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報檢員考試輔導:出具檢驗檢疫證書

字號:

檢驗檢疫證書是由檢驗檢疫機構出具的各種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證書、鑒定證書和其他證明書的統(tǒng)稱。它屬于一種由“第三方”按照申請人的委托,對某項商品進行檢驗以后,所作出的公證鑒定和證明,是對外貿易有關各方履行契約義務、處理索賠爭議和仲裁、訴訟舉證,具有法律依據的有效證件,也是海關驗放、征收關稅和優(yōu)惠減免關稅的必要證明。其主要作用在于:
    第一,它是出口人憑此交單結匯和銀行憑此議付或付款的結匯單據之一。當信用證要求提供檢驗證書時,出口人必須按規(guī)定交付各種證書,而不能以別的單據來頂替。證內所列的內容如果與信用證的規(guī)定不符,銀行將拒絕議付或付款。
    第二,它是證明賣方交貨的品質、數(重)量,包裝的安全以及衛(wèi)生條件等是否符合合同規(guī)定的依據。如果證書所列的內容與合同不符,進口人有權據此拒付貨款、拒收貨物甚至提出索賠。
    那么,如何出具檢驗檢疫證書呢?從使用語種來說,檢驗檢疫證書一般使用英文、中文、中英文合璧簽發(fā),對外檢驗檢疫證書一般使用英文或中英文合璧簽發(fā)。從結構來說,一般應包括抬頭、名稱、識別內容、檢驗檢疫、附加聲明、證書簽署等六部分。檢驗檢疫部分是整份證書的核心。對進出口商品實施檢驗檢疫,首先要明確依據標準,然后嚴格按照標準進行檢驗檢疫,對符合標準要求的評定合格,不符合要求的評定不合格,并說明理由。因此,證書檢驗檢疫部分應列明依據標準、方法,做出結論。
    一般來說,依據標準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有強制性標準或者其他必須執(zhí)行的檢驗標準的進出口商品,必須依照規(guī)定的強制性標準執(zhí)行檢驗。
    二是依照對外貿易合同約定的檢驗標準檢驗。
    三是對外貿易合同未約定檢驗標準或約定標準不明確的,進口商品按生產國標準、國際通用標準或我國的標準檢驗,國家另有規(guī)定的按有關規(guī)定辦理;出口商品按照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統(tǒng)一核定的標準和有關規(guī)定進行檢驗,國家或進出口國另有規(guī)定的按國家或進出口國有關規(guī)定辦理。
    依據一定的標準實施檢驗檢疫后,準確地做出評定意見,是保證檢驗檢疫證書的公正性、準確性和客觀性的關鍵。結論應是對證書內容及檢驗結果的高度概括。
    通常情況下,應簽發(fā)規(guī)范化證書結論用語。如品質檢驗合格,一般應作如下結論:This lot of goods is in conformity with the stipulations of contract No.…
    然而,在簽發(fā)證書時,經常會遇到一些貿易雙方對證書結論擬出的特殊要求,我們必須能夠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特殊情況特殊對待,最終體現證書的公正、準確和客觀,禁得起時間及事件的考驗。
    例:一批發(fā)往意大利的女式羽絨上衣,報檢人要求在證書結論中說明填充物符合意大利衛(wèi)生部制定的有關衛(wèi)生檢疫條款規(guī)定,檢驗員對標準進行確認,認為符合的,也可在結論中顯示:It is certified that the stuffing materials in the herewith described conform to the relative hygienic sanitary and quarantine clauses of decrees laid down by the Italy ministry of health.
    特殊情況下,為了確保證書的準確性和客觀性,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在不違背合同信用證要求的前提下,也可不簽發(fā)結論。
    例:一批發(fā)往荷蘭的男式羽絨上衣,信用證要求憑官方出具的證書結匯,在我檢驗人員要求下,只對羽絨示氧值及處理溫度作了說明。因未做化學分析,此類情況不宜對貨物品質作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