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級社會工作師輔導:兒童社工案例分析

字號:

-
    案例
    現(xiàn)在在有些城市的街頭經常會看到一些流浪兒童在沿街乞討,有的身患殘疾的孩子更加令人同情,但估計你怎么也想不到,這其中的一些孩子竟然是被犯罪團伙以幾千元不等的價格租來進行乞討的。他們的殘疾被當作博取人們同情以賺錢的工具。近,深圳市公安局連續(xù)出擊,打掉了12個這樣的黑心團伙,解救出47名兒童。
    被解救兒童王某今年只有11歲,從小患有小兒麻痹癥。記者見到他時,他被暫時寄養(yǎng)在深圳市救助管理站。2005年,他被一個叫宮繼蘭的女人以2300元租用后,從安徽帶到深圳。在被警方解救之前,王某在宮繼蘭的操控下,必須每天向路人乞討,然后將討來的錢如數(shù)上交給宮繼蘭。
    被救助兒童:“要不到錢他打我?!?BR>    和王某在一起行討的還有一個姓宮的孩子。經查明,他是被一個叫宮春備的人租用后又轉給宮繼蘭的。兩個小伙伴長期在一起,只有王某能聽懂他含糊的語言。
    被救助兒童:“他叫他媽,他說他想他媽媽?!?BR>    記者申宇紅:“他這個樣子,怎么可以去討飯呢?”
    被救助兒童:“他討不到了,打他的這個頭嘛?!?BR>    一這些流浪兒童被犯罪嫌疑人以或租或買的形式逼迫他們進行乞討。生活上得不到任何照料,身體上的疾病更得不到及時救治,許多孩子都有著同樣的經歷。
    記者:“要不到咋辦?”
    被救助兒童:“要不到挨打?!?BR>    記者:“挨打?”
    被救助兒童:“嗯。”
    記者:怎么打呀?
    被救助兒童:要不上錢的話,拿掃帚打頭,打我的頭,打我的臉呀?!?BR>    兒童是人類的未來和希望,今天的兒童是21世紀的主人。兒童的生存、保護和發(fā)展是提高人口素質的基礎,是人類發(fā)展的的先決條件,直接關系到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運。長久以來,世界各國都在兒童服務領域做了大量的探索,社會工作在兒童領域的開展也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
    第一節(jié) 兒童社會工作概述
    一.兒童的年齡界定
    “兒童”是一個被廣泛使用的詞語,但是兒童具體指那個年齡段的孩子,如何界定,不同的研究領域的學者對兒童年齡的界定不盡相同,皮亞杰認為兒童的年齡的界限是0—15歲,中國學者陸士楨將兒童的年齡界定為0—14歲,等等。具體應該采取那種界定方式,應該根據(jù)兒童生理、心理、社會發(fā)展的特征以及我國兒童工作的具體情況而定:
    首先,就普遍狀況來說,我國兒童的青春期約在13—14歲之間,特別是男童,其青春期大多數(shù)在14歲左右,這樣,將兒童的年齡界定為0—14歲,比較符合我國兒童的實際情況。
    其次,我國青年、少年、兒童工作在體制上劃分為三個階段:0—5歲主要由全國的婦聯(lián)組織負責,6—14歲主要由共青團組織的少年兒童工作部負責,14歲以上為共青團組織的工作對象。將兒童年齡界定為0—14歲有利于和實際工作的接軌。
    二.兒童的需要
    1.獲得基本生活照顧的需要(基礎性需要)
    這些兒童和我們看到的福利院的兒童都是被遺棄的兒童,若沒有人救助,這個基本的需要都得不到。
    2.獲得健康照顧的需要(身心照顧、醫(yī)療保健服務等)
    3.獲得良好家庭生活的需要(物質的、精神的)
    經常會有愛心認識到兒童福利院認養(yǎng)孤兒,有的是將其領養(yǎng),有的是周末接到家里,總之,是要給于這些孩子良好的家庭生活,主要是在精神上讓孩子們得到慰籍。
    4.滿足學習的需要(受教育的需要)
    結合九年義務教育制度談談學習的需要對于這些孩子的重要性。
    5.滿足休閑和娛樂的需要
    6.擁有社會生活能力的需要(人際交往技巧、適應能力、價值觀)
    7.獲得良好心理發(fā)展的需要(自我認同)
    8.免于被剝削、傷害的需要
    四、兒童的問題
    結合案例1,講解兒童的問題,探討這些孩子都有哪些問題?
