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注冊設備監(jiān)理師考試復習必備手冊:設備工程價值分析

字號:

-
    設備工程價值分析
    大綱要求
    一、熟悉價值工程概念、原理與方法
    內容講解
    第三節(jié) 設備工程價值分析
    一、價值工程概念及內容
    價值工程是指以產品或作業(yè)的功能分析為核心,以提高產品或作業(yè)的價值為目的,尋求以現時最低壽命周期成本實現產品或作業(yè)使用所要求的必要功能的一項有組織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價值工程涉及價值、功能和壽命周期成本三個基本要素。
    (一)價值
    價值是指產品或作業(yè)(價值分析的對象)具有的功能與獲取該功能的成本之比,即
    價值(V)=產品或作業(yè)具有的功能(F)/獲得該功能的壽命周期成本(C)
    由于V = F / C ,得到提高價值的五種途徑:
    ①F↑,C→,成本不變,功能提高;
    ②F→,C↓,功能不變,成本下降;
    ③F↓,C↓↓,功能下降,但成本下降超出功能下降;
    ④F↑↑,C↑,成本上升,但功能提高超出成本上升;
    ⑤C↓,F↑,成本降低,功能提高(此為五種途徑中的選擇)
    例1、價值是指產品或作業(yè)(價值分析的對象)具有的功能與獲取該功能的成本之比,由于V = F / C ,得到提高價值的五種途徑,五種途徑中的選擇( ?。?BR>    A.成本不變,功能提高
    B.成本降低,功能提高
    C.功能不變,成本下降
    D.成本上升,但功能提高超出成本上升
    答案:B
    分析:價值是指產品或作業(yè)(價值分析的對象)具有的功能與獲取該功能的成本之比,即價值(V)=產品或作業(yè)具有的功能(F)/獲得該功能的壽命周期成本(C)
    由于V = F / C ,得到提高價值的五種途徑:
    ①F↑,C→,成本不變,功能提高;
    ②F→,C↓,功能不變,成本下降;
    ③F↓,C↓↓,功能下降,但成本下降超出功能下降;
    ④F↑↑,C↑,成本上升,但功能提高超出成本上升;
    ⑤C↓,F↑,成本降低,功能提高(此為五種途徑中的選擇)
    (二)功能
    功能是指產品或作業(yè)所具有的性能或屬性。價值工程的核心是功能分析。
    功能的確定必須以用戶的需要為出發(fā)點,既要盡可能消除過剩功能,又要避免功能不足。功能的確定主要考慮三方面因素:功能本身必須適合用戶的某種需求;功能必須符合用戶的條件和環(huán)境;功能必須適合用戶的承受能力。
    功能可分為基本功能和輔助功能?;竟δ苁窍M者為了它們才購買的那些功能,是必不可少的功能;輔助功能是為有效完成基本功能所引起的那些功能,屬于次要功能。
    功能也可分為實用功能和非實用功能。實用功能必須承擔產品或作業(yè)所要求實現的效用,非實用功能則是指使供需雙方愉悅(更多的是顧客愉快)的效用。
    例2、功能的確定必須以用戶的需要為出發(fā)點,既要盡可能消除過剩功能,又要避免功能不足。功能的確定主要考慮因素( ?。?BR>    A.功能本身必須適合用戶的某種需求
    B.功能必須適合用戶的資金能力
    C.功能必須符合用戶的條件和環(huán)境
    D.功能必須適合用戶的性質
    E.功能必須適合用戶的承受能力
    答案:A, C,E
    分析:功能的確定必須以用戶的需要為出發(fā)點,既要盡可能消除過剩功能,又要避免功能不足。功能的確定主要考慮三方面因素:功能本身必須適合用戶的某種需求;功能必須符合用戶的條件和環(huán)境;功能必須適合用戶的承受能力。
    (三)壽命周期成本
