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一級建造師《建設工程法規(guī)》:民事法律關系主體

字號:

2Z201030 民 法
    一、民法概論
    二、民事法律關系
    三、民事法律行為
    四、代理制度
    五、債權制度
    六、物權制度(重點)
    七、知識產(chǎn)權制度
    八、訴訟時效制度
    一、民法概論
    民法主要包括5部法《民法通則》、《著作權法》、《專利法》、《商標法》、《物權法》。
    民事法律關系是由民法規(guī)范調(diào)整的以權利義務為內(nèi)容的社會關系,包括人身關系與財產(chǎn)關系。它是以權利義務為內(nèi)容;它包括人身關系與財產(chǎn)關系。
    二、民事法律關系
    1.民事法律關系的構成
    2.民事法律關系的變更
    3.民事法律關系的終止
    1.民事法律關系的構成(3+4+2):
    3個主體: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
    4個客體:財、物、行為、非物質(zhì)財富
    2種法律關系內(nèi)容:民事權利、民事義務
    (1)民事法律關系主體
    ①自然人
    自然人包括公民、外國人以及無國籍人。
    自然人的3種民事行為能力:
    第一類:完全民事行為能力(18+16)
    《民法通則》第11條規(guī)定:“18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第二類:限制民事行為能力(10+部分精神病人)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又稱為限制民事能力或部分民事行為能力。
    《民法通則》第12條第1款規(guī)定:“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BR>    第三類:無民事行為能力(10+部分精神病人)
    《民法通則》第12條第2款規(guī)定:“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BR>    《民法通則》第13條第1款規(guī)定:“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BR>    ②法人
    法人成立具備的4條件:
    第一,依法成立;
    第二,有財產(chǎn)或經(jīng)費;
    第三,有名稱、機構和場所;
    第四,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民事法律關系客體
    法律關系客體的種類包括:財、物、行為、非物質(zhì)財富。
    民事法律關系的內(nèi)容
    權利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