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大綱已經公布,也標志著今年“國考之戰(zhàn)”已經打響,此時離考試還有50多天的時間,考生應該進行全面復習階段,中公教育專家借此文為各位考生介紹復習中的三大方法,祝考生一舉成“公”。
一、重視2010年國考真題——“熟”真題者得天下
想要在201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中勝出,首先要認真研究2011年的國考真題,因為2011年的國考大綱對例題進行了大換血,很多例題都更換成了2010年的國考真題,這預示著2011年的國考行測,無論在考查知識點還是題型難度方面都將跟2010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根據新大綱及2010真題的研究,中公教育專家認為,2011年國考行測將會出現以下新趨勢,必須引起考生的注意:
2010年國考真題分析 | 2011國考大綱變化 | 2011年國考趨勢 | |||
題型 | 題量 | 重點難點 | |||
言語理解 與表達 | 選詞填空 | 20 | 實詞+成語的混合型考查、語境分析 | 用“邏輯填空”代替了選詞填空;新增加語句表達題型,并且只給出了一道片段閱讀例題 | ①側重考查考生正確判斷句子前后邏輯關系、理解語句內涵、正確使用語言的能力; ②越來越重視對閱讀理解的考查。 |
片段閱讀 | 20 | 抓文段的主要內容、分析作者的寫作意圖 | |||
數量關系 | 數字推理 | 5 | 等差數列變式、多次方數列變式、分式數列、遞推規(guī)律數列為重點;分式數列為難點 | 更換了難度較大的例題;數學運算例題為2010年真題 | ①難度較2010年會有所上升; ②題量將保持穩(wěn)定。 |
數學運算 | 10 | 排列組合問題、容斥問題、利潤問題、行程問題、綜合分析類問題為重點;綜合分析類問題為難點 | |||
判斷推理 | 圖形推理 | 10 | 視覺型、九宮格型、空間形式為重點;空間形式為難點 | 例題由2010年的九宮格型例題更換為視覺型,并且例題難度變低 | ①題量及題目難度不會攀升; ②仍將采用多種題型。 |
定義判斷 | 10 | 肯定型單定義為重點 | 完全沒變化 | 繼續(xù)保持國考的一貫風格 | |
類比推理 | 5 | 四詞對當型為重點 | 刪除掉了對當型的例題,只保留一個二詞型例題 | 二詞型為主,著重考查對詞項間多種關系的辨別 | |
邏輯判斷 | 10 | 可能性推理題目占比大;削弱項之間的程度比較為難點 | 例題更換為2010年削弱型題目 | 仍然以可能性推理為主,削弱型題目仍為重點 | |
資料分析 | 文字、表格、圖形資料 | 25 | 同比、環(huán)比、比重、平均數、倍數、年增長率為重點 | 例題更換為2010年真題 | 考查力度將延續(xù)2010年的水平 |
常識判斷 | 科技、法律、政治、經濟、人文、地理 | 25 | 法律、科技、人文為重點;法律為難點 | 明確提出考查國情社情、增加了文化、地理、環(huán)境方面知識 | 以考查國情社情、綜合管理基本素質、文化、地理、環(huán)境為主 |
二、行測“全”勝——查漏補缺、各個擊破
想要在2011年的國考中取得面試的“通行證”就要根據今年各個部分的考試趨勢進行全面系統的復習。下面是中共教育專家為廣大考生提供的備考方案,各個部分主要應該從下面幾個方面進行有效的復習:
言語理解與表達
(1)加強基本能力的訓練,多積累一些常見詞語,打牢基礎知識體系。另外,要想答好邏輯填空,不僅僅需要打牢基本的語文功底,還需要注重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和對生活的事理分析能力。
