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莫把高三變成考試季

字號:

不設門檻,考生若能寫篇好文章,將有助于被復旦大學錄取。作為該校自主招生選拔的一部分,復旦2011年博雅杯人文知識大獎賽開始向全國高三學生征文,獲獎者可享受高考(論壇)錄取優(yōu)惠政策。這標志著復旦2011年自主招生工作拉開序幕。 (9月13日《青年報》)
    對于自主招生考試時間,教育部前年曾發(fā)文,要求各高校自主招生測試須在1月1日之后,去年又發(fā)文,要求將自主招生測試時間安排在寒假之后。教育部之所以發(fā)文規(guī)定自主招生時間,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高校自主招生時間不斷提前,“沖擊”正常高三教學秩序,弄得高三學生心神不定。二是各高校安排的自主招生測試,只顧自己,不考慮其他高校和參考學生,去年不少高校安排的自主招生測試與學生期末考試沖突,加之有不少學生同時報考多所學校,因此,教育部發(fā)出“延遲令”。
    現(xiàn)在看來,教育部的“”規(guī)定,并不管用。復旦的做法,就是打“擦邊球”。若教育部檢查為何提前自主招生時間,復旦可解釋,這只是面對中學生的一次競賽,并非復旦大學的自主招生統(tǒng)一筆試。事實上,很多高校都把自主招生的操作提前,甚至有高校在今年暑假就開始了,名目包括“夏令營”、“游學”等。
    高校自主招生測試時間之所以一再提前,這與目前的制度設計有關?,F(xiàn)行的自主招生考試,是各校先進行自主招生測試,通過自主招生考試獲得資格的學生,再要求參加高考,在高考填報志愿時,必須把獲得自主招生資格的學校填報在A志愿(平行志愿)或第一志愿(傳統(tǒng)志愿),高考成績達到學校規(guī)定的錄取優(yōu)惠條件即可錄取。在這種制度設計下,高校無疑把自主招生作為搶生源的機會,盡量提前自主招生時間,然后給予相應學生自主招生資格,要求獲得自主招生資格的學生寫下報考承諾書。
    提前錄取,被普遍認為是違反教育公平。哈佛大學從2008年秋季開始取消實行了30年的“提前錄取”政策,因為這項政策不利于招收貧困生和少數(shù)族裔學生。如果申請?zhí)崆颁浫。蜔o法比較各大學間的獎學金提供情況,所以經(jīng)濟上不富裕的學生基本不會選擇這種方式入學。與之對比,我國高校是反其道而行。去年就有不少家長質疑北大的校長實名推薦,是事先把學生“圈定”,失去再申請其它學校自主招生的機會。
    要改變這種狀況,顯然無法依靠各高校的自覺,而必須重新設置自主招生制度。具體方法操作是,推行高水平大學自主招生聯(lián)考,這在國家《教育規(guī)劃綱要》中已明確提出。去年清華、上海交大等五校,北大、港大等三校已嘗試推出五校聯(lián)考和三校聯(lián)考。但相對于80所高校來說,所占比例還較小,因此應加大聯(lián)考推行力度,這樣,就可避免各高校各自為戰(zhàn),考生疲于奔命。每所高??梢砸月?lián)考成績作為考生申請自主招生的依據(jù),再結合中學表現(xiàn)和大學的面試考察,錄取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