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如何養(yǎng)成良好習慣

字號:

行為形成習慣,習慣決定品質,品質決定命運。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習慣的關鍵期,一二年級又是佳期。中國教育鼻祖孔子對從小養(yǎng)成習慣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釋:“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睆男○B(yǎng)成良好習慣,優(yōu)良素質便猶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教育頻道!
    
    1.小學生要養(yǎng)成哪些習慣?
    1、學習習慣:能自主學習、能積極獨立思考、每天進行預習復習、有自己的獨立見解、閱讀科普讀物與文學作品。
    2、生活習慣:能自己合理有效安排時間,有良好的作息規(guī)律、不去網(wǎng)吧、不買小攤販的食品與用品。
    3、交友習慣:熱情大方、友好真誠、與積極健康的人做朋友、關心幫助朋友。
    4、健康習慣:干干凈凈每一天、每天堅持鍛煉、用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對待生活與學習。
    5、行為習慣:自覺維護公共秩序、用文明語言和行為與他人交往。
    6、其他習慣:感恩他人、感恩社會、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2.如何養(yǎng)成這些好習慣?
    1、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學習是孩子的事情,在督促孩子學些的同時,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遇到不會做的題,作為家長不要告訴答案,而是先讓孩子去思考,或者給孩子一些提示;生活中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共讀一本好書,共談一本好書,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閱讀習習慣。
    2、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應該鍛煉孩子的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夠擁有自己的主見,而不是什么都去干涉孩子,去給孩子做,與孩子一起規(guī)劃好一日的時間,做到有規(guī)律的生活。
    3、交友習慣的養(yǎng)成:孩子的社交能力的培養(yǎng)也很重要,生活家長要讓孩子與同齡的孩子交往,家長在孩子與朋友的交往中正確的引導孩子如何與人交往。教育孩子學會和同學相處,懂得如何去維護朋友之間的關系,這樣就能鍛煉和培養(yǎng)孩子的人際處理能力了。
    4、健康習慣的養(yǎng)成:現(xiàn)在,學校里的學生,有的整天干干凈凈,有的學生整天臟兮兮的,為什么會有這一種差別呢?我想這些習慣源于家長有一個良好的健康習慣,也有一個健康的心態(tài)。我認為要培養(yǎng)孩子健康的習慣,主要是要讓孩子體驗洗衣服的過程,自己弄臟的衣物,要自己洗干凈。
    5、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利于讓你的孩子更受人喜歡,更讓人尊重,行為習慣源于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的行為習慣好則孩子的行為習慣好,所以要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還是要從家長做起,家長要對人彬彬有禮,家長要帶頭愛護好公物,見到損壞的公物家長要主動的修理好,或作為事例教育自己的孩子。
    
