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時評:政府雇員高工資的前提是提高行政效率

字號:

日前,在廣東舉行的一個論壇上,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秘書長汪玉凱認為,從今年深圳公務員分類管理改革的經(jīng)驗看,雇員制是將來公務員改革的趨勢。將來綜合管理類公務員將沿用現(xiàn)行公務員制度,而行政執(zhí)法類公務員將越來越多采用雇員制。政府雇員可以高工資、高待遇,但不是終身制。
     雇員制將使公務員由“鐵飯碗”變?yōu)椤按娠埻搿?,并實現(xiàn)人力資源有效整合,將有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行政成本的降低,所以稱其為改革趨勢并沒有問題。但以發(fā)展趨勢來說明雇員制可以高工資、高待遇,則顯得含義不清。首先,何為“高工資、高待遇”,標準如何確定?其次,“高工資、高待遇”是否需要條件,以什么為前提?
     第一個問題:何為“高工資、高待遇”?這個問題看似沒有必要討論——打破終身制后,難道不應該給公務員中的雇員以一定的補償嗎?這些補償與行政成本降低相比不是小巫見大巫嗎?確實,雇員制工資待遇可以提高,但要弄明白標準是多少,程序是什么。此前,深圳公務員起薪7000元的新聞引起爭議,原因就在于人們覺得這樣的待遇過高了。所以,雇員制工資待遇如何提高,提高多少,都需要公眾參與和程序保證。
     第二個問題:“高工資、高待遇”需要什么前提條件?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可以先想想為何需要雇員制?其根本的目的在于人力資源的優(yōu)化,以及行政效率的提高。因此,要實行“高工資、高待遇”必須以實現(xiàn)這兩個目標為前提:要保證人力資源優(yōu)化,就必須保證招錄的公開、公正、透明,招錄賢才,提高行政水平與服務能力;要保證行政效率的提高,就需要降低“官本位”色彩,使公務員從提供多元服務的角度,而不是權(quán)力本位的角度去從事工作。這就要求,在雇員制公務員的考核中,應突出公眾意見,應以嚴格制度避免權(quán)力的亂用。
     雇員制或許是公務員改革的趨勢,這種改革中可能會涉及到工資和待遇的提高,這些都好理解。但一定要把提高待遇的條件說清楚,而不是含義不明邏輯不清的一句“高工資、高待遇”。在工資待遇提高的同時,應該做好配套的一些工作:確保公務員招錄的公平,確保公務員考核的完善以及公務員工資、待遇的規(guī)范。只有做好相應的配套,滿足應有的前提,雇員制才能讓公務員群體成為提供優(yōu)質(zhì)行政服務的隊伍。這時,再說適當?shù)摹案吖べY、高待遇”才更容易被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