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做講座的時候經(jīng)常有家長問我:學了這么久的小升初英語,在升學的壓力下,語法閱讀學了一大堆,口語卻沒怎么涉及。孩子的口語如何提高?有沒有必要請一個外教?隨著社會經(jīng)濟條件的發(fā)展,外教早已不是奢侈品,甚至把外教請到家里來跟孩子單獨練習英語也不是什么難事。但是外教到底有沒有用?什么樣的孩子適合請外教呢?
外教就像人參……
在這里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對外教的認識。我經(jīng)常跟家長們打一個比方,孩子的口語不好就像是患了感冒,而外教就像是人參。吃人參對身體好,但是對治感冒有沒有幫助?很難說。何況即使是人參也不一定適合于所有的人,體質(zhì)弱的人吃多了人參反而會上火。
外教也是這樣,他們大的用處是消除孩子對于第二語言的恐懼,提高孩子對西方文化的興趣;但是由于大部分的外教并沒有經(jīng)過專業(yè)的口語教學訓練,他們只能以身示范給孩子糾正一些口音,對于孩子的表達能力卻并沒有提升。反過來如果教學的過程不是很注意,孩子從外教那里學來的一些俚語甚至罵人的話對孩子的長期發(fā)展并沒有好處。
口語應(yīng)該怎么提高?
口語好分為2個方面:敢說和會說(也就是說得好)。前一個其實是性格問題,如果一個孩子敢于在人前用中文表達自己的觀點,他就必然敢開口說英文,反之亦然。后一個則是教學的問題,需要孩子對詞匯量有一定的積累,熟練掌握基本的語法(倒不需要很復(fù)雜),再有比較標準的口音。現(xiàn)在有些機構(gòu)過多地關(guān)注前一個問題,讓孩子無限制地開口說,孩子出口成章卻錯誤百出,這其實是一種虛假的口語好,將來糾正的時候會很痛苦。
例如我有一個學生K小學的時候在L機構(gòu)學了3年多,英語的確是張口就來,但單復(fù)數(shù)、時態(tài)的問題到處都是,考試的分數(shù)也很讓人擔憂;更嚴重的是與K類似的很多學生根本不愿意學詞匯和語法,因為小學他所接受的教育都是隨便說錯了也無所謂。
實際上在西方社會人們對英語的詞匯和語法的使用是非常講究和挑剔的,美國的前總統(tǒng)布什就因為經(jīng)常犯語法錯誤而被人詬病甚至嘲笑,與之截然相反的是律師出身的奧巴馬則因其用詞準確高端、言語敏捷嚴謹而受到不少人的追捧。
讀得多不如讀得熟
提高口語的關(guān)鍵在于四個字:朗讀和背誦。我極力建議家長們讓孩子在進入初中之后養(yǎng)成每天朗讀的習慣,這對于提高孩子的聽力和口語都非常有用。當然要糾正口音的話需要模仿一些錄音。
那么,朗讀到什么程度呢?有一個標準是我親身實踐了7年的而非常有效的,那就是在早飯或晚飯后開始朗讀,大約20分鐘后孩子就會因為大腦供血不足而感覺到饑餓和心煩,這個時候千萬不要停,堅持10~20分鐘,這一天的朗讀效果就達到了。后面這10~20分鐘其實是關(guān)鍵的,因為孩子在大腦供血不足的情況下,無法思考,只能下意識地讀,而恰恰是這種下意識地讀能鍛煉孩子的說話習慣。朗讀的遍數(shù)多了,背誦則是順理成章的事。
關(guān)于背誦的篇章的問題,部分家長會糾結(jié)是選擇一些經(jīng)典的文章還是比較時興的文章,我個人認為這不是關(guān)鍵的,關(guān)鍵的是讓孩子把一篇文章讀熟了之后再讀下一篇文章,而不要讓孩子總是讀不同的文章。讀得多不如讀得熟,把少量的文章讀熟才是提高口語的有效方法。內(nèi)容方面,《空中英語教室》和《瘋狂英語》里面的文章都是比較適合朗讀的,當然教材的課文也可以。
什么樣的孩子適合請外教?
