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財政支出理論
第四節(jié) 財政支出的效益分析
一、財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意義
財政支出必須講究效益,其根本原因在于社會經(jīng)濟資源的有限性。
【例題1·單選題】(2004年)財政支出必須講究效益,其根本原因是( )
A.財政具有資源配置職能
B.財政具有經(jīng)濟穩(wěn)定職能
C.財政具有收入分配職能
D.財政集中社會經(jīng)濟資源的有限性
【答案】D
二、財政支出效益分析的特點
考試內(nèi)容:掌握財政支出效益的特點
政府財政支出效益分析與微觀經(jīng)濟組織生產(chǎn)經(jīng)營支出效益分析的差別主要體現(xiàn)在:
(一)計算所費與所得的范圍不同
財政支出效益分析中計算所費與所得的范圍較寬。
(二)衡量效益的標準不同
財政支出效益分析中不能單純地以經(jīng)濟效益為衡量標準,而必須確定經(jīng)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重的效益標準。
(三)擇優(yōu)的標準不同
財政分配所追求的是整個社會的效益
【例題1·多選題】(2004年)財政支出效益與企業(yè)生產(chǎn)效益比較,其特點有( )
A.計算所費的范圍寬
B.計算所得的范圍窄
C.擇優(yōu)的標準不同
D.效益全部用貨幣衡量
E.選擇的時間不同
【答案】AC
【例題2·多選題】(2006年)與企業(yè)生產(chǎn)效益比較,財政支出效益特點有( )。
A.計算的所費范國寬
B.計算的所得范圍寬
C.效益考核全部采取貨幣指標
D.擇優(yōu)的方法不同
E.選擇的時間周期不同
【答案】ABD
三、財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
考試內(nèi)容:掌握衡量財政支出效益的方法和適用的領(lǐng)域;熟悉成本-效益分析法的具體內(nèi)容
財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主要有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費用法以及公共勞務收費法。
(一)成本-效益分析法
適用于那些有直接經(jīng)濟效益的支出項目,特別適用于投資性支出項目。
在成本-效益分析中,需考慮的成本、效益狀況:
1.實際成本、效益與金融成本、效益
2.直接成本、效益與間接成本、效益
3.有形成本、效益與無形成本、效益
此外還有內(nèi)部成本、效益與外部成本、效益,中間成本、效益與最終成本、效益等。
【例題1·多選題】財政支出在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考核效益時,需要考慮的成本、效益狀況有( )
A.實際成本效益
B.金融成本效益
C.有形成本效益
D.間接成本效益
E.邊際成本效益
【答案】ABCD
(二)最低費用選擇法
對每個備選的財政支出方案進行經(jīng)濟分析時,只計算備選方案的有形成本,而不用貨幣計算備選方案支出的社會效益,并以成本最低為擇優(yōu)的標準。
適用于那些只有社會效益,其產(chǎn)品不能進入市場的支出項目,如軍事、政治、文化、衛(wèi)生等支出項目。
該方法起源于美國,是對成本-效益分析法的補充。
(三)"公共勞務"收費法
對于那些既有社會效益,又有經(jīng)濟效益,但其經(jīng)濟效益難以直接衡量,而其產(chǎn)品可以全部或部分進入市場的支出項目(如教育、交通等支出),適宜采用公共勞務收費法。
通過制定和調(diào)整"公共勞務"的價格或者收費標準,改進"公共勞務"的使用狀況使之達到提高財政支出效益的目的。
與成本-效益分析法以及最低費用選擇法的區(qū)別在于:通過制定合理的價格和收費標準,來達到對"公共勞務"有效地節(jié)約地使用,而不是對財政支出備選方案的選擇。
公共勞務的定價:免費和低價政策、平價政策、高價政策
