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條基本原則
規(guī)則一
(一)條文內容
類、章及分章的標題,僅為查找方便而設;具體法律效力的歸類,應按品目條文和有關類注或章注確定,如品目、類注或章注無其他規(guī)定,按以下規(guī)則確定。
(二)規(guī)則解釋
1、“類、章及分章的標題,僅為查找方便而設”
說明標題為我們在查找HS提供了方便,根據標題找出物品可能歸入的章。另一方面,它規(guī)定這些標題僅供查找方便而設,它們不是商品歸類的法律依據。
2、“具有法律效力的歸類應按品目條文和有關類注或章注確定”
3、“如果按照品目條文、類注或章注無法確定歸類,按以下的其他規(guī)則確定品目的歸類?!?BR> 在對商品進行歸類的時候,如果按品目條文、及相關的章注、類注還無法確定歸類的,才依次按規(guī)則二、三、四、五、六來歸類。
規(guī)則二
(一)條文內容
(一)品目所列貨物,應視為包括該項貨品的不完整品或未制成品,只要在進口或出口時該項不完整品或未制成品具有完整品或制成品的本質特征;還應視為包括該貨品的完整品或制成品(或按本款可作為完整品或制成品歸類的貨品)在進口或出口時的未組裝件或拆散件。
(二)品目中所列材料或物質,應視為包括該材料或物質與其他材料或物質混合或組合的物品。品目所列某種材料或物質構成的貨品,應視為包括全部或部分由該種材料或物質構成的貨品。由一種以上材料或物質構成的貨品,應按規(guī)則三歸類。
(二)規(guī)則解釋
規(guī)則二(一):所有列出某一物品的品目范圍不僅包括完整的物品,還應擴大到包括:
1、不完整品(是否缺少關鍵部件)
例如:缺少電池的筆記本電腦,仍然按照筆記本電腦的基本特征進行歸類。
2、未制成品(主要看其是否具有制成品的特征)
例如:齒輪毛坯,雖需要進一步加工方可成為制成品,但是已具有制成品的大概形狀或輪廓,則可以判斷為具有齒輪的基本特征。
3、未組裝件或拆散件(尚未組裝或已拆散)
例如:組裝木制家具,為了方便搬運拆開了,也應按家具歸類,而不是木板。
規(guī)則一
(一)條文內容
類、章及分章的標題,僅為查找方便而設;具體法律效力的歸類,應按品目條文和有關類注或章注確定,如品目、類注或章注無其他規(guī)定,按以下規(guī)則確定。
(二)規(guī)則解釋
1、“類、章及分章的標題,僅為查找方便而設”
說明標題為我們在查找HS提供了方便,根據標題找出物品可能歸入的章。另一方面,它規(guī)定這些標題僅供查找方便而設,它們不是商品歸類的法律依據。
2、“具有法律效力的歸類應按品目條文和有關類注或章注確定”
3、“如果按照品目條文、類注或章注無法確定歸類,按以下的其他規(guī)則確定品目的歸類?!?BR> 在對商品進行歸類的時候,如果按品目條文、及相關的章注、類注還無法確定歸類的,才依次按規(guī)則二、三、四、五、六來歸類。
規(guī)則二
(一)條文內容
(一)品目所列貨物,應視為包括該項貨品的不完整品或未制成品,只要在進口或出口時該項不完整品或未制成品具有完整品或制成品的本質特征;還應視為包括該貨品的完整品或制成品(或按本款可作為完整品或制成品歸類的貨品)在進口或出口時的未組裝件或拆散件。
(二)品目中所列材料或物質,應視為包括該材料或物質與其他材料或物質混合或組合的物品。品目所列某種材料或物質構成的貨品,應視為包括全部或部分由該種材料或物質構成的貨品。由一種以上材料或物質構成的貨品,應按規(guī)則三歸類。
(二)規(guī)則解釋
規(guī)則二(一):所有列出某一物品的品目范圍不僅包括完整的物品,還應擴大到包括:
1、不完整品(是否缺少關鍵部件)
例如:缺少電池的筆記本電腦,仍然按照筆記本電腦的基本特征進行歸類。
2、未制成品(主要看其是否具有制成品的特征)
例如:齒輪毛坯,雖需要進一步加工方可成為制成品,但是已具有制成品的大概形狀或輪廓,則可以判斷為具有齒輪的基本特征。
3、未組裝件或拆散件(尚未組裝或已拆散)
例如:組裝木制家具,為了方便搬運拆開了,也應按家具歸類,而不是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