    壽命周期成本是指產品或作業(yè)在壽命期內發(fā)生的全部費用,包括從研制、生產到銷售、使用的全過程,即
    C=C1+C2
    式中:C1——研制、生產費用;
    C2——使用費用(扣除凈殘值)。
    一般情況下,C1越高,即功能滿足程度越好,使用費用C2就越少;反之,若C1越低,即功能滿足程度越差,使用費用C2就越高。
    價值工程的目的是在滿足功能的前提下尋求最低的壽命周期成本,即C1、C2二者之和C達到最小值Cmin。此時對應的F *為最適宜的功能水平,如圖7—12(見書P144)所示。
    例 3、壽命周期成本一般情況下( ?。?。
    A.C1(研制、生產費用)越高,即功能滿足程度越好,使用費用C2就越少
    B.C1(研制、生產費用)越高,即功能滿足程度越好,使用費用C2就越大
    C.C1(研制、生產費用)越低,即功能滿足程度越差,使用費用C2就越高
    D.C1(研制、生產費用)越低,即功能滿足程度越差,使用費用C2就越低
    E.C1(研制、生產費用)與使用費用C2就呈正比
    答案:A, C
    分析:一般情況下,C1(研制、生產費用)越高,即功能滿足程度越好,使用費用C2就越少;反之,若C1(研制、生產費用)越低,即功能滿足程度越差,使用費用C2就越高。
    二、價值工程的分析原理
    (一)價值工程的一般工作程序
    價值工程的一般工作程序見表7—8(見書P144)。
    1.準備階段
    (1)對象選擇
    根據客觀需要,選擇價值工程的對象并明確目標、限制條件和分析范圍。
    (2)組成價值工程工作小組
    根據不同的價值工程對象,確定工作人數,組成工作小組。價值工程工作小組的構成應考慮如下因素:
    ①工作小組的負責人應由能對項目負責的人員擔任;
    ②工作小組的成員應當是各有關方面熟悉所研究對象的專業(yè)人員:
    ③工作小組的成員應該思想活躍,具有創(chuàng)造精神;
    ④工作小組的成員應該熟悉價值工程;
    ⑤工作小組的成員一般在10人左右。
    (3)制定工作計劃
    工作小組應制定具體的工作計劃,包括具體執(zhí)行人、執(zhí)行日期、工作目標等。
    例4、價值工程的一般工作程序中準備階段步驟有( ?。?。
    A.對象選擇
    B.功能評價
    C.組成價值工程工作小組
    D.方案評價
    E.制定工作計劃
    答案:A, C,E
    分析:價值工程的一般工作程序中準備階段步驟有:
    (1)對象選擇
    (2)組成價值工程工作小組
    (3)制定工作計劃
    2.分析階段
    (1)收集整理信息資料
    由工作小組負責收集整理與對象有關的一切信息資料,收集整理信息資料的工作貫穿于
    價值工程的全過程。
    (2)功能系統(tǒng)分析
    通過分析信息資料,用動詞和名詞的組合簡明正確地表述各種對象的功能,明確功能特性要求,并繪制功能系統(tǒng)圖。
    (3)功能評價
    ①改進原有對象需做如下工作:用某種數量形式表述原有對象各功能的大??;求出原有對象的各功能目前成本;依據對功能大小與功能目前成本之間關系的研究,確定應當在哪些功能區(qū)域改進原有對象,并確定功能目標成本。
    ②創(chuàng)造新對象應確定功能的功能目標成本,作為創(chuàng)新、設計的評價依據。
    3.創(chuàng)新階段
    (1)方案創(chuàng)新
    針對應改進的具體目標,依據已建立的功能系統(tǒng)圖、功能特性和功能目標成本,通過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和活動,提出各種不同的實現功能的方案。
    (2)方案評價
    從技術、經濟和社會等方面評價所提出的各種方案,看其是否能實現規(guī)定的目標,然后從中選擇方案。
