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報關員考試輔導:報關單填制規(guī)范歸納(3)

字號:

(十一) 收貨單位/發(fā)貨單位
    [例題]A公司委托B公司簽定進口合同,然后由C公司執(zhí)行進口
    A為境內目的地,B為收貨人,C為經(jīng)營單位
    加工貿易的收、發(fā)貨單位應與《登記手冊》的“經(jīng)營單位”一致
    (十二) 貿易方式
    常用貿易方式:一般貿易、來料加工、進料對口、進料非對口、合資合作設備、三資進料加工、外資設備物品
    與其他各項關系詳見附一
    (十三) 征免性質
    常用征免性質:一般征稅、來料加工、進料加工、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外資企業(yè)
    (十四) 征稅比例/結匯方式 (進料非對口才按比例征稅.。進料對口,來料加工中是全額征稅)
    如果有會在已知條件中給出
    例如:5%填報為5,15%填報為15
    信匯—M/T 電匯—T/T 票匯—D/D 付款交單D/P 承兌交單—D/A 信用證—L/C
    結匯方式代碼—背
    (十五) 許可證號
    此欄會在已知條件中給出,如已知條件沒給則不填寫
    (十六)起運國(地區(qū))/運抵國(地區(qū)) VIA---只是經(jīng)過中轉,具體判斷是否發(fā)生商業(yè)性交易?---看發(fā)票抬頭. 對發(fā)生運輸中轉的貨物,如中轉地未發(fā)生任何商業(yè)性交易,則起、抵地不變,如中轉地發(fā)生商業(yè)交易則以中轉地為起、抵地填報。請注意商業(yè)交易的概念,商業(yè)交易一般指買賣關系,也就是說發(fā)票上公司所在地和中轉地有關系或者為同一地。
    [例題]請注意下冊P182(十六)中例題 [例題]請參考附二
    (十七) 裝貨港/指運港
    裝貨港——進口貨物在運抵我國關境前的最后一個境外裝運港
    指運港——出口貨物運往境外的最終目的港;最終目的地不可預知的,可按盡可能預知的目的港填報。(例如1:此貨物運往國外買方港口釜山則指運港填寫釜山;例如2:此貨物運往國外買方港口釜山但同時得知國外買方會將此貨物繼續(xù)運往大阪則指運港填寫為大阪)
    (十八) 境內目的地/境內貨源地
    境內目的地如果條件給出必須精確到區(qū),例如:北京市西城區(qū)、江蘇南通其他
    (十九) 批準文號
    進口——《進口付匯核銷單》
    出口——《出口收匯核銷單》
    此欄目如果已知條件給出則填寫,如果沒給出則不填寫……(贈送品就不用付匯)
    (二十) 成交方式: FOB+運費+保費=CIF
    進口報關單中所顯示的最終價格為CIF價(成交方式+運費+保費=CIF)
    出口報關單中所顯示的最終價格為FOB價
    進口時海關系統(tǒng)自動默認運保費為+,出口時海關系統(tǒng)自動默認運保費為-
    [注意]如在進口單據(jù)中同時給出CIF、運費和保費、FOB,我們只需要填寫一次CIF價而無須填寫運保費!
    進口——如果給FOB就需要填寫運保費,如果給CFR就需要填寫保費
    出口——如果給CIF就需要填寫運保費,(則成交方式欄填:CIF-運保) 如果給CFR就需要填寫運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