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考試:“樓垮垮”事件再敲建筑安全警鐘

字號:

煙臺汽車東站不久前掛出了一個公開警示的條幅:“大樓隨時垮塌!請勿靠近!”一座投入使用僅5年左右的大型公共建筑居然成為面臨垮塌的嚴重危房。聯(lián)想到今年以來發(fā)生在各地的“樓脆脆”“樓歪歪”等建筑安全問題,“樓垮垮”事件再次向人們敲響了建筑質量安全問題的警鐘。
    對于建筑業(yè)而言,百年大計,質量為本。建筑質量安全問題從上半年上?!吧徎ê优暇霸贰钡淖≌I域,蔓延至年底的煙臺汽車東站的公共建筑領域,看似嚴密的監(jiān)理、驗收等一道道“堤防”相繼失守。人們不禁要追問:我們的建筑質量到底出了什么問題,誰來保障我們的建筑安全?
    建筑質量問題的出現,直接原因主要來自兩大方面:一是建筑材料本身的問題,特別是承建單位在將工程“層層轉包、分包,層層剝皮”后,施工單位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存在“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等現象;二是施工質量的問題,包括施工隊伍素質不高,現場管理跟不上等等。
    從媒體報道情況看,煙臺汽車東站建筑材料本身的問題十分突出。有關部門的檢測顯示:其建筑屋面的保溫層中夾雜了大量的建筑垃圾、編織袋、塑料袋及木條等雜物,造成安全隱患。在這一事件中,原本為保障建筑質量和安全設置的“現場監(jiān)理”和“竣工驗收”等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煙臺汽車東站問題的暴露并非一兩天或是一兩個月。早在三年之前,山東省有關部門就對這棟樓部分樓層出具了鑒定報告,直指其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業(yè)主與承建單位也因工程款、建筑質量等問題先后分3起案件訴訟至煙臺市中級法院。然而,三年多過去,人們除了看到懸掛在煙臺汽車東站“大樓隨時垮塌!請勿靠近!”的公開警示外,并沒能了解造成建設質量問題的真正原因,以及背后可能存在的腐敗現行等深層次問題。
    “樓垮垮”的警鐘已經敲響,人們期待“樓垮垮”的真相更快大白于天下,人們更期待“樓垮垮”的警鐘能為保障建筑安全而長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