    (3)提案編寫
    將選出的方案及有關的技術經濟資料和預測的效益編寫成正式的提案。
    4.實施階段
    (1)審批
    主管部門應對提案組織審查,并由負責人根據審查結果簽署是否實施的意見。
    (2)實施與檢查
    根據具體條件及提案內容,制定實施計劃,組織實施,并指定專人在實施過程中跟蹤檢查,記錄全過程的有關數據資料。必要時,可再次召集價值工程小組提出新的方案。
    (3)成果鑒定
    根據提案實施后的技術經濟效果,進行成果鑒定。
    (二)對象選擇與信息收集
    1.對象選擇
    一項產品往往是由很多零件(或要素、環(huán)節(jié))組成,因此不可能對它們的功能都進行分析,必須有選擇地進行。
    對象選擇的一般原則是:在設計方面,應選擇結構復雜,體積、重量大,性能差,技術落后,能源消耗高,原材料消耗大或是稀有、貴重的奇缺產品;生產制造方面,應選擇設備工程監(jiān)理投資控制產量大、工序繁瑣、工藝復雜、工裝落后、返修率高、廢品率高、質量難于保證的產品;銷售方面,應選擇用戶意見大、退貨索賠多、競爭力差、銷售量下降或市場占有率低的產品;成本方面,應選擇成本高、利潤低的產品或在成本構成中比重大的產品。總之,應以產量大、質量差、成本高、消耗大、結構復雜、項目重要的工程或部件作為價值工程活動的對象。
    例5、對象選擇的一般原則是( ?。?。
    A.在設計方面,應選擇結構復雜,體積、重量大,性能差,技術落后,能源消耗高,原材料消耗大或是稀有、貴重的奇缺產品
    B.生產制造方面,應選擇設備工程監(jiān)理投資控制產量大、工序繁瑣、工藝復雜、工裝落后、返修率高、廢品率高、質量難于保證的產品
    C.銷售方面,應選擇用戶意見大、退貨索賠多、競爭力差、銷售量下降或市場占有率低的產品
    D.成本方面,應選擇成本高、利潤低的產品或在成本構成中比重大的產品
    E.使用方面,應選擇耐用、使用費用低、維護少的產品
    答案:A,B. C,D
    分析:對象選擇的一般原則是:在設計方面,應選擇結構復雜,體積、重量大,性能差,技術落后,能源消耗高,原材料消耗大或是稀有、貴重的奇缺產品;生產制造方面,應選擇設備工程監(jiān)理投資控制產量大、工序繁瑣、工藝復雜、工裝落后、返修率高、廢品率高、質量難于保證的產品;銷售方面,應選擇用戶意見大、退貨索賠多、競爭力差、銷售量下降或市場占有率低的產品;成本方面,應選擇成本高、利潤低的產品或在成本構成中比重大的產品??傊瑧援a量大、質量差、成本高、消耗大、結構復雜、項目重要的工程或部件作為價值工程活動的對象。
    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方法。
    (1)經驗分析法
    經驗分析法亦稱因素分析法。它是一種定性分析的方法,即憑借開展價值工程活動人員的經驗和智慧,根據對象選擇應考慮的因素,通過定性分析選擇對象的方法。
    例6、經驗分析法亦稱因素分析法。它是一種(  )。
    A.定量分析的方法
    B.綜合方法
    C.定性分析的方法
    D.隨機方法
    答案:C
    分析:經驗分析法亦稱因素分析法。它是一種定性分析的方法,即憑借開展價值工程活動人員的經驗和智慧,根據對象選擇應考慮的因素,通過定性分析選擇對象的方法。
    (2)百分比法
    百分比法即按某種費用或某種資源在不同產品中所占的比重大小來選擇價值工程對象的方法。
    (3)ABC分析法
    ABC分析法即重點分析法。這是一種運用數理統(tǒng)計分析原理,按照局部成本在總成本中比重的大小來選擇價值工程對象的方法。一般說來,企業(yè)產品的成本往往集中在少數關鍵零(部)件上。在選擇對象產品或零件時,為了便于抓住重點,把產品(或零件)種類按成本大小順序分為A、B、C三類。計算出成本占70%~80%、零部件種類數量占10%~15%的產品作為A類;成本占10%~20%而零部件種類數量占15%~20%的作為B類;成本占5%~10%、零部件種類數量占60%~80%的為C類。
