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廢鋼鋸條演示響度與振幅的關系

字號:


    【器材】
    廢鋼鋸條(約15厘米長),小塊橡皮泥(紅色),白紙屏,方座支架(J1102型,連夾持附件),短尺(或扁木條)。
    【操作】
    (1)把橡皮泥小球粘在鋼鋸條頂端,并在桌面上用鐵支架架起白紙屏,作為背景。如圖2-18所示,用手壓住尺使鋼鋸條下半部豎直緊貼在桌子的側面,而露出在桌面上方的高度約8厘米左右。
    (2)用手較輕地撥動鋼鋸條使它振動。觀察其振幅并傾聽聲音。
    (3)制止鋼鋸條振動后,再較重地撥動它使振幅增大,這時可聽到較響的聲音。
    因鋼鋸條富有彈性,振幅動態(tài)變化的情況一目了然,因此,通過對比演示就能顯示響度與振幅的關系。
    【注意事項】
    (1)鋼鋸條振動部分的長度及其振幅,應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以達到既能在較大范圍內表現(xiàn)振幅,又可以比較清楚地聽到聲音。
    (2)如果桌子側面有凸緣,不能豎直壓緊鋼鋸條下半部,可另用木塊襯墊。也可將鋸條固定部分用手壓尺緊貼在水平桌面上,進行演示(這時露出桌邊的水平部分也可在8厘米左右調整)。
    【備注】
    (1)為使演示效果更好,可配用小型擴音設備將鋼鋸條發(fā)出的聲音放大。
    (2)如果把壓緊鋼鋸條的尺往下移動數(shù)厘米,使振動部分加長,則聽到的聲音將會增強一些,而且振動周期和持續(xù)時間也會相應延長。但此時因受鋼鋸條周期性的打擊,桌邊也在振動發(fā)聲(如果將鋼鋸條水平放置來演示,也有同樣的情況)。作為定性演示響度與振幅的關系,這種做法還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