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司法考試法理學第三章法演進試題及答案(6)

字號:

31、下列屬于法律意識范疇的有
    A.甲某打贏官司后一直拿不到賠償金,便認為法院沒有啥用
    B.乙某感到中國的法律越來越不管用了
    C.丙某以為偷書不算偷,不構成盜竊罪
    D.丁某不知道中國有《對外貿易法》
    正確答案:A,B,C,D
    32、關于外源型法的現(xiàn)代化的特點,下列哪些選項的表述可以成立?
    A.外源型法的現(xiàn)代化具有自發(fā)性
    B.外源型法的現(xiàn)代化具有反復性
    C.外源型法的現(xiàn)代化具有依附性
    D.外源型法的現(xiàn)代化具有被動性
    正確答案:B,C,D
    33、法的移植是指在鑒別、認同、調適、整合的基礎上,引進、吸收、采納、攝取、同化外國法,使之成為本國法律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為本國所用。下列關于法的移植表述中,哪些是不正確的
    A.法的移植的范圍不包括國際條約和慣例
    B.社會發(fā)展和法的發(fā)展的不平衡性決定了法的移植的必然性,比較落后的國家為促進社會的發(fā)展,有必要移植先進國家的某些法律
    C.法的移植是法制現(xiàn)代化的一個過程和途徑,是法制現(xiàn)代化和社會現(xiàn)代化的必然需要
    D.世界性法律統(tǒng)一運動屬于法的融合,不屬于法的移植
    正確答案:A,D
    34、下列有關法系的表述中有哪些是正確的?
    A.法系是根據(jù)法的經(jīng)濟基礎不同而做的分類
    B.影響法系形成的因素很多,也十分復雜,法在受經(jīng)濟基礎制約的同時,也受經(jīng)濟以外的因素包括其他上層建筑因素的影響
    C.對資本主義法影響的的法系是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
    D.英國法系的結構中有普通法、衡平法,但沒有成文法
    正確答案:B,C
    35、下列哪些內容不屬于制定法?
    A.家法族規(guī)
    B.衡平法
    C.法院判例
    D.習慣法匯編
    正確答案:A,B,C,D
    36、在我國,違憲制裁的形式主要包括
    A.撤銷同憲法相抵觸的法律、行政法規(guī)、地方性法規(guī)
    B.罷免國家機關領導人員
    C.賠償被錯關錯判的公民的經(jīng)濟損失
    D.收繳進行非法政治活動的財物
    正確答案:A,B
    37、下列何種表述屬于法律意識的范疇?
    A.郭某感覺到中國法官的腐敗行為越來越少了
    B.賈某因卡式爐爆炸而毀容,向法院起訴要求酒店支付50萬元精神損害賠償金
    C.梅某認為偷幾本書不構成盜竊罪
    D.進城務工的農民周某拿不到用人單位報酬,自認倒霉
    正確答案:A,C,D
    38、在討論“法的起源、法的歷史發(fā)展”這部分內容時,法學院同學甲、乙、丙各抒己見。甲認為:1.馬克思主義法學認為法產生的根本原因是私有制的出現(xiàn)和階級的形成;2.在古羅馬學者西塞羅看來,人定法源于自然法。乙認為:1.法的移植對象只能是本國或本民族以外的法律,法的繼承對象則主要是本國或本民族的法律;2.德國學者馬克斯·韋伯將歷存在的法分為形式不合理的法、實質不合理的法、實質合理的法、形式合理的法。丙認為:1.與原始社會規(guī)范的適用相比較,法的適用范圍主要是根據(jù)居民的血緣關系來確定的;2.不同歷史類型的法之間存在著繼承關系。下列選項何者為正確?
    A.甲的觀點1、乙的觀點1和丙的觀點2
    B.甲的觀點2、乙的觀點2和丙的觀點1
    C.甲的觀點1、乙的觀點1和丙的觀點1
    D.甲的觀點2、乙的觀點2和丙的觀點2
    正確答案:A,D
    39、根據(jù)對于歷史傳統(tǒng)的不同而劃分的法系,請選出以下諸項中屬于大陸法系的國家
    A.日本
    B.新加坡
    C.澳大利
    D.奧地利
    正確答案:A,D
    40、下列有關法律意識的表述正確的有哪些?
    A.從當代中國的語言實踐來看,法律意識通常是指對法律的肯定的態(tài)度、心理、觀點和思想
    B.法律意識是社會意識的一種特殊形式,法的傳統(tǒng)之所以可以延續(xù),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法律意識強有力的傳承作用
    C.法律意識相對獨立于法律制度,它是法律文化最內在的深層次因素
    D.法律意識包括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體系,它在法的演進、創(chuàng)制和實施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正確答案:A,B,C,D
    41、法的產生是這樣一個過程
    A.法的產生經(jīng)歷了從個別調整到規(guī)范性調整這一個歷程
    B.法的發(fā)展是一個由習慣發(fā)展到習慣法,再由習慣法發(fā)展到制定法的過程
    C.法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與道德、宗教相融合到與道德、宗教相對獨立的發(fā)展過程
    D.法的產生是一個平穩(wěn)漸進的過程
    正確答案: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