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yī)助理醫(yī)師考試輔導:通里法

字號:

-
    通里法
    用瀉下藥物,使蓄積在臟腑內(nèi)部的毒邪得以疏通排出,從而達到除積導滯、逐瘀散結(jié)、瀉熱定痛、邪去毒消目的的一種治法。通里法又分為攻下(寒下)和潤下兩法。
    方劑舉例攻下法方,如大承氣湯、內(nèi)疏黃連湯、涼膈散;潤下法方,如潤腸湯。
    常用藥物攻下藥,如大黃、枳實、檳榔、芒硝;潤下藥,如瓜蔞仁、火麻仁、郁李仁、蜂蜜等。
    適應證攻下法用于表證已罷,熱毒人腑,內(nèi)結(jié)不散。如外科疾病的實熱陽證,掀紅高腫,疼痛劇烈,皮膚病的皮損掀紅灼熱,伴口干飲冷,壯熱煩躁,嘔惡便秘,苔黃膩或黃糙,脈沉數(shù)有力者。潤下法用于陰虛腸燥便秘。如瘡瘍、肛腸病、皮膚病等陰虛火旺;胃腸津液不足,口干食少,大便秘結(jié),脘腹痞脹,苔黃膩或薄黃,舌干紅,脈細數(shù)者。
    注意點運用通里攻下法時,必須嚴格掌握適應證,年老體衰、婦女妊娠或月經(jīng)期更宜慎用。使用時應中病即止,不宜過劑,否則會損耗正氣,尤其在化膿階段,過下之后,正氣一虛,則膿腐難透,瘡勢不能起發(fā),反使病情惡化。且若用之不當,能損傷腸胃,耗傷正氣,易使毒邪內(nèi)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