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試幾種基本工資制度考點(三)

字號:

助理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試幾種基本工資制度考點如下:
     (2)實現薪酬內部公平和效率目標。因為根據績效付酬,有助于打破大鍋飯、平均主義思想,鼓勵多勞多得,因而實現薪酬的內部公平以及提高效率這兩個目標;
     (3)人工成本低。雖然對業(yè)績優(yōu)異者給與較高報酬會給公司帶來一定程度人工成本的增加,但事實上,優(yōu)秀員工報酬增加是給公司帶來價值為前提的,員工獲得高報酬的同時公司獲得了更多的利益;另一方面,公司給與業(yè)績低下者較低薪酬或淘汰業(yè)績低下者,這會大大降低工資成本。
     績效工資制的缺點是:
     (1)短視行為:由于績效工資與員工本期績效相關,易造成員工只關注當期績效產生短視行為,可能為了短期利益的提高而忽略組織長遠的利益。
     (2)員工忠誠度不足。如果績效工資所占比例過大,固定工資太少或者沒有,由于保健因素的缺乏,容易使員工產生不滿意;另外這種工資制度不可避免會有員工被淘汰,員工流動率比較高,這兩方面都會影響員工的忠誠度,影響組織的凝聚力。
     4、組合工資制度在企業(yè)薪酬管理實踐中,除了以崗位工資、技能工資、績效工資中的一個為主要元素外,很多情況下是以兩個元素為主,以充分發(fā)揮各種工資制度的優(yōu)點。常見的組合工資制度有崗位技能工資制和崗位績效工資制。
     1、崗位技能工資制
     崗位技能工資制是以按勞分配為原則,以勞動技能、勞動責任、勞動強度和勞動條件等基本勞動要素為基礎,以崗位工資和技能工資為主要內容的企業(yè)基本工資制度。技能工資主要與勞動技能要素相對應,確定依據是崗位、職務對勞動技能的要求和雇員個人所具備的勞動技能水平。技術工人、管理人員和專業(yè)技術人員的技能工資可分為初、中、高三大工資類別,每類又可分為不同的檔次和等級。崗位工資與勞動責任、勞動強度、勞動條件三要素相對應,它的確定是依據三項勞動要素評價的總分數,劃分幾類崗位工資的標準,并設置相應檔次,一般采取一崗多薪的方式,視勞動要素的不同,同一崗位的工資有所差別。
     我國大多數企業(yè)在進行崗位技能工資制度改革中,除設置技能和崗位兩個主要單元外,一般還加入工齡工資、效益工資、各種津貼等。
     2、崗位績效工資制
     崗位績效工資制得到廣泛應用是因為在當前市場競爭中,為了激勵員工,將員工業(yè)績與收入聯系起來是很多企業(yè)采取的辦法。除了在企業(yè)中得到廣泛應用之外,很多事業(yè)單位也采取崗位績效工資制度。
     事業(yè)單位的崗位績效工資由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四部分構成。事業(yè)單位員工可分為專業(yè)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技術工人、普通工人四個序列。
     專業(yè)技術人員崗位工資根據本人現聘用的專業(yè)技術崗位(通俗的講就是獲得了職稱并且被聘用)來執(zhí)行相應的崗位工資標準;管理人員按本人現聘用的崗位(任命的職務)來執(zhí)行相應的崗位工資標準; 技術工人按本人現聘用的崗位(技術等級或職務)來執(zhí)行相應的崗位工資標準;普通工人執(zhí)行普通工崗位工資標準。
     薪級工資根據任職者工齡、任本崗位年限以及崗位等級確定,其實質是對崗位工資進行修正,對經驗豐富者給與更多報酬,取消工齡工資反映在薪級工資中。
     績效工資一般是上級主管部門核定績效工資總量,由各單位自主制定績效工資分配方案,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分配形式和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