    1.環(huán)境對于兒童的傷害
    (1)貧困造成的兒童營養(yǎng)、健康、醫(yī)療、受教育問題
    (2)環(huán)境污染帶來的疾病問題
    (3)兒童營養(yǎng)問題
    (4)童工現(xiàn)象
    2.兒童發(fā)展障礙
    兒童發(fā)展障礙實際上已成為重要的兒童社會問題
    如:學習壓力和智力發(fā)展問題
    代際沖突帶來的兒童發(fā)展障礙
    兒童在同伴交往中的困惑
    兒童道德發(fā)展中的問題
    未成年人犯罪
    特殊境況中的兒童的問題
    五、兒童社會工作的定義
    兒童社會工作,是指以全體兒童為工作對象,在有關兒童發(fā)展理論的指引下,運用科學的方法和技術,幫助解決兒童問題、滿足兒童需求、促進兒童全面發(fā)展,進而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的專業(yè)服務活動。
    1.狹義的兒童社會工作
    狹義的兒童社會工作是一種事后補救性工作,它以處于特殊困難境地的兒童為對象,
    多采取機構服務的方式,救助和保護那些家庭或父母無力撫養(yǎng)的兒童或者有各種問題的兒童。(案例1)
    2.廣義的兒童社會工作
    廣義的兒童社會工作是指面向所有兒童的社會工作,其對象是所有兒童,是處于各種不同境遇的兒童,是兒童的所有成長階段,是兒童成長發(fā)展中的所有問題,是影響兒童發(fā)展的而他自我的及社會的所有因素。灌一點餓兒童社會工作是為促進兒童健康成長所采取的一切措施。
    六、兒童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
    1.宏觀的兒童社會工作
    (1)推動有關兒童的立法
    兒童社會工作的重要任務是推動政府在兒童福利,權益保護方面的立法,敦促政府在兒童營養(yǎng)、衛(wèi)生方面的投入,并積極為政府出謀劃策,提出更多關于兒童福利方面的建議和意見。
    (2)促進對兒童的養(yǎng)育
    兒童社會工作就是要通過多方面的努力,促進對兒童的良好的養(yǎng)育。首先是保證兒童的營養(yǎng),其次是保證兒童有良好的居住環(huán)境。
    (3)推動兒童教育事業(yè)
    包括:推動義務教育法的落實;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宣傳現(xiàn)代化的教育思想;提高全社會的教育意識和教育思想水平;幫助兒童養(yǎng)成健康心理;指導兒童與其他兒童友好相處,學會在集體中生活;教會他們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等。
    (4)創(chuàng)造兒童快樂成長的環(huán)境
    游戲和娛樂是兒童生活的一部分,兒童社會工作者需要通過多方面的工作,為兒童開展好游戲和娛樂活動提供條件
    (5)加強兒童衛(wèi)生保健
    意識婦嬰保健,即減少嬰兒死亡率;而是學校衛(wèi)生工作,即通過傳染病的預防、健康教育等方法促進兒童健康發(fā)育成長,減少疾病的發(fā)生,全面提高其身體素質。
    (6)開展兒童家庭服務
    主要有三方面:意識對家庭中兒童權益的保護;而是針對親子關系和兒童教育方米娜的服務,使父母與兒童之間、兒童與其他家庭成員或鄰里之間愉快、友好的相處;三是在社會上建立對個別“問題”兒童的服務機制等。
    (7)增強兒童權益
    通過流浪兒童救助、輟學失學兒童助學、發(fā)展偏差兒童矯治、殘疾兒童康復等手段,保護兒童的合法權益;保護兒童的健康成長,即對危害兒童健康的行為予以打擊;教會孩子自我保護、提高兒童自我保護能力等方法實施對兒童的保護。
    (8)提供兒童的信息與資訊
    三.兒童的問題
    兒童的問題包含環(huán)境對兒童的傷害和兒童發(fā)展障礙兩個方面
    1.環(huán)境對于兒童的傷害
    兒童正處于成長時期,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對他們而言,比對成人的影響更大。環(huán)境對兒童的傷害主要有:貧困問題造成的兒童營養(yǎng)、健康、醫(yī)療、受教育問題;環(huán)境污染帶來的疾病問題;兒童營養(yǎng)問題、童工現(xiàn)象等,這些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兒童的身心健康。
    2.兒童發(fā)展障礙
    目前,兒童發(fā)展障礙實際上已成為重要的兒童社會問題,日益引起全社會的注意和重社。例如,學習壓力和智力發(fā)展問題、代際沖突帶來的兒童發(fā)展障礙、兒童在同伴交往中的困惑、兒童道德發(fā)展中的問題、未成年人犯罪、特殊境況中的兒童的問題等,迫切要求兒童社會工作者進行關注,并對其加以解決。
    四.兒童社會工作的定義
    兒童社會工作,是指以全體兒童為工作對象,在有關兒童發(fā)展理論的指引下,運用科學的方法和技術,幫助解決兒童問題、滿足兒童需求、促進兒童全面發(fā)展,進而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的專業(yè)服務活動。