(2)要注重提高迅速而準確地理解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要學會抓材料關鍵。抓住關鍵,就能對題干中的某些信息產生敏感,形成條件反射,快速找到破題點,得出正確答案。
(3)多方關注,增加見識、培養(yǎng)語感。通過對國考真題的分析,可以發(fā)現國考很多試題體裁以議論文為主,新聞調查、時評、雜文、散文、講座訪談類材料居多。這些材料多來自《三聯生活周刊》、《瞭望東方周刊》、《光明日報》、人民網、新華網等主流報紙、網站,其他則散見于《百科知識》、《半月談》、《閱讀與鑒賞》等,還有部分材料來源于名家著作。備考過程中,應多關注以上內容,拓寬知識面,增強語感。
數學運算
(1)數字推理的復習可以從熟悉基本規(guī)律、掌握解題方法、模擬提高幾個方面入手。復習時要在熟練掌握基本數列及其變式的基礎上,開闊思路、舉一反三,有意識地培養(yǎng)數字直覺和運算直覺。解題時從分析題干整體趨勢和數字特征入手,合理運用各種解題方法?;緮盗兄械炔顢盗凶兪?、多次方數列、分式數列難度較大,出現的可能性也較大。
(2)數學運算的復習這要從數學思維、計算技巧、題型演練和模擬提高四個方面入手。了解六大數學思想的具體內容,并深刻理解相應的解題方法;熟悉各種計算技巧,逐步提高解題速度;了解傳統題型,掌握每種題型的常用解題方法和步驟,在此基礎上深入掌握綜合題型,順應國考新趨勢;常做模擬練習,提高解題速度和正確率。
判斷推理
(1)圖形推理的備考重點在于全面了解并熟練掌握視覺型圖形推理、九宮格圖形推理、空間形式圖形推理的解題要點,有意識地培養(yǎng)觀察能力、辨別能力、推理能力、想象能力。靈活運用特征分析法、求同分析法、對比分析法、位置分析法和綜合分析法。
(2)定義判斷的備考重點在于研究真題,勤做練習。徹底掌握關鍵詞法解題的精髓。
(3)類比推理的備考重點在于詞項間關系的掌握,盡可能多的了解詞項間的各種關系,那么即使出現了關系的組合,也能夠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4)邏輯判斷的備考重點仍然在于分析推理和可能性推理。對于分析推理在知道方法的基礎上要多做真題和模擬題,以達到熟練運用;對于可能性推理則要從6大題型各自的解題方法和技巧入手進行深入的學習,同時還要學習一些??嫉倪壿嫽局R,有效應對考試中出現可能性和必然性推理相結合的題目。
資料分析
(1)關注題源,鍛煉自己的快速閱讀能力。資料分析材料主要涉及經濟、人民生活、資源環(huán)境、科教文衛(wèi)等方面,資料主要來源于權威機構的統計公報、分析報告、行業(yè)統計、熱點時事相關新聞等??忌獙@些題源進行關注,并且在閱讀的過程中保持對數字的敏感度。
(2)加強速算能力的培養(yǎng)。認真研讀權威教材的速算技巧,以保證在有間內快速解題,將在最后的時間中大大提高資料分析得分率。
常識判斷
(1)重視平時積累。常識判斷的考查以基礎知識為主,雖然題目設計靈活多樣,但最終都沒有脫離基礎理論知識這個主線。備考過程中要打牢基礎理論知識,才能從容應對考試。
(2)關注時事熱點。常識判斷題目往往具有有很強的時代感,幾乎每一部分都與身邊發(fā)生的大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國情社情更是如此。這就需要考生平時多利用網絡、報紙等媒體留意時事熱點,善于觀察,勤于思考,才能在應對常識判斷題目的時候游刃如魚得水。
(3)注重知識運用。今年常識大綱提出考查綜合管理基本素質。這就要求考生能很好的運用現有各學科知識進行政策分析,運用知識解決相關問題。
每位考生應該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對自己查漏補缺,利用好考前一個月的黃金時間。
三、謀定而動——復習迎考戰(zhàn)略安排
(一)復習迎考三件寶——真題、教材、模擬卷
1。吃透真題
