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跟單員考試重要知識點輔導(7)

字號:

四、 生產大貨過程中:
    1. 明確要求:明確訂單合同的的各項要求,物別是內外質量的標準要求和交期。
    2. 制定生產計劃:根據(jù)服裝交期要求,制定面料生產計劃以及分階段的成品數(shù)量。同時填寫《面料組織生產進度表》每周或每次有新的變化要及時改動。然后不定時間的向主管部門領導匯報。以傳真、郵件形式發(fā)給主管。
    3. 每道質量進行跟蹤,主要注意:
    ①是否在規(guī)定燈源下對色。
    ②小樣、確認樣或頭缸樣是否正確一致。
    ③色差控制:邊中差、頭尾色差、匹差、陰陽面色差、缸差等。
    ④經緯密、幅寬、色牢度、縮水率、手感、克重、氣味等。
    五、大貨檢驗:
    4. 檢驗標準和方式:按美國AATCC國際標準,十分制與四分制檢驗方法或公司內部檢驗標準,而且須根據(jù)材料的用途進行不同的檢驗(比如:尼絲紡,有的客人是用作制雨傘的,這樣就要求檢驗的時候一定要把底燈打開)。
    5. 在規(guī)定的光源下,以確認樣為準,同時參考小樣或原色樣進行對色,色偏控制在4-5級,不得低于4級,如超標必須進行返修或投新坯重做。
    3.外觀質量:
    (1) 布面檢驗:重點檢查污漬、緯斜、左中右色差、頭尾色差、手感差、斷經、斷緯、經痕、油污、色花、粗紗、色污、并經并緯、膠條、膠痕、漏膠、膠粒等。
    (2) 總體檢驗:幅寬(須量三次,頭中尾)、克重(頭尾)、經緯密、長度、色差、
    六、包裝要求:
    根據(jù)不同的面料性質,可采用匹裝或卷裝或塑料袋或蛇皮便袋等包裝。而且嘜頭上一定要注明:款號、顏色、數(shù)量、缸號,色號,日期,訂單號,卷號等。
    七、測試樣布3-5M帶回公司進行相關物化性要求測試。
    八、測試OK,方可發(fā)貨(按公司程序要求發(fā)至相關工廠或本公司倉庫)。
    九、交期與品質的跟催和檢驗是很重要的,跟進生產:多到車間走走,向各工序的管理人員了解各款大貨在生產過種中所碰到的問題,如有必要,需向客戶或向部門主管反映問題及建議或征求意見
    還有,跟單員在外期間生活、工作注意調理有序,尤其保證人身安全,另外更注重的是代表企業(yè)形象。
    一、日常工作安排:
    ⒈ 全面準備并了解訂單資料(客戶制單、生產工藝、最終確認樣、面/輔料樣卡、確認意見或更正資料、特殊情況可攜帶客樣),確認所掌握的所有資料之間制作工藝細節(jié)是否統(tǒng)一、詳盡。對指示不明確的事項詳細反映給相關技術部和業(yè)務部,以便及時確認。
    ⒉ 務必保證本公司與外加工廠之間所有要求及資料詳細并明確、一致?。ㄒ形淖肿C明)
    ⒊ 事先盡可能多地了解各加工廠的生產、經營狀況并對工廠的優(yōu)/劣勢進行充分評估,做到知根知底。
    ⒋ 跟單員言行、態(tài)度均代表本公司,因此與各業(yè)務單位處理相應業(yè)務過程中,須把握基本原則、注意言行得體、態(tài)度不卑不亢。嚴禁以任何主觀或客觀理由對客戶(或客戶公司跟單員)有過激的言行。處理業(yè)務過程中不能隨意越權表態(tài),有問題及時請示公司決定。
    ⒌ 預先充分估量工作中問題的潛在發(fā)生性,相應加強工作力度,完善細化前期工作,減少乃至杜絕其發(fā)生的可能性。不以發(fā)現(xiàn)問題為目的,預先充分防范、工作中重復發(fā)掘、及時處理問題并總結經驗,對以后的工作方式和細則進一步完善方為根本之道。
    6. 訂單跟單員與訂單負責人(操作員)要保持密切的聯(lián)系,出于雙方的利益著想,雙與對方溝通,將問題降到最低限度。
    二、 生產過程中的驗貨工作程序:
    ⒈ 面/輔料到廠后,督促工廠最短時間內根據(jù)發(fā)貨單詳細盤點,并由工廠簽收。若出現(xiàn)短碼/少現(xiàn)象要親自參與清點并確認。
    ⒉ 如工廠前期未打過樣品,須安排其速打出投產前樣確認,并將檢驗結果書面通知工廠負責人和工廠技術科。特殊情況下須交至公司或客戶確認,整改無誤后方可投產。
    ⒊ 校對工廠裁剪樣版后方可對其進行版長確認,詳細記錄后的單耗確認書由工廠負責人簽名確認,并通知其開裁。
    ⒋ 根據(jù)雙方確認后的單耗要與工廠共同核對面/輔料的溢缺值,并將具體數(shù)據(jù)以書面形式通知公司。如有欠料,須及時落實補料事宜并告知加工廠。如有溢余則要告知工廠大貨結束后退還我司,并督促其節(jié)約使用,杜絕浪費現(xiàn)象。
    ⒌ 投產初期必須每個車間、每道工序高標準地進行半成品檢驗,如有問題要及時反映工廠負責人和相應管理人員,并監(jiān)督、協(xié)助工廠落實整改。
    ⒍ 每個車間下機首件成品后,要對其尺寸、做工、款式、工藝進行全面細致地檢驗。出具檢驗報告書(大貨生產初期/中期/末期)及整改意見,經加工廠負責人簽字確認后留工廠一份,自留一份并傳真公司。
    ⒎每天要記錄、總結工作,制定明日工作方案。根據(jù)大貨交期事先列出生產計劃表,每日詳實記錄工廠裁剪進度、投產進度、產成品情況、投產機臺數(shù)量,并按生產計劃表落實進度并督促工廠。生產進度要隨時匯報公司。
    ⒏ 針對客戶跟單員或公司巡檢到工廠所提出的制作、質量要求,要監(jiān)督、協(xié)助加工廠落實到位,并及時匯報公司落實情況。
    ⒐ 成品進入后整理車間,需隨時檢查實際操作工人的整燙、包裝等質量,并不定期抽驗包裝好的成品,要做到有問題早發(fā)現(xiàn)、早處理。盡努力保證大貨質量和交期。
    ⒑ 大貨包裝完畢后,要將裁剪明細與裝箱單進行核對,檢查每色、每號是否相符。如有問題必須查明原因并及時相應解決。
    ⒒ 加工結束后,詳細清理并收回所有剩余面料、輔料。
    ⒓ 對生產過程中各環(huán)節(jié)(包括本公司相應部門和各業(yè)務單位)的協(xié)同配合力度、出現(xiàn)的問題、對問題的反應處理能力以及整個定單操作情況進行總結,以書面形式報告公司主管領導。
    13.在檢查過程中一定要公平,真實。不能收到廠家的一點點好處,而忘了自己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