    1.狹義的兒童社會工作
    狹義的兒童社會工作是一種事后補救性工作,它以處于特殊困難境地的兒童為對象,多采取機構服務的方式,救助和保護那些家庭或父母無力撫養(yǎng)的兒童或者有各種問題的兒童。
    2.廣義的兒童社會工作
    廣義的兒童社會工作是指面向所有兒童的社會工作,其對象是所有兒童,是處于各種不同境遇的兒童,是兒童的所有成長階段,是兒童成長發(fā)展中的所有問題,是影響兒童發(fā)展的兒童自我的及社會的所有因素。廣義的兒童社會工作是為促進兒童健康成長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已逐漸成為兒童工作的發(fā)展方向。
    五.兒童社會作的特點
    1.兒童社會工作是一個科學的專業(yè)體系
    (1)兒童社會工作的對象是所有兒童以及兒童所有方面的問題
    (2)兒童社會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激發(fā)兒童自我發(fā)展、自我成長的潛能
    (3)兒童社會工作需要運用專業(yè)的手段(專業(yè)技巧、專業(yè)人員)
    2.兒童社會工作具有積極的社會功能
    兒童社會工作作為一種專業(yè)化、制度化的兒童服務的活動,其功能在于對兒童和社會的貢獻。包括:
    (1)促進兒童發(fā)展的功能
    兒童社會工作促進兒童發(fā)展的功能是從對處于困難境地的兒童的解困和解難、對所有適齡兒童進行成長輔導、促進兒童全面發(fā)展等幾個方面來實現(xiàn)的。
    (2)促進社會安全與發(fā)展的功能
    兒童社會工作直接的結果是減少目前兒童的痛苦和問題,促進兒童的幸福與發(fā)展,間接結果則是防止將來社會問題的產生,為未來社會提供大批高素質的人材。兒童社會工作擔負著社會人力資源前期開發(fā)的重要任務,對于社會的總體發(fā)展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3.兒童社會工作具備堅實的社會基礎,恪守專業(yè)的價值倫理
    (1)兒童福利及兒童福利政策是兒童社會工作的堅實基礎
    兒童福利包含著理念、社會政策、機制建設、社會行為等多方面的內容。它強調社會公平、平等、公平、尊重兒童的獨特性,保障兒童的權利,支持兒童的發(fā)展,為兒童提供服務;它不僅是倫理認識,也是具體社會構成;它是宏觀提導思想,也是一項一項政策;它是基礎理論,也是社會工作實務。
    (2)科學進步的兒童觀是兒童社會工作的倫理基礎
    聯(lián)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中兒童的權利體現(xiàn)了關于兒童價值評價的基本理念。主要有:
    ①生存的權利(生命存活、基本生活保障的權利)
    ②受保護的權利(保護兒童免受歧視、虐待或疏忽照料、對難民兒童保護等)
    ③發(fā)展的權利(發(fā)展其全部體能和智能的權利)
    ④參與的權利(參與社會生活、發(fā)表意見的權利)
    (3)兒童社會工作的專業(yè)價值
    兒童社會工作的專業(yè)價值有:既要對孩子們的長遠利益考慮和負責,又要對每一個孩子的具體利益負責;既要從整體上推動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又要照顧到每一個有特珠需要的孩子;既要考慮到社會對一代人的客觀需要,又要考慮到孩子自身發(fā)展的具體要求;既要面向孩子們做好服務,又要面向成人社會協(xié)調力量。
    兒童社會工作人員堅持:尊重主體、接納、自決、個別化、正面引導、一致性等原則。
    4.兒童社會工作依據(jù)科學的兒童發(fā)展理論
    關于人的發(fā)展理論是兒童社會工作的理論依據(jù)和具體工作指導。主要包括:
    (1)生物學方面的理論
    生物學理論重視生物性力量對兒童個體成長發(fā)展的影響,強調自然法則的作用,強調內在的生理遺傳對兒童心理和行為的作用,更多地把兒童的成長發(fā)展看成是個體適應環(huán)境的一種現(xiàn)象。認識這種理論,將有助于我們了解、認識兒童生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科學地認識兒童問題的生物學根源,更有針對性地做好兒童工作。
    (2)心理學方面的理論
    從心理學的角度描述兒童發(fā)展,主要是對兒童的知覺、認知、情感、人格等方面發(fā)展規(guī)律的解釋。掌握兒童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是熟練運用社會工作技巧的基礎。
    (3)社會學方面的理論
    社會學基本理論是兒童社會工作的為重要的指導理論。兒童的成長發(fā)展與社會結構性因素,如家庭、社區(qū)、組織等關系重大。涉及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問題有一些概念,如角色、角色沖突、角色緊張、互動等,明確這些概念的具體含義,有助于我們做好兒童社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