1.免費和低價政策
適用于必須從全局和社會的利益出發(fā),在全國普遍使用,但居民對此尚未完全覺悟的情況,如強制進行義務教育,強制注射疫苗等。
2.平價政策
適用于從全社會的利益來看,無需特別鼓勵使用,又無必要特別加以限制使用的"公共勞務",如公路、公園、鐵路、醫(yī)療。
3.高價政策
適用于從全社會利益來看必須限制使用的"公共勞務"
公共勞務收費法只適用于可以買賣的、適于采用定價收費方法管理的公共服務部門。
在上述三種較為流行的方法中,尤其是成本-效益分析法更為廣泛地被發(fā)達國家所采用。
【例題1·多選題】(2005年)下列項目中,適宜用最低費用選擇法衡量效益的是( )。
A.軍事設施
B.水利設施
C.文化設施
D.衛(wèi)生設施
E.義務教育
【答案】ACD
【例題2·單選題】下列項目中,適宜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衡量效益的是( )。
A.基本建設投資
B.軍事設施
C.文化設施
D.衛(wèi)生設施
【答案】A
【例題3·單選題】(2005年)考核基本建設投資支出效益時,采用的辦法是( )。
A.最低費用選擇法
B.公共勞務收費法
C.最低成本考核法
D.成本-效益分析法
【答案】D
【例題4·多選題】下列項目中,適宜用公共勞務收費法衡量效益的是( )
A.公園
B.軍事設施
C.文化設施
D.衛(wèi)生設施
E.義務教育
【答案】AE
【例題5·單選題】對于交通、教育等支出項目,在衡量和提高財政支出效益時應采取的方法是( )。
A."成本-效益"分析法
B.投入產(chǎn)出評價法
C.最低費用選擇法
D.公共勞務收費法
【答案】D
【例題6·單選題】(2006年)對文化支出項目的財政效益評價,所適用的分析方法是( )。
A.投入產(chǎn)出分析法
B.成本效益分析法
C.公共勞務收費法
D.最低費用選擇法
【答案】D
【例題7·多選題】( )"公共勞務"適宜采用平價政策。
A.公路
B.公園
C.鐵路
D.醫(yī)療
E.強制進行義務教育
【答案】ABCD
第四節(jié) 財政支出的效益分析
一、財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意義
財政支出必須講究效益,其根本原因在于社會經(jīng)濟資源的有限性。
【例題1·單選題】(2004年)財政支出必須講究效益,其根本原因是( )
A.財政具有資源配置職能
B.財政具有經(jīng)濟穩(wěn)定職能
C.財政具有收入分配職能
D.財政集中社會經(jīng)濟資源的有限性
【答案】D
二、財政支出效益分析的特點
考試內(nèi)容:掌握財政支出效益的特點
政府財政支出效益分析與微觀經(jīng)濟組織生產(chǎn)經(jīng)營支出效益分析的差別主要體現(xiàn)在:
(一)計算所費與所得的范圍不同
財政支出效益分析中計算所費與所得的范圍較寬。
(二)衡量效益的標準不同
財政支出效益分析中不能單純地以經(jīng)濟效益為衡量標準,而必須確定經(jīng)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重的效益標準。
(三)擇優(yōu)的標準不同
財政分配所追求的是整個社會的效益
【例題1·多選題】(2004年)財政支出效益與企業(yè)生產(chǎn)效益比較,其特點有( )
A.計算所費的范圍寬
B.計算所得的范圍窄
C.擇優(yōu)的標準不同
D.效益全部用貨幣衡量
E.選擇的時間不同
【答案】AC
【例題2·多選題】(2006年)與企業(yè)生產(chǎn)效益比較,財政支出效益特點有( )。
A.計算的所費范國寬
B.計算的所得范圍寬
C.效益考核全部采取貨幣指標
D.擇優(yōu)的方法不同
E.選擇的時間周期不同
【答案】ABD
三、財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
考試內(nèi)容:掌握衡量財政支出效益的方法和適用的領(lǐng)域;熟悉成本-效益分析法的具體內(nèi)容