話說回來,外教也不是一無是處。那么,到底什么樣的孩子適合請外教呢?我的建議是,如果孩子有一定的詞匯語法積累了,而他又不是很敢于張口說話,家里面經(jīng)濟條件也允許,那么一個外教會對他有不小的幫助。而如果孩子本身英語基礎(chǔ)較差,還是不要盲目接觸外教吧。
外教就像人參……
在這里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對外教的認識。我經(jīng)常跟家長們打一個比方,孩子的口語不好就像是患了感冒,而外教就像是人參。吃人參對身體好,但是對治感冒有沒有幫助?很難說。何況即使是人參也不一定適合于所有的人,體質(zhì)弱的人吃多了人參反而會上火。
外教也是這樣,他們大的用處是消除孩子對于第二語言的恐懼,提高孩子對西方文化的興趣;但是由于大部分的外教并沒有經(jīng)過專業(yè)的口語教學訓練,他們只能以身示范給孩子糾正一些口音,對于孩子的表達能力卻并沒有提升。反過來如果教學的過程不是很注意,孩子從外教那里學來的一些俚語甚至罵人的話對孩子的長期發(fā)展并沒有好處。
口語應(yīng)該怎么提高?
口語好分為2個方面:敢說和會說(也就是說得好)。前一個其實是性格問題,如果一個孩子敢于在人前用中文表達自己的觀點,他就必然敢開口說英文,反之亦然。后一個則是教學的問題,需要孩子對詞匯量有一定的積累,熟練掌握基本的語法(倒不需要很復(fù)雜),再有比較標準的口音。現(xiàn)在有些機構(gòu)過多地關(guān)注前一個問題,讓孩子無限制地開口說,孩子出口成章卻錯誤百出,這其實是一種虛假的口語好,將來糾正的時候會很痛苦。
例如我有一個學生K小學的時候在L機構(gòu)學了3年多,英語的確是張口就來,但單復(fù)數(shù)、時態(tài)的問題到處都是,考試的分數(shù)也很讓人擔憂;更嚴重的是與K類似的很多學生根本不愿意學詞匯和語法,因為小學他所接受的教育都是隨便說錯了也無所謂。
實際上在西方社會人們對英語的詞匯和語法的使用是非常講究和挑剔的,美國的前總統(tǒng)布什就因為經(jīng)常犯語法錯誤而被人詬病甚至嘲笑,與之截然相反的是律師出身的奧巴馬則因其用詞準確高端、言語敏捷嚴謹而受到不少人的追捧。
讀得多不如讀得熟
提高口語的關(guān)鍵在于四個字:朗讀和背誦。我極力建議家長們讓孩子在進入初中之后養(yǎng)成每天朗讀的習慣,這對于提高孩子的聽力和口語都非常有用。當然要糾正口音的話需要模仿一些錄音。
那么,朗讀到什么程度呢?有一個標準是我親身實踐了7年的而非常有效的,那就是在早飯或晚飯后開始朗讀,大約20分鐘后孩子就會因為大腦供血不足而感覺到饑餓和心煩,這個時候千萬不要停,堅持10~20分鐘,這一天的朗讀效果就達到了。后面這10~20分鐘其實是關(guān)鍵的,因為孩子在大腦供血不足的情況下,無法思考,只能下意識地讀,而恰恰是這種下意識地讀能鍛煉孩子的說話習慣。朗讀的遍數(shù)多了,背誦則是順理成章的事。
關(guān)于背誦的篇章的問題,部分家長會糾結(jié)是選擇一些經(jīng)典的文章還是比較時興的文章,我個人認為這不是關(guān)鍵的,關(guān)鍵的是讓孩子把一篇文章讀熟了之后再讀下一篇文章,而不要讓孩子總是讀不同的文章。讀得多不如讀得熟,把少量的文章讀熟才是提高口語的有效方法。內(nèi)容方面,《空中英語教室》和《瘋狂英語》里面的文章都是比較適合朗讀的,當然教材的課文也可以。
什么樣的孩子適合請外教?
話說回來,外教也不是一無是處。那么,到底什么樣的孩子適合請外教呢?我的建議是,如果孩子有一定的詞匯語法積累了,而他又不是很敢于張口說話,家里面經(jīng)濟條件也允許,那么一個外教會對他有不小的幫助。而如果孩子本身英語基礎(chǔ)較差,還是不要盲目接觸外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