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發(fā)明大王”楊成興 棄高考選高職

字號:

楊成興展示他發(fā)明的已獲得專利的鞋子資料圖片
    “如果您覺得我這個學生可以接納,您就讓我做您的學生;如果您覺得我這個學生值得考慮,您就做試驗,讓我成為教育改革的試驗人,因為他們都叫我怪才、小發(fā)明家;如果您覺得制度和程序不允許,沒關系,我可以不申請大學的獎學金,不申請學校的畢業(yè)證書及學位,只要能讓我進大學學習即可。因為您培養(yǎng)的是一個比成績更重要的學生?!薄詶畛膳d自薦信
    當同班同學正在參加高考(微博)時,重慶復旦中學的應屆畢業(yè)生楊成興,卻放棄了這場常人眼中人生重要的考試,獨自一人坐在某公司的副總經(jīng)理辦公室里,邊工作,邊瀏覽有關高考的新聞,在個人微博上轉(zhuǎn)載了《南科大學生集體拒絕參加高考,愿為教育改革作出大犧牲》的新聞報道,并和他人就高考等話題進行討論,“寫下想對考生說的話”。
    當重慶的語文高考試題作文題目為《情有獨鐘》的消息傳開后,這名放棄高考的應屆高中畢業(yè)生寫下了他的作文《情有獨鐘不平凡的路》。開頭是:曾經(jīng)有人這樣說過:“同學們,在你們學習生涯中,在思想上一定要和你們的老師、家長保持一定的距離。不然到后,完成了他們的目標而失去了屬于你自己的理想?!?BR>    這篇在考場外完成的高考命題作文,很重要的一點是聲討中國的教育模式。其中有這樣的內(nèi)容:“一個孩子,特別是我們中國家庭的孩子,自從出生以來,他們的父母就在為其安排階梯型旅程……真想問問,我們中國家庭都是一個‘模具’出來的?”
    他筆觸鋒利地寫道:不能用考試來限制特定人才發(fā)展!……好的方式要把高考一分為二,一方面適應性選拔人才,另一方面針對性選拔人才!
    高考前,他通過單獨招生免試升入了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現(xiàn)已被該校錄取。
    促成他作出這一選擇的原因之一,是他認為高職院校相對更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另一個原因,是“這樣可以不高考”。
    不參加高考的這一選擇,傳達出這名現(xiàn)年20歲的高中畢業(yè)生的內(nèi)心判斷,對于中國的現(xiàn)行高考模式,他的批判多過認可。他并不認可傳統(tǒng)的通過筆頭的書面考試去考察學生理論知識掌握情況、進而判斷學生學業(yè)水平甚至決定升學與否的方式。他認為,這種方式,并不適合所有的學生。
    在重慶,楊成興是小有名氣的“校園發(fā)明大王”,曾經(jīng)獲得眾多榮譽,包括全國宋慶齡少年兒童發(fā)明獎三等獎、重慶市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一等獎、全國青少年作文競賽二等獎、重慶市十佳中學生等。
    今年20歲的他,已經(jīng)是中國發(fā)明協(xié)會會員,擁有3項國家專利,曾獲重慶市科技創(chuàng)新市長獎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的高榮譽獎項提名。
    從小就習慣于動手實踐
    楊成興曾先后在四川內(nèi)江、四川資中和重慶解放東路第一小學念小學,3次轉(zhuǎn)學,每次都被要求降一級。
    2004年,楊成興進入了重慶市復旦中學,中小學階段,他的學業(yè)成績一直都不甚理想,處于中下游水平。但他卻在科技發(fā)明方面有著突出表現(xiàn),進入初中后,他每一年都拿到了區(qū)、市甚至全國的科技類比賽的獎項。
    這個從小就喜歡擺弄各種器件的學生,經(jīng)常有獨特的念頭閃現(xiàn)。5歲時,有他邊看VCD播放動畫片邊吃白糖,此時他突發(fā)奇想:VCD可不可以吃白糖呢?
