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級綜合能力寶典:定量研究準備

字號:

2.定量研究準備
    確定研究問題
    確定研究問題是明確研究主題的關鍵。研究問題可以是由下而上的居民需要
    查閱文獻和初步探索是確定研究問題的前期工作。查閱文獻可以利用圖書室、有關機構和電子網絡的文本資料,有助于研究者了解該問題的以往研究,把握研究的理論和方法,掌握相關的政策文件
    確定研究問題應遵循的原則:
    (1)必要性。即該研究課題應該屬于理論的空白處或薄弱點,或者在實踐中涉及人數眾多、問題緊迫
    (2)創(chuàng)造性。即要有新意,通過該研究對社會工作的相關方面有所貢獻
    (3)可行性。即在人財物力、研究能力、倫理、時間等方面具有可操作性
    建立研究假設
    建立研究假設就是嘗試提出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是指導研究、聯系概念和事實、探求新知識的基礎。
    所謂變量關系如“小組工作的節(jié)數與實務效果有何關聯”,是解釋現象和開展社會工作實務的重要基礎。研究者要以概念為基礎,根據自身實踐經驗、初步考察結果、理論回顧等手段,發(fā)現所需探討的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
    進行研究設計
    進行研究操作化就是使得研究設想具體可行
    (1)確定分析單位,即確定資料的終載體,如社會工作研究者可以將社會工作者作為分析單位,了解其需求情況;也可以將服務機構作為分析單位,了解其效能
    (2)細化研究內容,如研究者可以將社會工作者的需要細化為一般需要和專業(yè)需要兩類,并說明各自的內涵;也可以將服務機構的效能分為行政效能和專業(yè)效能兩部分,同時說明其基本內容
    (3)將理論概念轉化為可測量指標,如研究者可以將前述一般需要進一步細化為薪酬期望、晉升期望,將專業(yè)要求細化為專業(yè)能力的提升動機、專業(yè)成果的創(chuàng)造動機,并列出具體測量指標
    (4)假設的操作化。在概念轉為具體指標后,有關兩個變量關系的研究假設就細化為若干具體化研究假設。概念操作化和假設操作化使得后續(xù)的資料收集和資料分析成為可能
    設計研究方案是研究準備的后工作。研究者需要確定調查范圍,制訂調查問卷,選拔培訓調查員,要與研究對象及當地政府和組織進行聯系,并進行經費、人員、調查進度等事項的安排
    3.定量研究資料收集、研究與總結
    資料收集
    資料收集類似于社會工作的計劃執(zhí)行階段。在此過程中,研究者必須親任或安排專門人士進行同路督導,以便及時回答調查員在資料收集時碰到的具體問題。所有調查員第一天收集的資料必須在當日指定時段交給督導員,督導員進行即時審核,發(fā)現問題和不足時立即指導,并就其進度等事項進行說明。調查員要根據督導員的指導執(zhí)行隨后工作。在完成任務后及時遞交后續(xù)資料
    資料研究
    資料整理
    資料整理的工作內容包括:
    (1)進行資料編碼。編碼就是給答案一個數字代號。如男性編為“l(fā)”,女性編為“2”,以利于研究者對資料進行定量處理
    (2)將完成編碼的資料輸入電腦,并進行邏輯檢查和幅度檢查
    邏輯檢查就是比較兩個或幾個變量的關系,看看是否合乎情理。如比較被訪者的收支情況,如果收支差可疑,就要翻閱原始資料或再次聯絡被訪者進行確認
    幅度檢查就是查看編碼是否超出設定范圍。如在簡單匯總后,發(fā)現性別編碼出現“5”,該被訪者的資料必須重新查閱,以改正或剔除錯誤信息
    統計分析
    (1)描述單變量的集中趨勢和離中趨勢
    通過SPSS,可以計算眾數、中位數和平均數等反映集中趨勢的指標。平均數一般計算算術平均,中位數就是中間的指標水平,眾數就是出現多的指標值。依托SPSS,還可以計算方差、均方差等體現離中趨勢的指標
    (2)發(fā)現雙變量間關聯狀況
    如計算入職年限與專業(yè)能力提升動機的關聯系數后,研究者發(fā)現,社會工作者入職年限越早,其專業(yè)能力的提升動機越強烈。從而,如何滿足資深社會工作者的職業(yè)發(fā)展需求,就應該成為服務機構的重要工作
    (3)探索多變量間的關系
    如研究發(fā)現,居民參與社區(qū)工作項目的積極性與其職業(y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等諸多因素有關
    (4)如果研究采用隨機抽樣方法選擇被研究對象,就可以根據樣本的指標值去推論總體的相應指標值
    研究總結
    總結是研究的后階段的工作。一是說明本研究有何發(fā)現,在各個指標狀況描述、指標之間關系檢驗、多個指標關系分析的基礎上,說明研究問題的回答情況和達到研究目標的狀況。二是針對研究發(fā)現的特殊現象和沒有驗證的假設,提出嘗試性解釋。三是針對有關概念和理論,針對研究本身、針對相關主體提出對策和建議
    作為社會工作研究,其研究成果應該有利于社會工作中概念、理論、實務等方面的發(fā)展,向相關各方進行社會交代,并供其他專業(yè)部門和實務機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