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建設工程質量不符合約定情況下責任承擔問題
(1)因承包商過錯導致質量不符合約定的處理
《合同法》第281條規(guī)定:“因施工人的原因致使建設工程質量不符合約定的,發(fā)包人有權要求施工人在合理期限內無償修理或者返工、改建。經過修理或者返工、改建后,造成逾期交付的,施工人應當承擔違約責任?!?BR> 《解釋》第11條規(guī)定:“因承包人的過錯造成建設工程質量不符合約定,承包人拒絕修理、返工或者改建,發(fā)包人請求減少支付工程價款的,應予支持”
有的時候,承包商造成工程質量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會觸犯法律,例如偷工減料、擅自修改圖紙等。如果其行為觸犯了相關的法律,還將接受法律的制裁。
《建筑法》第74條:“建筑施工企業(yè)在施工中偷工減料的,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的,或者有其他不按照工程設計圖紙或者施工技術標準施工的行為的,責令改正,處以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責令停業(yè)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或者吊銷資質證書;造成建筑工程質量不符合規(guī)定的質量標準的,負責返工、修理,并賠償因此造成的損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BR> (2)因發(fā)包人過錯導致質量不符合約定的處理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9條規(guī)定:“建設單位必須向有關的勘察、設計、施工、工程監(jiān)理等單位提供與建設工程有關的原始資料。
原始資料必須真實、準確、齊全。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14條規(guī)定:“按照合同約定,由建設單位采購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的,建設單位應當保證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符合設計文件和合同要求。
建設單位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施工單位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
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卻經常出現建設單位違法上述規(guī)定的情形。這些情形的出現,有的是源于過失,有的則是建設單位出于為自身謀取利益。
《解釋》第12條規(guī)定:“發(fā)包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建設工程質量缺陷,應當承擔過錯責任:
①提供的設計有缺陷;
②提供或者指定購買的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設備不符合強制性標準;
③直接指定分包人分包專業(yè)工程。
承包人有過錯的,也應當承擔相應的過錯責任。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56條規(guī)定:“違反本條例規(guī)定,建設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處2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①迫使承包方以低于成本的價格競標的;
②任意壓縮合理工期的;
③明示或者暗示設計單位或者施工單位違反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降低工程質量的;
④施工圖設計文件未經審查或者審查不合格,擅自施工的;
⑤建設項目必須實行工程監(jiān)理而未實行工程監(jiān)理的;
⑥未按照國家規(guī)定辦理工程質量監(jiān)督手續(xù)的;
⑦明示或者暗示施工單位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的;
⑧未按照國家規(guī)定將竣工驗收報告、有關認可文件或者準許使用文件報送備案的。”
(3)發(fā)包人擅自使用后出現質量問題的處理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16條規(guī)定:“建設單位收到建設工程竣工報告后,應當組織設計、施工、工程監(jiān)理等有關單位進行竣工驗收。
建設工程竣工驗收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①完成建設工程設計和合同約定的各項內容;
②有完整的技術檔案和施工管理資料;
③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的進場試驗報告;
④有勘察、設計、施工、工程監(jiān)理等單位分別簽署的質量合格文件;
⑤有施工單位簽署的工程保修書。
建設工程經驗收合格的,方可交付使用。”
但是,有的時候建設單位為了能夠提前投入生產,在沒有經過竣工驗收的前提下就擅自使用了工程。由于工程質量問題都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顯現出來,所以,這種未經竣工驗收就使用工程的行為往往就導致了其后的工程質量的糾紛。
《解釋》第23條也對于工程質量產生的爭議如何進行鑒定做出了原則性規(guī)定:“當事人對部分案件事實有爭議的,僅對有爭議的事實進行鑒定,但爭議事實范圍不能確定,或者雙方當事人請求對全部事實鑒定的除外。”
《解釋》第13條規(guī)定:“建設工程未經竣工驗收,發(fā)包人擅自使用后,又以使用部分質量不符合約定為由主張權利的,不予支持;但是承包人應當在建設工程的合理使用壽命內對地基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質量承擔民事責任?!?BR> 上述規(guī)定體現了對于建設單位的擅自使用工程行為的懲罰,認定了建設單位使用工程即是對工程質量的認可。但是,上述規(guī)定卻并沒有全部免除承包商的責任,要求承包商對于地基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的質量承擔相應的責任。這是基于《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對于地基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的規(guī)定。《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40條規(guī)定了對于基礎設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工程,為設計文件規(guī)定的該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這就等于是終身保修,因此并不因建設單位是否提前使用工程而免除保修的責任。
發(fā)包人未經驗收而提前使用工程不僅在工程質量上要承擔更大的責任,同時還將由于這樣的行為而接受法律的制裁。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58條規(guī)定:“違反本條例規(guī)定,建設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處工程合同價款2%以上4%以下的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①未組織竣工驗收,擅自交付使用的;
②驗收不合格,擅自交付使用的;
