)社會中,血親重于姻親,是由于那時注重傳宗接代;現(xiàn)代社會注重婚姻質(zhì)量,姻親日益顯得重要。
2.家庭是一種初級社會群體,其成員間,面對面交往,直接互動與合作。
3.與其它社會關系比較,家庭關系最為密切、深刻。它包括性、生育、贍養(yǎng)、生活、事業(yè)、經(jīng)濟、政治、倫理道德、教育等多種關系。
知識點:家庭的結構與功能
1.家庭結構
2.家庭的功能
3.影響家庭功能的因素
要點:家庭的功能(識記)
1.經(jīng)濟功能
它是家庭功能的經(jīng)濟基礎,包括家庭經(jīng)濟活動,如生產(chǎn)、分配、交換、消費、理財?shù)龋?BR> 2.性的功能
夫妻性生活是婚姻關系的生物學基礎,夫妻間的性關系是社會(法律、倫理與道德)認可的性關系;
3.生育功能
家庭是社會的生育單位,種族繁衍的保證;
4.撫養(yǎng)與贍養(yǎng)功能
具體表現(xiàn)為家庭代際關系中雙向義務與責任。撫養(yǎng)是上一代對下一代撫育培養(yǎng);贍養(yǎng)是下一代對上一代的供養(yǎng)幫助;
5.教育功能
包括父母對子女的教育以及家庭成員中的互相教育,其中前者最為重要;
6.感情交流功能
它是家庭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是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
7.休閑與娛樂功能
隨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閑與娛樂從單一型向多元型發(fā)展,日趨豐富。
知識點:家庭生命周期(識記)
這一概念反映了一個家庭從形成到解體的過程。是美國學者研究人口問題時提出的。
家庭生命周期概念只適用于核心家庭。通常把它劃分為六個階段:
1.形成 2.擴展 3.穩(wěn)定 4.收縮 5.空巢 6.解體
結婚第一個孩子的出生最后一個孩子的出生第一個孩子離開父母家最后一個孩子離開父母配偶一方死亡第一個孩子的出生最后一個孩子的出生第一個孩子離開父母家最后一個孩子離開父母家配偶一方死亡配偶另一方死亡。
家庭生命周期概念對于社會心理學及心理咨詢學等學科有較大意義。因為婚姻、生育、死亡這些人口過程都發(fā)生在家庭中,而且對個體心理健康有明顯影響。
應該指出,這一概念的局限性是忽視了諸如離婚、喪偶等因素對家庭的影響。因而它的適用范圍不夠?qū)挿海贿m用于殘缺家庭和無子女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