不管您的復習時間是否充裕,不論您的復習時間是否零碎,吃透真題都是復習備考的必備之選。沒有做過真題,就沒有發(fā)言權。真題是一切趨勢變化的源泉,掌握了真題就掌握了國家公務員考試的命脈。
【中公專家建議】認真做一遍行測及申論的歷年真題,理解、看懂、吃透解析,力爭掌握相關知識點。有時間的考生,可以多做兩遍,溫故而知新,“做題”百遍,其義自現。
2。研讀教材
國考筆試教材一共三本:行測、申論和公共基礎知識。想要認真復習國考的考生們,對這三大本教材的掌握就是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教材中的知識基本上囊括了國考的所有知識點,真正掌握了這三本教材,國考筆試就有了充分的保障。
【中公專家建議】認真復習教材,熟記教材,理解教材,吃透教材。爭取掌握書中的每一個知識點??记斑€應該以快速閱讀的方式溫習一遍教材,提點自己,防止知識的遺忘。
3。用好模擬卷
條件允許,時間充裕的考生應該多做各類模擬試卷。模擬卷有很多的種類,如全真模擬預測試卷、考點全預測試卷、考前沖刺試卷、考前15天終極預測試卷等等。這么多的模擬卷只有一個用途——練!練除了達到檢測自己的學習效果的目的以外,還具有鞏固強化知識記憶的作用。
【中公專家建議】練習的時候,盡題能按時間做題,真正達到模擬訓練的效果。查看答案解析的時候一定要多加注意自己做錯的題和猜對的題,爭取下次遇到能一次做對。
(二)寫給剛剛開始復習迎考的考生
1。時間充裕的考生(多為在校學生)
公務員考試競爭異常激烈,時間就充裕的情況下,應該多花些時間準備,達到胸有成竹,輕松迎考的目的。真題、教材及模擬卷一個都不能少,做題的數量越多越好,畢竟多一分準備,多一分保障;多一分準備,少一分擔憂。
參考時間安排:
(1)從現在至十一月末:
周一至周五:每天花至少四小時時間復習三大本教材。以章(節(jié))為單位交叉進行,即,看一章(節(jié))行測,再看一章(節(jié))申論,再看一章(節(jié))公共,如此循環(huán)。發(fā)現不懂的知識點,結合相應的專項教材加以復習。每天花兩小時間做一套題(真題或者模擬題)。行測申論交叉,即,第一天做行測題,第二天做申論題,如此循環(huán)。
周六周日:模擬考場。上午9:00至11:00做一套行測題,下午2:00至4:30做一套申論題。
效果預期:認真看完至少一遍三大本教材,做完約50套題。
(2)十一月末至考試前第二天:
每天花四小時左右時間做一套真題(行測加申論),花兩小時間左右時間溫習看過的教材和做過的題。
效果預期:鞏固強化,防止知識遺忘。
(3)考前一天:
熟悉考場及乘車路線,準備好考試用品,放松精神,充分休息。
2。時間不充裕的考生(多為社會在職人員)
對于時間不太充裕的考生來說,不僅時間數量上相對較少,而且能找出的整塊的復習時間相當的有限。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充分復習迎考難度相對較大,不僅需要高效率的復習,還需要有取舍的復習。
參考時間安排:
(1)從現在至考試前第二天:
周一至周五:每天晚上花至少兩小時時間復習三大本教材。以章(節(jié))為單位交叉進行,即,看一章(節(jié))行測,再看一章(節(jié))申論,再看一章(節(jié))公共,如此循環(huán)。發(fā)現不懂的知識點,結合相應的專項教材加以復習。
周六周日:模擬考場。上午9:00至11:00做一套行測題,下午2:00至4:30做一套申論題。
效果預期:認真看完至少一遍三大本教材,做完約20套題。
(2)考前一天:
熟悉考場及乘車路線,準備好考試用品,放松精神,充分休息。
小建議:充分利用零散時間,即無形中被忽略的時間。比如,在車站等車的時間、在電梯里的時間等,將這些零散時間全部利用起來,長期堅持下去也會受益匪淺。在這段時間,可以準備一些常識部分(公共基礎知識)的內容,既有趣味性,又短小,不至于因為被打斷而思維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