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挑揀兒童興趣班

字號:

3歲的南南是個頑皮的小男孩,活潑好動,似乎對任何事情都有興趣。剛剛報了繪畫班和舞蹈班,看了武俠片,又吵著要學習武術(shù),還讓媽媽和他一起去上課??粗⒆舆@么精力充沛,媽媽陳燕又高興又擔心。高興的是,孩子興趣廣泛,她不用逼著孩子去上才藝班。擔心的是,這么小的孩子能同時學這么多才藝嗎?他又能堅持多長時間?到底該怎么給他選擇?陪學有利于他的學習嗎?
    根據(jù)近日《父母必讀》雜志針對“才藝培養(yǎng)父母關(guān)注的話題”所做的調(diào)查,幾乎所有的父母都非常重視對孩子進行啟蒙教育,只有0.9%的父母認為自己什么都沒有做。而報興趣班的年齡也越來越提前,有近1/4的3歲以下兒童參加了興趣班,3-6歲和6歲以上的孩子參加興趣班的比例更高達73.1%和81.3%。在參加興趣班數(shù)量的調(diào)查中,3-6歲兒童一般會選擇1-3個興趣班,而6歲以上兒童有1/3選擇了6項以上的興趣班,這一方面表現(xiàn)出孩子興趣的廣泛,另一方面,不加選擇地參加興趣班,也讓專家對孩子興趣的培養(yǎng)與堅持表示擔憂。
    早教專家表示,與過去家長強迫孩子學習才藝不同,如今大部分家長都能在尊重孩子興趣的前提下,為孩子報興趣班,但是,興趣班報得太多,或不顧孩子的生長發(fā)育特點過早學藝,都可能對孩子的興趣培養(yǎng)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甚至傷害孩子的身心。
    ■ 熱點問題
    問題1 培養(yǎng)特長,越早越好?
    祁女士,女兒兩歲半:我覺得女兒有音樂方面的天賦,看到周圍很多家長都給孩子報了興趣班,我也在考慮給她選報音樂方面的培訓班,這個年齡開始學可以嗎?其他才藝什么時候開始培養(yǎng)好?
    【專家觀點】
    與生理成熟度相匹配
    ●賀大鈞,兒童小提琴教育家
    根據(jù)美術(shù)、音樂、體育等不同的才藝項目的特點,才藝培養(yǎng)并不都是越早越好,要和孩子的生理成熟度相匹配,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和較高的效率。
    學習樂器演奏一般都是從小開始,但不是越小越好。以學小提琴為例,3歲的孩子就不適合。要3歲的孩子靜下來學小提琴,是違背孩子發(fā)展特點的,很可能會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功。這么大的孩子,更需要自由的游戲活動,伴隨游戲活動有一些音樂欣賞,對他們提高音樂素養(yǎng)更為有利。
    抓住大腦發(fā)育敏感期
    ●尹文剛,中國科學院心理所教授
    人腦在發(fā)育過程中在某個階段會對某個事物非常敏感,這稱作敏感期,抓住這個時期,會事半功倍。人們成長的時間是固定的,在某一時間強調(diào)了某方面,就可能錯過其他方面。所以一定要科學規(guī)劃孩子的學習,而不要一味著急、攀比。
    比如10歲前人的音樂機能就發(fā)育完畢了,音樂相對于其他特長來說,需要更早培養(yǎng)。在孩子一出生,就可以多聽音樂,以培養(yǎng)他的樂感。但任何樂器在3歲之前讓孩子學,孩子都會不適應(yīng)。
    繪畫學習則不需要太早,隨意涂鴉孩子會更快樂,五六歲時再參加繪畫啟蒙班。繪畫需要自由發(fā)揮,太早報班容易變成機械式的技巧。況且繪畫并沒有關(guān)鍵期,人的一生都可以發(fā)展這方面的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