    ABC分析法具體做法如下:
    ①將被分析的零(部)件種類按成本大小依次排列填人表中,并按排列先后編出序號;
    ②根據零(部)件種類計算出累計數,求出占全部零(部)件總種類數的百分比;
    ③根據零(部)件成本求出其占總成本的百分比,并求出累計成本的百分比;
    ④根據零(部)件種類劃分為A、B、C三類。
    例7、ABC分析法即重點分析法。在選擇對象產品或零件時,為了便于抓住重點,把產品(或零件)種類按成本大小順序分為A、B、C三類。產品作為A類情況( ?。?。
    A.成本占10%~20%而零部件種類數量占15%~20%的產品
    B.成本占5%~10%、零部件種類數量占60%~80%的產品
    C.成本占70%~80%、零部件種類數量占10%~15%的產品
    D.成本占15%~20%、零部件種類數量占25%~30%的產品
    答案:C
    分析:ABC分析法即重點分析法。在選擇對象產品或零件時,為了便于抓住重點,把產品(或零件)種類按成本大小順序分為A、B、C三類。計算出成本占70%~80%、零部件種類數量占10%~15%的產品作為A類;成本占10%~20%而零部件種類數量占15%~20%的作為B類;成本占5%~10%、零部件種類數量占60%~80%的為C類。
    (4)強制確定法
    強制確定法(又稱FD)法)在選擇價值工程的對象、進行功能評價和方案評價中都可以使用。在對象選擇中,它的做法是:通過對每個零件的重要程度進行打分,用功能評價系數計量零件的價值,進而確定價值工程的對象。用強制確定法選擇對象時要求出3個系數,即零件功能系數(又叫功能重要性系數)、成本系數和價值系數。
    用強制確定法確定零件功能評價系數時,先把零件排列成矩陣,再按零件功能的重要程度一對一地比較,重要的得1分,不重要的得0分(或者功能重要的零件打4分,另一個相對不重要的得0分;功能比較重要的打3分,另一個功能比較次要的打1分;兩個功能同樣重要的零件各得2分);然后,把該零件的得分累計起來,除以全部零件的得分總數,其值即為該零件功能系數(零件功能評價系數):
    零件功能系數=某零件功能得分值/全部零件功能得分合計
    功能評價系數定量地說明每一個零件在全部零件中的功能重要程度。評分由熟悉產品(零件)的專家參加,各自獨立打分,不討論,不干擾。
    零件成本系數的確定方法是:首先,查各零件的目前成本,將各零件成本相加得出總成本;然后,再將各零件成本除以總成本,即得出各零件的零件成本系數。即:
    零件成本系數=該零件目前成本/全部零件成本
    各零件的零件功能評價系數和零件成本系數求出后,再求價值系數。即:
    價值系數=功能評價系數/成本系數
    若價值系數等于1或接近1,就意味著功能的重要性與成本比重相當,這種情況一般不作為價值工程對象。但如果產品總體功能或總成本過高,而零件的功能系數與其成本系數之比率卻甚協(xié)調,這時也應列為價值工程對象。
    例、8若價值系數等于1或接近1,就意味著功能的重要性與成本比重相當,這種情況(  )。
    A.列為價值工程對象
    B.可以列為價值工程對象
    C.一般不作為價值工程對象
    D.最理想的價值工程對象
    答案:C
    分析:若價值系數等于1或接近1,就意味著功能的重要性與成本比重相當,這種情況一般不作為價值工程對象。但如果產品總體功能或總成本過高,而零件的功能系數與其成本系數之比率卻甚協(xié)調,這時也應列為價值工程對象。
    (5)最合適區(qū)域法
    最合適區(qū)域法(也稱田中法)是一種在價值系數法的基礎上利用一個最合適區(qū)域來精選價值工程對象、選擇價值工程改進對象的方法。最合適區(qū)域法在選擇價值工程對象時,不僅僅考慮價值系數值大于1或小于1的情況,而且還要考察功能系數和成本系數絕對值的大小,從而對各對象加以區(qū)別對待。