    說干就干,他立即抓一把白糖塞了進去。
    白糖被VCD“吃掉”了:VCD工作時產(chǎn)生的溫度將白糖融化,好端端的機器也就這樣報廢了。而他做這件事的初衷是:VCD太辛苦了,自己要用白糖犒勞獎勵它。
    7歲那年,他用父親的電烙鐵將膠融化,去修理自己的玩具四驅(qū)車,這個奇思異想讓他的手腳被燙起了泡,有的部位還被燙焦了。但這種疼痛,并未阻礙他的好奇心。
    這個在家長看來格外頑皮的孩子為了探究電視機信號接收原理,童年時就拆掉了電視機,天線被搞成“地線”。
    在幼童時代,他偶爾也有成功的事例,小學二年級,他就可以獨立做出精致的彈弓、鐵環(huán)等玩具。他想辦法抽出電線里的銅絲,將頭磨尖后,模仿大人的魚鉤的形狀,做成了自己的魚鉤,并將魚鉤連上線,連魚竿都沒有,扔進池塘,卻居然釣起來一條很大的鯽魚!
    四年級時,他就可以獨立拼裝出“南湖號”輪船。
    六年級時,在科技課上,學生組裝電動模型飛機,其他的孩子都需要老師的指導和幫助,可楊成興卻獨立完成了。在區(qū)里獲獎后,又在重慶市青少年航空模型錦標賽上獲得一等獎。
    中學校園里的發(fā)明怪才
    進入初中后,楊成興開始嘗試搞自己的發(fā)明。
    發(fā)現(xiàn)同學們坐姿千奇百怪,影響視力和體型時,他開始尋思改變這一問題,由此誕生了他的第一件發(fā)明作品矯正型多功能書桌,這一作品參加重慶市渝中區(qū)的第21屆創(chuàng)新大賽,獲得一等獎,此后還代表渝中區(qū)參加了當屆高交會。
    當時的學生課桌上,配備有一個可放出聲音的設備,楊成興認為喇叭露在外邊,很難看,在設計“矯正型多功能書桌”時,他把喇叭藏在了里邊,外形更好看了,卻聽不見聲音,他便鉆出幾個小孔,這個其實非常簡單的改動,讓很多同學都覺得神奇得不可思議。
    同學們的艷羨,以及隨后被安排在朝會時,當著全校師生的面演示自己的發(fā)明,讓他獲得了成就感,對發(fā)明有了更深的興趣。
    第二年,他發(fā)明了多功能保健鞋,獲得了人生的第一項專利。該專利被廣東、北京等地的企業(yè)剽竊,他在維權時,獲得了幾萬元的賠償。
    此次維權,一定程度地顯現(xiàn)出他“不走尋常路”的思維方式,直接與侵權企業(yè)洽談無果時,他選擇了向領導寫信的方式,領導關注后,企業(yè)懾于壓力,給予了賠償。
    發(fā)明給楊成興帶來了名利,以及同齡學生難以體味的成就感,但發(fā)明的路并非一帆風順。剛上初一時,他發(fā)現(xiàn)很多的手機充電太慢,就萌生了發(fā)明“手機電池快速充電器”的構想。
    他在自家陽臺上搭建的“實驗室”做起了實驗,期間,他突然想起老師交代需要買書,便和母親一道外出買書。還未回家,就在院子里發(fā)現(xiàn)自家濃煙滾滾。父親站在院子里對他說:“這下子你可給家里做了一道好菜!”