    3.小學生如何養(yǎng)成良好習慣
    1.舉止文明的習慣
    (1)懂禮貌,見到老師、客人主動問好。
    (2)自覺使用“請”、“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等禮貌用語。
    (3)在接受別人的幫助時,要微笑著向別人致謝。
    (4)不打架,不罵人,公共場所不喧嘩。
    (5)不給同學起綽號,不歧視身體有殘疾的同學。當同學答錯問題時,不起哄、不嘲笑。
    2.誠實守信的習慣
    (1)誠實守信,說了就要努力去做。
    (2)答應的事確實難完成的,應向對方說明原由,用誠摯的態(tài)度向對方表示歉意。
    (3)借了別人的東西要按期歸還,說話要算話。
    3.尊重他人的習慣
    (1)耐心聽他人說話,不隨便打斷他人說話。
    (2)用心聽對方說話,不要一邊聽一邊考慮自己的事。
    (3)聽到別人的批評時,不要激動,平靜地聽他把話說完。
    (4)不打擾別人的學習、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礙了他人要及時道歉。
    (5)未經(jīng)允許,不亂動別人的東西。
    4.守時惜時的習慣
    (1)晚上按時睡覺,早上按時起床。
    (2)放學后按時回家,不在馬路上溜達玩耍。
    (3)回家后,馬上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今日事今日畢。
    (4)做事有計劃,不盲目、不拖沓。
    5.懂得感恩的習慣
    (1)體會父母、長輩的艱辛,孝敬父母,主動給長輩洗腳、捶背、夾菜等。
    (2)主動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3)要尊重環(huán)衛(wèi)工人、交通警察的勞動。
    6.勤儉節(jié)約的習慣
    (1)愛惜學習用品,不在課本上亂寫亂劃、不隨便撕扯作業(yè)本。
    (2)不隨便向家長要錢,不亂花錢買零食、玩具等。
    (3)珍惜糧食,不挑食,不浪費飯菜。
    (4)節(jié)約用電、用水,做到人走燈滅,水龍頭用后隨時關緊開關。
    (5)對自己、他人、集體的財物要愛護,輕開關門窗,輕拿輕放物品。不在桌子、凳子上亂寫亂劃亂貼。
    7.遵守秩序的習慣
    (1)上下樓梯,輕聲慢步,靠右邊行。
    (2)遵守交通規(guī)則,紅燈停、綠燈行,不亂穿馬路,不在馬路上追跑打鬧。
    (3)購物、上車時自覺排隊。在公共場合遵守紀律,不大聲喧嘩。
    (4)愛護學校、公園花草樹木和公共設施,不亂踩綠地,不隨手折花枝,不亂涂亂劃。
    8.勤于動手的習慣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書包、收拾房間、疊被子。
    (2)利人利己,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
    9.鍛煉身體的習慣
    (1)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和課內外文娛、體育、科技活動。
    (2)學習運動常識,做好自我保護。
    (3)在運動中要聽從指導老師的安排,在活動中不做帶有危險性的動作,不參加危險性較大的活動。
    10.講究衛(wèi)生的習慣
    (1)勤洗澡洗頭,勤剪指甲,勤換衣服,睡前刷牙、洗臉,保持指甲內無污垢、身體無異味。
    (2)飯前便后洗手。
    (3)定期整理和清洗書包。
    (4)愛護環(huán)境,不隨地吐痰、不亂扔雜物。見到廢紙等垃圾物要主動撿起放到果皮箱里。
      
    4.小學生學習習慣養(yǎng)成
    1.學會傾聽的習慣
    (1)上課不做小動作、不玩玩具及學習用品、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
    (2)認真傾聽其他同學發(fā)言,看他們發(fā)言是否正確,有沒有需要補充的。
    (3)要傾聽老師講解,并按要求認真練習。
    2.善于思考的習慣
    (1)上課專心聽講、認真思考、積極發(fā)言。
    (2)善于發(fā)現(xiàn),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對不懂的問題要主動向老師請教。
    (3)課前預習知識,不明白的問題提前做好標記。
    3.敢于提問的習慣
    (1)勤于思考、敢于質疑,與人交流、不怕說錯。
    (2)發(fā)言時,站得直,口齒清,講普通話,聲音要洪亮。
    4.與人合作的習慣
    (1)主動和同學、老師合作,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共同解決問題。
    (2)與同學交流時,要尊重別人的意見和觀點。
    5.自主讀書的習慣
    (1)養(yǎng)成邊讀邊想、圈點勾畫、寫讀書筆記的良好習慣,注重知識的積累。
    (2)樂于讀書,愿意和書交朋友,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
    (3)愛護書籍,不在公用書籍上亂寫亂畫。
    6.認真書寫的習慣
    (1)讀寫姿勢端正,會正確執(zhí)筆,做到“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桌子一拳,執(zhí)筆處離筆尖一寸。
    (2)書寫端正大方,保持卷面整潔,不亂用涂改液和修正紙。文字和符號都要規(guī)范,格式要美觀。
    7.按時完成作業(yè)的習慣
    (1)能復習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認真完成并細心檢查作業(yè)。
    (2)注意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yǎng)自己的各種能力。
    8.搜集資料的習慣
    (1)能利用查閱圖書、上網(wǎng)瀏覽、實地觀察等渠道主動搜集與學習相關的材料,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2)對搜集的各種資料能進行分析、歸類、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