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謂事故預防原理,主要是闡明(事故是怎樣發(fā)生的),為什么會發(fā)生,以及(如何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理論體系。它以傷亡事故為研究對象,探討事故致因因素及其相互關系、事故致因因素控制等方面的問題。
2、專家評議法包括專家評議法和(專家質疑法 )二種。
3、海因里希認為,企業(yè)事故預防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為),(消除機械的或物質的不安全狀態(tài)),中斷事故連鎖的進程而避免事故的發(fā)生。
4、能量觀點的事故因果連鎖認為導致事故發(fā)生的直接原因是(能量或危險物質)的意外釋放。
5、防止人失誤的技術措施有用機器代替人、(冗余系統(tǒng))、耐失誤設計、警告和(人、機、環(huán)境匹配)等。
6、安全教育的三個階段是安全知識教育、(安全技能教育)和(安全態(tài)度教育)。
7、現代安全管理的特征是全員參加安全管理、(全過程安全管理)、(全方位安全管理)。
8、風險管理是構成管理過程的必要組成部分,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其基本過程包括確定范圍與目標、危險辨識、(風險評價)、風險處理和(監(jiān)督與審查),整個過程是一個循環(huán)往復的過程。
9、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 50011-2001),建筑應根據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為甲類、乙類、丙類、丁類四個抗震設防類別。其中,(甲)類、(乙)類建筑抗震措施,當抗震設防烈度為6~8度時,應符合本地區(qū)抗震設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
10、根據《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yè)接觸限值》(GBZ 2-2002),化學因素的職業(yè)接觸限值可分為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容許濃度)和(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三類。
2、專家評議法包括專家評議法和(專家質疑法 )二種。
3、海因里希認為,企業(yè)事故預防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為),(消除機械的或物質的不安全狀態(tài)),中斷事故連鎖的進程而避免事故的發(fā)生。
4、能量觀點的事故因果連鎖認為導致事故發(fā)生的直接原因是(能量或危險物質)的意外釋放。
5、防止人失誤的技術措施有用機器代替人、(冗余系統(tǒng))、耐失誤設計、警告和(人、機、環(huán)境匹配)等。
6、安全教育的三個階段是安全知識教育、(安全技能教育)和(安全態(tài)度教育)。
7、現代安全管理的特征是全員參加安全管理、(全過程安全管理)、(全方位安全管理)。
8、風險管理是構成管理過程的必要組成部分,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其基本過程包括確定范圍與目標、危險辨識、(風險評價)、風險處理和(監(jiān)督與審查),整個過程是一個循環(huán)往復的過程。
9、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 50011-2001),建筑應根據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為甲類、乙類、丙類、丁類四個抗震設防類別。其中,(甲)類、(乙)類建筑抗震措施,當抗震設防烈度為6~8度時,應符合本地區(qū)抗震設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
10、根據《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yè)接觸限值》(GBZ 2-2002),化學因素的職業(yè)接觸限值可分為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容許濃度)和(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三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