    原來,就在他離開時,他留在“實驗室”正在進行的充電實驗造成了短路,引發(fā)了火災,并引來了3臺消防車。
    2009年后,他獲得了“可伸縮安全筆”、“自動保濕節(jié)水花瓶”、“多功能保健鞋”3項國家專利。
    這個喜歡看愛迪生傳記,因為“同學們都覺得我太奇怪了,跟不上我的想法”而很少有同齡朋友的中學生,就這樣呈現(xiàn)出學業(yè)成績較差、科技發(fā)明很強的狀態(tài)。在多數(shù)人看來,他是一個典型的“怪才”、“偏才”。
    他在自己博客中“喜歡的名人”一項中,填寫了楊成興、愛迪生、比爾·蓋茨三個人。
    他填寫的“人生格言”中,寫下了“在應試教育不存在覺得人的真正成功!”這樣一個似乎并不通順、不合乎語法的句子。
    給大學發(fā)自薦信,要求不高考
    楊成興很小的時候,老師要求用“熟了”造句,思維跳躍性較強的他將自己比喻成水果,造下了“果園里,梨子熟了,蘋果熟了,我也跟著熟了”的句子,卻遭到老師的嘲弄。
    在他上小學5年級時,有老師當著他的父親等人說,楊成興成績不好,未來不可能有出息。
    不經(jīng)意的一句話,讓尚處幼年的他開始對考試分數(shù)“失去了追求”。
    中考后,他自己的意愿是去念一所中職學校,但鑒于他在科技發(fā)明方面的特長,他的母校讓他“破格”繼續(xù)在該校念高中,而他的中考成績,并不能讓他考上這所辦學水平較高的高中。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開始對考試這種中國學生習以為常的評價方式產(chǎn)生了懷疑。在參加一些科技發(fā)明的筆試時,他會因為某類考題與科技發(fā)明沒有直接關系,而在試卷上寫下自己的質(zhì)疑。
    高考前,他自信滿滿地向108所大學寫下了自薦信。
    他開門見山地問:“您會因為成績單方面問題,接收一個不愿意跟著大流走的學生么?”
    他在自薦信中表達出“直接面試,免筆試”的意愿,并表示“如果您覺得我這個學生可以接納,您就讓我做您的學生;如果您覺得我這個學生值得考慮,您就做試驗,讓我成為教育改革的試驗人,因為他們都叫我怪才、小發(fā)明家;如果您覺得制度和程序不允許,沒關系,我可以不申請大學的獎學金,不申請學校的畢業(yè)證書及學位,只要能讓我進大學學習即可。因為您培養(yǎng)的是一個比成績更重要的學生。”
    他寫道:“我的學習成績不是很理想,但是我經(jīng)常解決課堂及考卷上、大多數(shù)同學不能解答的問題,雖然這些都與教科書不沾邊?!?BR>    “我衷心地希望,貴校能夠給我一個就讀的機會,同時也為千千萬萬潛在科學創(chuàng)新學生、具有對學術、知識有強烈追求的學生做個試驗標本。”他寫道:“如能進入大學,我會按自己的喜好攻讀相關知識,重要的是在學校的協(xié)助下,團結同學搞科研實踐……除了這些事情外,我大的想法就是在學校組建一個組織,讓有創(chuàng)新頭腦或者有組織管理、商業(yè)頭腦的同學,長期做社會研究性調(diào)查?!?BR>    他的自薦信郵寄給了108所高校,36所給予了回應,不少都表示歡迎楊成興參加自主招生考試,并根據(jù)政策優(yōu)先錄取。
    但楊成興沒有參加這些學校的選拔,因為他獲悉,這些學校在自主招生時也需要考試,并“以成績劃定檔次”。
    南方科技大學只招收理科學生,而他卻是文科學生,他也與自己心儀的學校失之交臂。
    “不參加高考,是我考慮上大學的一個首要因素?!睏畛膳d說,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把他作為特長生,在單獨招生時錄取了他,他選擇了這所大專院校機電系的工商管理專業(yè)。
    他說,在這所學校,他并沒有參加考試,而是參加了面試和技能測試。
    據(jù)悉,重慶有7所高職院校實行單獨招生政策。已確認錄取的考生,不能再參加普通高考。
    楊成興認為,未參加高考,“惟一的遺憾是沒能親身體會高考的氛圍”。
    對于自己放棄高考的選擇,他表示不會后悔?!斑@個選擇,符合我的理想,也符合我對未來成長的規(guī)劃?!?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