    在零部件價值系數相同的情況下,如果功能系數和成本系數的絕對值不同,那么它們對經濟效果的影響也不同。所以不能簡單地以價值系數來選擇價值工程對象,還應考慮各對象的功能系數和成本系數,對兩者較大的應作重點考慮,對兩系數較小的對象可不作重點考慮或不考慮。
    在求出某零部件的價值系數后,即可畫出功能成本系數圖,如圖7—14(見書P151)所示。一般情況下,零部件的價值系數很少恰好等于1。如果將V≠1的零部件都選為價值工程對象的話,工作量可能太大,花費高而效果也未必好。因此,可以認為V=1直線附近的點所代表的零部件是合適的,不必做價值工程分析。這樣就產生了一個合適區(qū)域,價值工程僅選擇位于該區(qū)域之外的零部件作為改進對象,在合適區(qū)域內的點對應的零部件可不作為價值工程的對象。同時,根據價值系數選擇價值工程對象時,應嚴格控制那些功能重要性系數和成本系數較大的對象,不允許它們的價值系數偏離V=1過大。這在功能成本系數圖上應表現為離原點越遠的點,允許其與標準直線V=l的差異越小。
    最合適區(qū)域是由圍繞標準線V=1的兩條曲線包絡而成。離原點越遠的點,允許的差異越小,即距離標準價值系數線的距離應越小。因為距離原點越遠,其絕對值越大,它的變動對整體的影響越大。由此,在確定考察對象的點是否在兩條邊界曲線內時,既要考慮它們與標準曲線的間距,又要兼顧它們到原點的距離。在圖7—15(見書P151)中,曲線上任意一點Q至標準線V=1的垂線為QP,考慮到上述要求,則QP與OP的乘積應為一常數S。當OP較大(即價值系數較大)時,則允許偏離V=1的范圍(即QP)應小些;反之,OP較小時,最合適區(qū)域的范圍可適當放寬,即QP可以大些。在數學推導中,設QP=r,OP=L,且rXL=S,在坐標圖中,P點與Q點的坐標分別為P(xP,yP)、Q(xi,yi),可以得到:
    在V=1上方,yi=√ xi2+2 S;
    在V=1下方,yi=√ xi2-2 S。
    這兩條雙曲線圍成的區(qū)域,即為最合適區(qū)域。
    例 9、最合適區(qū)域法(也稱田中法)是一種在( ?。┑幕A上利用一個最合適區(qū)域來精選價值工程對象、選擇價值工程改進對象的方法。
    A.功能系數法
    B.成本系數法
    C.價值系數法
    D.ABC分析法
    答案:C
    分析:最合適區(qū)域法(也稱田中法)是一種在價值系數法的基礎上利用一個最合適區(qū)域來精選價值工程對象、選擇價值工程改進對象的方法。最合適區(qū)域法在選擇價值工程對象時,不僅僅考慮價值系數值大于1或小于1的情況,而且還要考察功能系數和成本系數絕對值的大小,從而對各對象加以區(qū)別對待。
    2.信息情報的重要性
    價值工程的對象選定后,應圍繞有關問題收集具體資料和情報。在一定意義上說,價值工程成果的大小取決于能否按時、按質、按量收集到必要的信息情報。
    (1)信息情報收集的目的
    收集信息情報之前,必須明確收集資料的目的。價值工程研究的對象不同,內容不同,所需要的情報內容也必然不同。只有明確了要解決的問題,才可以確定情報的內容、調查的范圍,有針對性地收集情報,以做到有的放矢。
    (2)信息情報收集的內容
    不同的價值工程對象,需要收集的信息情報的內容不盡相同。以工業(yè)產品而言,主要指產品在開發(fā)、設計、制造、流通和使用過程等方面的專用情報。
    (3)信息情報收集的要求
    收集信息情報是一項周密而系統(tǒng)的調查研究活動,有計劃、有組織、有要求地收集整理,是這一活動成功的保證。價值工程活動中的信息情報的收集應該做到快、準、精、廣、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