③對不合格的建設工程按照合格工程驗收的?!?BR>
(1)因承包商過錯導致質量不符合約定的處理
《合同法》第281條規(guī)定:“因施工人的原因致使建設工程質量不符合約定的,發(fā)包人有權要求施工人在合理期限內無償修理或者返工、改建。經過修理或者返工、改建后,造成逾期交付的,施工人應當承擔違約責任?!?BR> 《解釋》第11條規(guī)定:“因承包人的過錯造成建設工程質量不符合約定,承包人拒絕修理、返工或者改建,發(fā)包人請求減少支付工程價款的,應予支持”
有的時候,承包商造成工程質量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會觸犯法律,例如偷工減料、擅自修改圖紙等。如果其行為觸犯了相關的法律,還將接受法律的制裁。
《建筑法》第74條:“建筑施工企業(yè)在施工中偷工減料的,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的,或者有其他不按照工程設計圖紙或者施工技術標準施工的行為的,責令改正,處以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責令停業(yè)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或者吊銷資質證書;造成建筑工程質量不符合規(guī)定的質量標準的,負責返工、修理,并賠償因此造成的損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BR> (2)因發(fā)包人過錯導致質量不符合約定的處理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9條規(guī)定:“建設單位必須向有關的勘察、設計、施工、工程監(jiān)理等單位提供與建設工程有關的原始資料。
原始資料必須真實、準確、齊全。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14條規(guī)定:“按照合同約定,由建設單位采購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的,建設單位應當保證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符合設計文件和合同要求。
建設單位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施工單位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
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卻經常出現建設單位違法上述規(guī)定的情形。這些情形的出現,有的是源于過失,有的則是建設單位出于為自身謀取利益。
《解釋》第12條規(guī)定:“發(fā)包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建設工程質量缺陷,應當承擔過錯責任:
①提供的設計有缺陷;
②提供或者指定購買的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設備不符合強制性標準;
③直接指定分包人分包專業(yè)工程。
承包人有過錯的,也應當承擔相應的過錯責任。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56條規(guī)定:“違反本條例規(guī)定,建設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處2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①迫使承包方以低于成本的價格競標的;
②任意壓縮合理工期的;
③明示或者暗示設計單位或者施工單位違反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降低工程質量的;
④施工圖設計文件未經審查或者審查不合格,擅自施工的;
⑤建設項目必須實行工程監(jiān)理而未實行工程監(jiān)理的;
⑥未按照國家規(guī)定辦理工程質量監(jiān)督手續(xù)的;
⑦明示或者暗示施工單位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的;
⑧未按照國家規(guī)定將竣工驗收報告、有關認可文件或者準許使用文件報送備案的。”
(3)發(fā)包人擅自使用后出現質量問題的處理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16條規(guī)定:“建設單位收到建設工程竣工報告后,應當組織設計、施工、工程監(jiān)理等有關單位進行竣工驗收。
建設工程竣工驗收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①完成建設工程設計和合同約定的各項內容;
②有完整的技術檔案和施工管理資料;
③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的進場試驗報告;
④有勘察、設計、施工、工程監(jiān)理等單位分別簽署的質量合格文件;
⑤有施工單位簽署的工程保修書。
建設工程經驗收合格的,方可交付使用。”
但是,有的時候建設單位為了能夠提前投入生產,在沒有經過竣工驗收的前提下就擅自使用了工程。由于工程質量問題都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顯現出來,所以,這種未經竣工驗收就使用工程的行為往往就導致了其后的工程質量的糾紛。
《解釋》第23條也對于工程質量產生的爭議如何進行鑒定做出了原則性規(guī)定:“當事人對部分案件事實有爭議的,僅對有爭議的事實進行鑒定,但爭議事實范圍不能確定,或者雙方當事人請求對全部事實鑒定的除外。”
《解釋》第13條規(guī)定:“建設工程未經竣工驗收,發(fā)包人擅自使用后,又以使用部分質量不符合約定為由主張權利的,不予支持;但是承包人應當在建設工程的合理使用壽命內對地基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質量承擔民事責任?!?BR> 上述規(guī)定體現了對于建設單位的擅自使用工程行為的懲罰,認定了建設單位使用工程即是對工程質量的認可。但是,上述規(guī)定卻并沒有全部免除承包商的責任,要求承包商對于地基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的質量承擔相應的責任。這是基于《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對于地基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的規(guī)定。《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40條規(guī)定了對于基礎設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工程,為設計文件規(guī)定的該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這就等于是終身保修,因此并不因建設單位是否提前使用工程而免除保修的責任。
發(fā)包人未經驗收而提前使用工程不僅在工程質量上要承擔更大的責任,同時還將由于這樣的行為而接受法律的制裁。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58條規(guī)定:“違反本條例規(guī)定,建設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處工程合同價款2%以上4%以下的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①未組織竣工驗收,擅自交付使用的;
②驗收不合格,擅自交付使用的;
③對不合格的建設工程按照合格工程驗收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