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19日電(記者吳晶)從二級運動員證書管理混亂到為少數人設置“三模三電”競賽,從馬拉松比賽替跑到考生華僑身份造假……近年來,有關各類高考(論壇)加分的事件屢屢曝光,嚴重影響著國家考試的公信力。
在今年7月公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要 “清理并規(guī)范升學加分政策”后,教育部等五部門19日公布了規(guī)范和調整部分高考加分項目的方案,主要針對奧賽、科技類競賽以及體育特長生的加分兩大類。
這項措施如一枚“重磅炸彈”,不僅直擊民眾反映強烈、問題集中的高考加分領域,也將影響中小學屢禁不止的“奧數熱”和“特長班”。正如教育部學生司有關負責人所說,此舉不僅是為了嚴格規(guī)范招生管理,維護教育公平公正,更是要積極引導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
大力削減:杜絕舞弊“鉆空子”
根據高考加分調整方案,原來可具備保送資格的奧賽全國決賽獲獎學生、科技類競賽相關獲獎學生以及在奧賽省賽區(qū)摘取一等獎的學生今后都不再具備保送資格,而是可在同等條件下,由學生申請的高校優(yōu)先給予參加本校自主選拔錄取考核的資格。
“應該說,經過深入調研和充分研討,這部分的政策調整力度較大,這也是我們針對曝光比較頻繁、問題比較突出的領域所作出的政策考慮?!苯逃繉W生司有關負責人說。
這位負責人指出,在奧賽和科技競賽領域的高考保送政策的初衷是為了選拔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但在執(zhí)行過程中卻產生了較大偏差。過去,由于奧賽項目覆蓋面較廣,其中數學、物理、化學等科目均是高中階段的主干課程,在全國比賽獲得三等獎以上以及省賽區(qū)比賽中獲得一等獎的學生可以不參加高考、只參加高校組織的考試后直接進入高校學習,這就使奧賽具有了很大的功利性和誘惑性,許多家長和學生也產生盲目跟風的心理。
從學生層面看,有些孩子“為了競賽而學習”,獲獎進入高校后在所獲獎的專業(yè)學習吃力,甚至出現轉專業(yè)的情況;還有學生在奧賽中沒有獲獎,但由于在奧賽學習中投入精力過大而影響了正常的中學學習,反而影響了高考成績。從學校層面看,奧賽對各級基礎教育學校影響較大,許多地方都將奧賽成績列為小升初、初升高的重要參考指標,這種負面?zhèn)鲗獙A教育階段的正常招生秩序產生了很大影響。
近幾年來,一些地方的省級競賽和科技類競賽缺乏有效監(jiān)督的問題不斷浮出水面。同時,在體育特長生加分項目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一些地方為不符合國家二級運動員要求的學生頒發(fā)“假的真證書”,一些地方出現了體育測試*、替跑等現象。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教育部對特殊類型招生和高考加分的保送工作進行了全面調研,從項目合理性、分值照顧強度、政策約束機制、監(jiān)督管理和處罰措施等方面進行全面梳理,在廣泛和反復征求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以及體育部門在內的相關部門意見的基礎上,形成了這套調整方案。
在今年7月公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要 “清理并規(guī)范升學加分政策”后,教育部等五部門19日公布了規(guī)范和調整部分高考加分項目的方案,主要針對奧賽、科技類競賽以及體育特長生的加分兩大類。
這項措施如一枚“重磅炸彈”,不僅直擊民眾反映強烈、問題集中的高考加分領域,也將影響中小學屢禁不止的“奧數熱”和“特長班”。正如教育部學生司有關負責人所說,此舉不僅是為了嚴格規(guī)范招生管理,維護教育公平公正,更是要積極引導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
大力削減:杜絕舞弊“鉆空子”
根據高考加分調整方案,原來可具備保送資格的奧賽全國決賽獲獎學生、科技類競賽相關獲獎學生以及在奧賽省賽區(qū)摘取一等獎的學生今后都不再具備保送資格,而是可在同等條件下,由學生申請的高校優(yōu)先給予參加本校自主選拔錄取考核的資格。
“應該說,經過深入調研和充分研討,這部分的政策調整力度較大,這也是我們針對曝光比較頻繁、問題比較突出的領域所作出的政策考慮?!苯逃繉W生司有關負責人說。
這位負責人指出,在奧賽和科技競賽領域的高考保送政策的初衷是為了選拔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但在執(zhí)行過程中卻產生了較大偏差。過去,由于奧賽項目覆蓋面較廣,其中數學、物理、化學等科目均是高中階段的主干課程,在全國比賽獲得三等獎以上以及省賽區(qū)比賽中獲得一等獎的學生可以不參加高考、只參加高校組織的考試后直接進入高校學習,這就使奧賽具有了很大的功利性和誘惑性,許多家長和學生也產生盲目跟風的心理。
從學生層面看,有些孩子“為了競賽而學習”,獲獎進入高校后在所獲獎的專業(yè)學習吃力,甚至出現轉專業(yè)的情況;還有學生在奧賽中沒有獲獎,但由于在奧賽學習中投入精力過大而影響了正常的中學學習,反而影響了高考成績。從學校層面看,奧賽對各級基礎教育學校影響較大,許多地方都將奧賽成績列為小升初、初升高的重要參考指標,這種負面?zhèn)鲗獙A教育階段的正常招生秩序產生了很大影響。
近幾年來,一些地方的省級競賽和科技類競賽缺乏有效監(jiān)督的問題不斷浮出水面。同時,在體育特長生加分項目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一些地方為不符合國家二級運動員要求的學生頒發(fā)“假的真證書”,一些地方出現了體育測試*、替跑等現象。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教育部對特殊類型招生和高考加分的保送工作進行了全面調研,從項目合理性、分值照顧強度、政策約束機制、監(jiān)督管理和處罰措施等方面進行全面梳理,在廣泛和反復征求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以及體育部門在內的相關部門意見的基礎上,形成了這套調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