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甘遂
[功效]瀉下逐飲,消腫散結(jié)。
[應(yīng)用](1)水腫,鼓脹。(2)風(fēng)痰癲癇。(3)癰腫瘡毒。
[用法用量]有效成分不溶于水,宜入丸散,每次0.5—1克。醋制可減毒性。反甘草。
2.大戟
[功效]瀉水逐飲,消腫散結(jié)。
[用法用量] 煎服,1.5—3克,入丸散劑,每次1克。醋制可減毒性。反甘草。
3.牽牛子
[功效]瀉下,逐水,去積,殺蟲。
[應(yīng)用](1)水腫,臌脹。(2)痰飲咳喘。(3)蟲積腹痛。
[用法用量]入丸散劑,每次1.5-3克。不宜與巴豆同用。
4.巴豆
[功效]瀉下冷積,逐水退腫,祛痰利咽,蝕瘡。
[用法用量]入丸散劑,每次0.1-0.3克。多制成巴豆霜用,以減低毒性。
[功效]瀉下逐飲,消腫散結(jié)。
[應(yīng)用](1)水腫,鼓脹。(2)風(fēng)痰癲癇。(3)癰腫瘡毒。
[用法用量]有效成分不溶于水,宜入丸散,每次0.5—1克。醋制可減毒性。反甘草。
2.大戟
[功效]瀉水逐飲,消腫散結(jié)。
[用法用量] 煎服,1.5—3克,入丸散劑,每次1克。醋制可減毒性。反甘草。
3.牽牛子
[功效]瀉下,逐水,去積,殺蟲。
[應(yīng)用](1)水腫,臌脹。(2)痰飲咳喘。(3)蟲積腹痛。
[用法用量]入丸散劑,每次1.5-3克。不宜與巴豆同用。
4.巴豆
[功效]瀉下冷積,逐水退腫,祛痰利咽,蝕瘡。
[用法用量]入丸散劑,每次0.1-0.3克。多制成巴豆霜用,以減低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