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 北京高考作文命題預測及范文 2

字號:

二、參考題目與范文
    [題目]
    孔子說:“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意思是:質(zhì)地勝過文采,就顯得鄙野;文采勝過質(zhì)地,就顯得虛浮。文采和質(zhì)樸配合得當,然后才能成為君子。
    孔子提出的“文質(zhì)彬彬”的說法,為后人所普遍接受,你接受這樣的觀點嗎?請以“文與質(zhì)”為話題寫一篇文章,文體自選,題目自擬,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題目說明及揭示]
    1. 選取“話題”來命題,是希望給考生更大的寫作空間,更強調(diào)學生個性特征與主體特征的發(fā)揮,后面的兩篇范文也做出了相關(guān)說明。
    2. 語出文化經(jīng)典,但又不囿于文化經(jīng)典,考生可以結(jié)合自我獨特生命體驗,寫出個性特征鮮明突出的好文章。命題既持有高度又保持著近親隨和、貼近生活的特征。
    3. “文與質(zhì)”關(guān)系的把握與開掘,以及“文”、“質(zhì)”內(nèi)涵的賦予,都關(guān)涉考生的思維品質(zhì),當然同時也給出了考生內(nèi)容方面開闊的選擇性。這些命題特征都與北京卷的命題本質(zhì)與命題追求暗中相扣。
    [范文兩篇]
    李白的文與質(zhì)
    文與質(zhì)是評價一篇作品的重要標準。“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而文質(zhì)兼美,則如同色彩燦爛的花朵散發(fā)幽香,廣袤浩翰的天宇盛滿星斗。同時擁有文與質(zhì)的作品,必然是傳世佳作。
    李白的詩文,便是兼有文與質(zhì)的曠世奇作。
    李白的文在于宏大?!帮w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看似任意揮就,卻傾灑了滿天繁星,蒼茫了整個穹宇;“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仿佛只是平鋪直敘,卻在每個人心中打開恢宏的境界。這是李白的天賦,在他的縱橫捭闔之下,看似不起眼的字,如同火石,碰撞出最耀眼的光芒。
    李白的文在于瑰麗。“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燭龍棲寒門,光耀猶旦開”,李白的世界里,有銜燭耀太陰的龍,有磨牙吮血的獸,有淚染斑竹的皇英二女,有高坐天宮的玉皇大帝??床煌甑纳裨拏髡f,覽不盡的天馬行空。
    李白的質(zhì)在于博大。文字的奇?zhèn)碓从谒麖V闊的胸襟,正是他氣勢浩蕩的“質(zhì)”烘托了他“文”的華彩。因為博大,他能將所見所聞融入胸中,升騰出“峨眉山月半輪秋”、“月下飛天鏡,江入大荒流”。因為博大,蒼茫的邊塞他捕捉到“關(guān)”、“山”、“月”,靜夜的床前他凝神于如霜的月光。他只取幾樣物象,便能構(gòu)造最動人的山水,只擷心弦上的微微一顫,便營造出動人的氛圍,甚至要使人拋卻眼前的真實,墜入他編織的夢境。
    李白的“質(zhì)”在于深情。他是大鵬,卻在九萬里高空,覽盡人間的苦痛;他愛做夢,卻不得不在殘酷的現(xiàn)實中驚醒。有時,“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他從神游中尋找慰藉;有時,“我欲攀龍見明主,雷公砰轟震天鼓”,現(xiàn)實被他帶入夢境,只讓他更加痛苦?!拔魃仙徎ㄉ?,迢迢見明星。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他渴望超脫現(xiàn)實,讓精神飄然進入仙境?!把抑猎婆_。高揖衛(wèi)叔卿?;谢信c之去,駕鴻凌紫冥”塵世名利的羈絆,又何嘗是他所執(zhí)著的,他也欲拋開一切,逍遙一世。然而“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盡冠纓。”戰(zhàn)爭的殘酷,人民的疾苦,國家的危亡,一次次將他從夢中驚醒,陷入無可自拔的矛盾。他無法坐視國家傾覆、百姓深陷苦難而獨善其身;而他欲報效國家,干一番大事的雄心壯志卻總被官場的****與陰謀破碎。向湘妃哭訴,向羲和呼嘯,他在一次次悠然后沉郁,又在一次次沉郁中激昂。跌宕起伏,鑄就了他宏偉的氣度,鑄就了他詩中的深情。
    “落筆搖五岳,笑傲凌滄州”。李白與他的詩篇,是文與質(zhì)的偉大結(jié)合。
    漫畫中的文與質(zhì)
    有人給漫畫下這樣的定義:用簡單而夸張的手法來描繪生活或時事的圖畫。這個說法道出了漫畫最突出的兩個特點:簡單、夸張。這兩個特點深入人心,構(gòu)成了大部分人對漫畫的基本看法。因此很多人會覺得漫畫是一種“有文無質(zhì)”的繪畫:它只在創(chuàng)造花哨的娛樂效果而忽略了繪畫的基本要求,它只求新奇而顯得輕浮和不扎實。
    這實在太冤枉了漫畫。
    漫畫是撥開云霧見太陽,是提煉出精華。喜歡看漫畫的多是小孩子,因為他們想事情簡單、單純,直來直往,在漫畫中他們更容易找到自己。小時候家里有一套西游記的連環(huán)畫,翻了又翻,看了又看,喜歡得不得了。在畫里面來回穿梭的是橘黃色衣服的猴子和紅色袈裟的和尚,白色的筋斗云和藍色的浪花。漫畫呈現(xiàn)給人們顏色、表情、動作,當回想起一段段故事的時候,總會有更豐富的東西跑出來,或許是背景里的藍天,主人公騎著的馬。優(yōu)秀的漫畫把作者最想表現(xiàn)的東西全都提煉出來,就這樣直接地毫無掩飾地把該呈現(xiàn)的一切都呈現(xiàn)給讀者。漫畫率,它使讀者用最短的時間領(lǐng)悟了最多的東西。
    然而漫畫也不是靠抓住人的注意力、追求新鮮刺激來嘩眾取寵的。一個漫畫家,尤其是畫連環(huán)畫的漫畫家絕對是一個集多種才華于一身的實力派藝術(shù)家。一部作品其實是一場電影,漫畫作者既是導演又是編劇、燈光師、造型師、布景、舞美、藝術(shù)總監(jiān)、后期制作……整個局面要他來控制,格調(diào)由他來把握。如果是文學作品改編的漫畫,畫家還需要過硬的文學修養(yǎng)和文字功底,才能改出既簡明意蘊豐富又不改變原意的腳本。記得有天在西單圖書大廈偶然看到一套重印的“小人書”,書后有一部分是介紹作者在繪制過程中如何修改原文的。一個月色下姑娘焦急地等待心上人的片段就改了好幾稿,其實不過幾十個字,但既要有景物描寫又要有人物心理和動作的描寫又要一下子打動人,這上面下的功夫就不是一日兩日能練成的了。
    有人說漫畫是繪畫、文字和哲學的混血兒,我覺得很精辟。正所謂 “視覺美”與“思維美”的結(jié)晶,一部好的漫畫是帶給人眼睛和心靈雙重享受的。其實漫畫有點像造園,有“法”而無“式”:在繪畫、文學和思想的堅實基礎(chǔ)上,怎么表現(xiàn)都是不過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