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熱議:高考臨“大考” 高招盼“高招”

字號:


    2011年高考結束了。自1977年恢復高考至今,“高考”始終是中國百姓牽掛的話題。
    如今,高考加分、高考移民、高考作弊等關于高考公平和公正的話題在網絡上持續(xù)升溫,而隨著南方科技大學“私募”的45名學生公開表示不參加今年高考,教育主管部門也再次面臨著有關高考改革的網絡追問。
    加分“功利化”,是否應取消
    2010年底,教育部等四部門出臺高考加分“新政”,對高考加分項目作出規(guī)范調整。全國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省賽區(qū)一等獎的學生,不再具備高校招生保送資格和高考加分資格。體育特長生加分條件也被規(guī)范,北京、吉林等地也在嘗試調整高考加分的政策。高考加分項目減少、分值降低已成定局。
    網言
    在論壇中,是否取消高考加分的話題引來了24500多名網友的關注,發(fā)表評論4100多條。煙臺網友“在水一方”說,高考加分是社會不公平的表現(xiàn),應堅決取消,加分政策被某些權勢者利用,讓人們談加分而色變,失去了以加分促進高考公平的初衷,只能讓教育公平變成一紙空文。網友“王石川”說:隨著高考報名人數(shù)的減少,加分人數(shù)不是也應該大幅度縮減,不合理加分政策應該及時清理。
    觀察
    近年來,高考加分亂象引起各界關注。地方政府在教育部的加分項目基礎上,又設計了名目繁多的加分項目。一方面,由于加分制度設計不嚴,一些政策在地方成為權錢交易的通道。另一方面,這些“項目”本身也成為學生、家長在高考正式科目之外的“負擔”。
    教育部指出,規(guī)范和調整高考加分以當前社會關注度高、問題較為突出的項目作為突破口,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兩項調整、兩項規(guī)范。兩項調整是調整奧賽和科技類競賽加分項目、調整體育特長生加分項目。兩項規(guī)范是要求各省(區(qū)、市)系統(tǒng)清理高考加分項目,嚴密防范、嚴厲打擊加分資格或身份造假。
    資源分布不公
    打擊高考移民
    2011年5月,媒體曝出新疆阿勒泰地區(qū)高考移民黑幕,涉及戶籍管理、招生辦公室和教學機構等部門的十余名國家工作人員,涉案金額500多萬元,223名高考移民學生從辦理假戶口、假成績、假學籍最后到上大學辦遷移證。
    網言
    網友“悠悠閑云”說:“高考移民”很大程度上源于教育資源不公?,F(xiàn)在不少農村貧困家庭的孩子自愿放棄高考,是不想在畢業(yè)后走進失業(yè)大軍。但是對于更多的孩子來說,他們都想享有公平的高等教育!
    網友“思齊”認為,應該均衡高考錄取資源配置,考慮把大城市、發(fā)達地區(qū)由于各種原因新增(學校擴招)或多出來(當?shù)厣礈p少)的本科錄取計劃,尤其是重點大學錄取計劃,也投放到教育相對發(fā)達、但高考升學機會卻極少的地區(qū)。
    觀察
    高考移民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它的產生既有教育的內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從教育內部來看,主要是我國高等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基礎教育發(fā)展不均衡等問題所產生的矛盾在高考中的一種集中體現(xiàn)。從教育外部情況來看,主要是個別省份的戶籍、學籍制度管理不嚴,給有些人有了可乘之機。因此,戶籍、學籍、準考證是參加高考的必備要素,只要公安機關、學校和招生辦嚴格把關,高考移民就難以得逞。
    南科大“特區(qū)”
    “私募生”引關注
    近期,網上曝出“教改特區(qū)”南科大首屆教改班45名學生被要求參加高考,再次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南方科技大學學生在網上發(fā)表《致所有關心南科大發(fā)展的人們的一封公開信》,表示決定不參加今年的高考。
    網言
    一位天津網友說:很少有哪所大學能像南科大這樣,在爭議聲中呱呱墜地,在爭議聲中蹣跚學步?!斑@種改革的嘗試應該得到支持,所有的學生皆參加國家統(tǒng)一考試,就造成了一種情況,所有的大學都是一個特色,都是一個特色就是沒有特色?!本W友“天鴻”說。
    觀察
    中國教育改革事關重大,并沒有自主招生資格的南科大,喊著“自主招生、自授學位”口號橫空出世,就預示著會走一條舉步維艱的成長道路。我們應該看到,教育改革不能等同于取消高考,現(xiàn)行高考固然有尚待完善之處,但考試招生制度改革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改革,任何變化舉措都必須建立在促進考試招生公平的基礎上,強調程序的正義、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