財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主要有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費用法以及公共勞務收費法。
(一)成本-效益分析法
適用于那些有直接經(jīng)濟效益的支出項目,特別適用于投資性支出項目。
在成本-效益分析中,需考慮的成本、效益狀況:
1.實際成本、效益與金融成本、效益
2.直接成本、效益與間接成本、效益
3.有形成本、效益與無形成本、效益
此外還有內(nèi)部成本、效益與外部成本、效益,中間成本、效益與最終成本、效益等。
【例題1·多選題】財政支出在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考核效益時,需要考慮的成本、效益狀況有( )
A.實際成本效益
B.金融成本效益
C.有形成本效益
D.間接成本效益
E.邊際成本效益
【答案】ABCD
(二)最低費用選擇法
對每個備選的財政支出方案進行經(jīng)濟分析時,只計算備選方案的有形成本,而不用貨幣計算備選方案支出的社會效益,并以成本最低為擇優(yōu)的標準。
適用于那些只有社會效益,其產(chǎn)品不能進入市場的支出項目,如軍事、政治、文化、衛(wèi)生等支出項目。
該方法起源于美國,是對成本-效益分析法的補充。
(三)"公共勞務"收費法
對于那些既有社會效益,又有經(jīng)濟效益,但其經(jīng)濟效益難以直接衡量,而其產(chǎn)品可以全部或部分進入市場的支出項目(如教育、交通等支出),適宜采用公共勞務收費法。
通過制定和調(diào)整"公共勞務"的價格或者收費標準,改進"公共勞務"的使用狀況使之達到提高財政支出效益的目的。
與成本-效益分析法以及最低費用選擇法的區(qū)別在于:通過制定合理的價格和收費標準,來達到對"公共勞務"有效地節(jié)約地使用,而不是對財政支出備選方案的選擇。
公共勞務的定價:免費和低價政策、平價政策、高價政策
1.免費和低價政策
適用于必須從全局和社會的利益出發(fā),在全國普遍使用,但居民對此尚未完全覺悟的情況,如強制進行義務教育,強制注射疫苗等。
2.平價政策
適用于從全社會的利益來看,無需特別鼓勵使用,又無必要特別加以限制使用的"公共勞務",如公路、公園、鐵路、醫(yī)療。
3.高價政策
適用于從全社會利益來看必須限制使用的"公共勞務"
公共勞務收費法只適用于可以買賣的、適于采用定價收費方法管理的公共服務部門。
在上述三種較為流行的方法中,尤其是成本-效益分析法更為廣泛地被發(fā)達國家所采用。
【例題1·多選題】(2005年)下列項目中,適宜用最低費用選擇法衡量效益的是( )。
A.軍事設施
B.水利設施
C.文化設施
D.衛(wèi)生設施
E.義務教育
【答案】ACD
【例題2·單選題】下列項目中,適宜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衡量效益的是( )。
A.基本建設投資
B.軍事設施
C.文化設施
D.衛(wèi)生設施
【答案】A
【例題3·單選題】(2005年)考核基本建設投資支出效益時,采用的辦法是( )。
A.最低費用選擇法
B.公共勞務收費法
C.最低成本考核法
D.成本-效益分析法
【答案】D
【例題4·多選題】下列項目中,適宜用公共勞務收費法衡量效益的是( )
A.公園
B.軍事設施
C.文化設施
D.衛(wèi)生設施
E.義務教育
【答案】AE
【例題5·單選題】對于交通、教育等支出項目,在衡量和提高財政支出效益時應采取的方法是( )。
A."成本-效益"分析法
B.投入產(chǎn)出評價法
C.最低費用選擇法
D.公共勞務收費法
【答案】D
【例題6·單選題】(2006年)對文化支出項目的財政效益評價,所適用的分析方法是( )。
A.投入產(chǎn)出分析法
B.成本效益分析法
C.公共勞務收費法
D.最低費用選擇法
【答案】D
【例題7·多選題】( )"公共勞務"適宜采用平價政策。
A.公路
B.公園
C.鐵路
D.醫(yī)療
E.強制進行義務教育
【答案】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