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設備監(jiān)理師合同管理輔導:工程合同管理的相關法律3

字號:

(二)民事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熟悉)
    民事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由主體、客體和內容三個不可缺少的部分組成,改變其中任何一個要素就改變了原來的民事法律關系。
    民事法律關系三要素l   主體 自然人   掌握三者的的定義、重點是法人及法人應具備的條件
    法人
    其他組織
    客體 物   掌握三者的定義,能夠對具體的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進行分類
    行為l
    智力成果
    內容 權利   決定了民事法律關系的性質,也是聯(lián)結法律關系主體的紐帶和橋梁
    義務
    1、 民事法律關系主體
    是指參加民事法律關系,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當事人。
    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
    (1)自然人
    自然人,是指基于出生而成為民事法律關系主體的有生命的人。
    自然人作為合同法律關系的主體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民事權利能力是民事主體依法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
    民事行為能力是民事主體通過自己的行為取得民事權利和履行民事義務的資格。
    所有的自然人都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具有民事權利能力的人并非都具有民事行為能力。《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根據自然人的不同年齡和精神健康狀況,將其分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2)法人
    1)法人的概念: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注意:法人是一種組織。
    法人應具備以下條件:
    ①依法成立;
    ②有必要的財產和經費;
    ③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
    ④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是自然人,他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組織章程的規(guī)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
    2)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是指法人依法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根據其成立宗旨、章程的規(guī)定和注冊的經營范圍等要件而具備各自的特殊性。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始于成立,終于終止。
    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是指法人能以自己的行為依法為自己取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能力。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與其民事權利能力同時產生,同時消滅。并且,法人民事行為能力的范圍與其民事權利能力的范圍也是一致的。
    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由其機關或法定代表人行使。
    《民法通則》規(guī)定:企業(yè)法人對其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活動,承擔法律責任。
    3)法人的產生、變更和終止
    ①法人的產生
    法人產生的形式有三種:
    一是依照國家法律規(guī)定或者國家機關行政命令的程序而成立的機關和社會組織;
    二是經國家行政主管機關核準登記而成立的工商企業(yè)等;
    三是根據國家公布的規(guī)范性文件的程序而成立的專門經濟組織、學術組織和社會團體等。
    ②法人的變更
    法人的變更是指法人依法成立后,在組織機構、宗旨以及業(yè)務范圍等方面的重大變更。如企業(yè)改變名稱、法定代表人,法人的合并、分立或者改變經營性質、范圍、方式等。
    ③法人的終止
    法人的終止是指在法律上民事主體資格的消滅。法人終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依據法律、法令或行政機關的命令而撤銷;法人完成了規(guī)定的使命或任務;法人法定存在期限屆滿;法人依法被撤銷或宣布解散;法人宣告破產等。
    法人終止時,必須依法進行清算,向原登記機關辦理注銷登記手續(xù),法人自注銷登記之日起方為終止。
    (3)其他組織
    其他組織是指不具有法人資格,但可以以自己的名義從事民事活動的非法人組織。法人以外的其他組織也可以作為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如不具備法人資格的聯(lián)營體、合伙企業(yè)、法人的分支機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