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經紀人復習指導:建筑物1

字號:

建筑物的概念
    建筑一詞有兩層含義:一是作為動詞,指建造建筑物的活動:
    二是作為名詞,指這種建造活動的成果,即建筑物。
    建筑物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含義:廣義的建筑物是指人工建筑而成的所有東西,既包括房屋,也包括構筑物;狹義的建筑物僅指房屋,而不包括構筑物。
    房屋是指有基礎、墻、頂、門、窗,能夠遮風避雨,供人在內居住、工作、學習、娛樂、儲藏物品或進行其他活動的空間場所。
    構筑物是指房屋以外的建筑物,人們一般不直接在內進行生產和生活活動,如煙囪、水塔、水井、道路、橋梁、隧道、水壩等。本章主要把建筑物作狹義理解。
    作為使用人,對建筑物本身的基本要求是:安全、適用、經濟、美觀。其中:
    1、安全的最基本要求是不會倒塌,沒有嚴重污染。
    2、適用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防水,隔聲,保溫隔熱,日照,采光,通風,功能齊全,空間布局合理。
    建筑物的分類
    (一)按建筑物使用性質的分類
    根據(jù)建筑物的使用性質,可將建筑物分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業(yè)建筑和農業(yè)建筑四大類。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通常統(tǒng)稱為民用建筑。
    居住建筑可分為住宅和集體宿舍兩類。住宅習慣上不很嚴格地分為普通住宅、高檔公寓和別墅。集體宿舍主要有單身職工宿舍和學生宿舍。
    公共建筑是指辦公樓、商店、旅館、影劇院、體育館、展覽館、醫(yī)院等。
    工業(yè)建筑是指工業(yè)廠房、倉庫等。
    農業(yè)建筑是指種子庫、拖拉機站、飼養(yǎng)牲畜用房等。
    (二)按房屋層數(shù)或建筑總高度的分類
    房屋層數(shù)是指房屋的自然層數(shù),一般按室內地坪±0.00以上計算;采光窗在室外地坪以上的半地下室,其室內層高在2.20m以上(不含2.20m)的,計算自然層數(shù)。假層、附層(夾層)、插層、閣樓(暗樓)、裝飾性塔樓,以及突出屋面的樓梯間、水箱間不計層數(shù)。房屋總層數(shù)為房屋地上層數(shù)與地下層數(shù)之和。
    住宅按層數(shù)分為低層住宅、多層住宅、中高層住宅和高層住宅。其中,1~3層的住宅為低層住宅,4~6層的住宅為多層住宅。
    7~9層的住宅為中高層住宅,10層及以上的住宅為高層住宅。
    公共建筑及綜合性建筑,總高度超過24m的為高層,但不包括總高度超過24m的單層建筑。
    建筑總高度超過100m的,不論是住宅還是公共建筑、綜合性建筑,均稱為超高層建筑。
    (三)按建筑結構的分類
    建筑結構是指建筑物中由承重構件組成的體系。一般分為磚木結構、磚混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其他結構。具體如以組成建筑結構的主要建筑材料來劃分,可分為鋼結構、混凝土結構(包括素混凝土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等)砌體結構(包括磚結構、石結構、其他材料的砌塊結構)、木結構、塑料結構、薄膜充氣結構。如以組成建筑結構的主要結構形式來劃分,可分為墻體結構、框架結構、深梁結構、簡體結構、拱結構、網架結構、空間薄壁結構、懸索結構、艙體結構。
    下面對幾種主要建筑結構的建筑物說明如下:
    1.磚木結構建筑
    2.磚混結構建筑。
    3.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
    4.鋼結構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