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步子再快點

字號:


    一切都像是去年高考(微博)的重復:遲到的考生因被拒絕入場而痛哭,高考作文題被批平庸無趣,包括交管部門在內的很多單位都在為高考而緊張,很多家長請假陪伴孩子高考如臨大敵……
    但不變中也有變化,來自教育部的信息顯示:2011年全國高考錄取率為72.3%,比去年增加近4個百分點,最夸張的是山東,錄取率有望達到93%。隨之而來的,是高校招生難問題,以山西為例,山西今年的報名人數比上年減少了2.23萬人,高校生存危機凸現。然而這并不是呼吁高考加快改革速度和幅度的全部原因。
    生源的減少,在逼迫著一些??茖W校和教學力量薄弱的學校轉變發(fā)展模式,但反過來看,眾多學子打破頭地要往里考,亦對現有高考制度提出迫切需要改革的要求。
    如何打破“千校一面”的格局,培養(yǎng)出有特色、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高質量大學,給予大學真正“自主招生、自授學位”的自由,切實提高中國大學質量,成為高考改革的核心。只有給予大學真正的創(chuàng)辦、招生、授予學位的自由,才能形成百花齊放的競爭局面,才能夠打破區(qū)域對教育資源的壟斷、將握在手心的利益分散出去,打破傳統(tǒng)的大學競爭格局,激活高等教育活力,培養(yǎng)出創(chuàng)新性人才。
    體制的松動,社會的包容,經濟的多元,文憑的貶值,就業(yè)的市場化,人才流動的國際化……這些無一不在沖擊著擁有34年歷史的高考制度。從高考是改變命運的的途徑,到高考不再是個人尋找生存價值的途徑,這種大環(huán)境的形成,也在催促高考改革的步子邁得大一點、再大一點。不要擔心冒進,現在高考改革還不存在什么冒進的問題,首當其沖的還是要解決勇氣的問題。
    個體選擇的變化和大環(huán)境的要求,無不在“倒逼”高考的改革節(jié)奏要加快,這讓現有的高考制度處在一個尷尬的位置。事實上,從改革說法的提出,到今天改革呼聲如此之高,高考乃至教育的改革,都一直處于被動的局面。而現在想要掌控整個教育大局,除了主動做出實質性、跨越性的改變,別無出路。
    高考改革,學生們不能再等,教育與考試部門不能再等,改革的結果是皆大歡喜,不改的結局是兩敗俱傷。
    韓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