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國際商務師專業(yè)知識輔導:寡頭壟斷市場結構資料(2)

字號:

一、市場失靈
    (一)市場失靈概念
    在微觀經濟學中,價格機制和市場機制的自發(fā)作用使資源無法達到配置的現(xiàn)象被稱為市場失靈。反映了市場機制作用的局限性。
    (二)市場失靈的主要表現(xiàn)
    1.壟斷
    根據(jù)壟斷市場結構的廠商均衡分析可知,在壟斷市場結構中,由于產品的差異性,市場信息的不完全性,以及資源不能自由地流動等等因素產生了壟斷。壟斷廠商實現(xiàn)長期均衡時,其產品價格高于產品的邊際成本,壟斷向市場提供這一產量時,平均成本沒有達到最低水平,資源沒有被充分利用;消費者以較高的價格購買自己所需的商品;完全壟斷廠商在長期均衡中也可獲得高額的壟斷利潤。這意味著壟斷導致了消費者受到了剝削,資源沒有被充分利用,資源配置缺乏效率。
    存在尋租行為:企業(yè)為了追求高額壟斷利潤,就要獲得和維持壟斷地位,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企業(yè)常常要付出一定的代價,比如向政府官員行賄等,這一部分資源企業(yè)并不是用于生產,沒有創(chuàng)造出任何有益的產出,完全是一種非生產性的尋利活動,這種企業(yè)為了獲得和維持壟斷地位而進行的非生產性的尋利活動就成為尋租行為,它也導致了資源配置缺乏效率。
    2.外部效應與資源配置效率
    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一個經濟主體所進行的生產和消費等經濟活動對其他經濟主體所帶來的影響稱為外部效應(External Effects)。外部效應分為有利的外部效應(即正外部效應,外部經濟)與有害的外部效應(即負外部效應,外部不經濟)。正外部效應指某個經濟行為主體的活動使他人或社會受益,而受益者又無須花費代價。外部經濟表現(xiàn)為私人利益小于社會利益。負外部效應指某個經濟行為主體的活動使他人或社會受損,而造成負外部效應的人卻沒有為此承擔成本,即沒有計入私人成本,但它是社會成本的一部分。外部不經濟表現(xiàn)為私人成本小于社會成本。
    外部效應表現(xiàn)為私人成本和社會成本、私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不一致。
    例如,某一企業(yè)生產所帶來的環(huán)境污染會給其他生產者和消費者造成損失,但是在私人經濟條件下,外部效應沒有被計入市場交易的成本和價格中,所以該企業(yè)并沒有給受害者以應有的賠償,從而造成了社會福利的損失。
    可見,負外部效應會帶來社會成本上升和社會福利的相對減少。
    3.公共產品
    Ø 公共產品的特征:非競爭性、非排他性
    私人物品:數(shù)量隨著任何人對它的消費增加而減少的物品。具有競爭性和排他性的特點。
    競爭性:如果某人已消費了該商品,則其它人就不能再消費該商品。
    排他性:只有對商品支付價格的人才能消費該商品。
    公共物品:不滿足競爭性或排他性特點的商品。如:國防、道路、電視廣播等。
    市場機制與公共產品消費中的免費乘車問題
    由于公共產品不同于私人產品,在一般情況下,競爭的市場機制不能解決公共產品的有效生產,原因在于公共產品消費中存在著私人產品消費中不存在的免費乘車問題。
    所謂免費乘車是指個人不愿意出資負擔公共產品生產的成本,而依賴別人生產公共產品以便自己不花任何代價地消費該產品。
    由于免費乘車問題,依靠市場機制解決公共產品的生產往往導致所提供的公共產品的數(shù)量遠遠低于社會所需要的數(shù)量。這就是說,市場機制能夠有效地解決私人產品的生產,但不能有效地解決公共產品的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