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理論知識
—、單項選擇題(26~85題,每題1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恰當的答案,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答案的相應字母涂黑)
26、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標是( )。
(A)國民收入 (B)基尼系數
(C)人均GDP (D)需求彈性
27、 ( )是政府通過調節(jié)利率來調節(jié)總需求水平,以促進充分就業(yè)、穩(wěn)定物價和經濟增長的一種宏觀經濟管理對策。
(A)財政政策 (B)貨幣政策
(C)金融政策 (D)收入政策
28、( )是雇員與雇主在勞動過程中的權利義務關系。
(A)勞動合同關系 (B)勞動行政法律關系
(C)勞動法律淵源 (D)勞動服務法律關系
29、( )不具有法律效力。
(A)立法解釋 (B)任意解釋
(C)司法解釋 (D)行政解釋
30、P1)CA循環(huán)法的四個階段包括,①檢查②執(zhí)行⑧計劃④處理,其正確排列順序為( )。
(A)①②⑧④ (B)⑧②①④
(C)⑧①④② (D)④①⑧②
31、企業(yè)( )是指企業(yè)的聲譽、人力、財力和物力。
(A)銷售能力 (B)實力
(C)服務能力 (D)潛力 ‘
32、團隊生存、改進和適應變化著的環(huán)境的能力是( )。
(A)績效成果 • (B)成員滿意度
(C)團隊學習 (D)外人滿意度
33、( )是指先的印象對人的知覺產生的強烈影響。
(A)光環(huán)效應 (B)投射效應 :
(C)首因效應 (D)刻板印象
34、的主要任務是提供必要的支持以幫助下屬達到他們的目標,并確保他們的目標與群體和組織的目標相互配合、協(xié)調一致( )。
(A)路徑—目標理論 (B)情境領導理論
(C)費德勒的權變模型 (D)參與模型
35、現(xiàn)代人力資源管理的內容應( )。
(A)以事為中心 (B)以企業(yè)為中心
(C)以人為中心 (D)以社會為中心
36、在管理形式上,現(xiàn)代人力資源管理是( )。
(A)靜態(tài)管理 (B)權變管理
(C)動態(tài)管理 (D)權威管理
37,人力資源開發(fā)目標的整體性不包括( ).
(A)目標制定的整體性 (B)目標實施的整體性
(C)各個目標間不孤立 (D)目標設計的針對性
38、( )是對企業(yè)總體框架的設計.
(A)戰(zhàn)略規(guī)劃 (B)組織規(guī)劃
(C)人員規(guī)劃 (D)崗位規(guī)劃
39、 工作崗位分析的終成果是形成崗位規(guī)范和( )。
(A)培訓制度 (B)32作說明書
(C)212資制度 (D)任務計劃表
40、( )為企業(yè)員工的考核、晉升提供了依據。
(A)工作崗位分析 (B)工作崗位設計
(C)人員流動統(tǒng)計 (D)人員需求計劃
41、影響勞動環(huán)境的因素不包括( )。
(A)溫度與濕度 (B)工作地組織
(C)工作豐富化 (D)照明與色彩
42、根據崗位數量、崗位工作量和勞動者工作效率來核算定員人數的方法屬于( ).
(A)按設備定員 (B)按比例定員
(C)按效率定員 (D)按崗位定員
43、企業(yè)勞動定員標準的特征不包括( ).
(A)法定性 (B)技術性
(C)精確性 (D)統(tǒng)一性
44、( )亦稱概略定員標準,是以某類人員乃至企業(yè)全部人員為對象制訂的標準.
(A)比例定員標準 (B)綜合定員標準
(C)效率定員標準 (D)設備定員標準
45、制度化管理的優(yōu)點不包括( )。
(A)個人與權利相分離 (B)適合現(xiàn)代小型企業(yè)組織的需要
(C)以理性分析為基礎 (D)適合現(xiàn)代大型企業(yè)組織的需要
46、( )是對企業(yè)管理各基本方面規(guī)定的活動框架。
(A)管理制度 (B)業(yè)務規(guī)范
(C)技術規(guī)范 (D)行為規(guī)范
47、選擇招聘渠道的主要步驟有,①分析單位的招聘要求;②確定適合的招聘來源;⑧分析潛在應聘人員的特點:④選擇適合的招募方法。排序正確的是( ).
(A)⑧①②④ (B)④①③②
(C)⑧①④② (D)①③②④
48、關于發(fā)布廣告,描述不正確的是( )。
(A)廣告是內部招募常用的方法之一
(B)有廣泛的宣傳效果,可以展示單位實力
(C)發(fā)布廣告要注重廣告媒體的選擇和廣告內容的設計
(D)工作空缺的信息發(fā)布迅速,能夠在一兩天內就傳達給外界
49、( )承擔著雙重角色,既為單位擇人,也為求職者擇業(yè)。
(A)職業(yè)技術學校 (B)勞動部
(C)就業(yè)中介機構 (D)再就業(yè)服務中心
50、在面試過程中,考官不應該( ).
(A)創(chuàng)造融洽的氣氛 (B)讓應聘者了解單位的現(xiàn)實狀況
(C)決定應聘者是否被錄用 (D)了解應聘者的知識技能和非智力素質
51、( )要求應聘者對某一問題做出明確的答復。
(A)清單式提問 (B)封閉式提問
(C)舉例式提問 (D)開放式提問
52、在做出終錄用決策時,錯誤的做法是( )。
(A)不能求全責備 (B)盡量使用全面衡量的方法
(C)堅持“少而精” (D)必須使用全部的衡量方法
53、情景模擬適用于測量員工的( )。
(A)學習能力 (B)道德品質
(C)人格特性 (D)表達能力
54、對同一應聘者使用兩種對等的、內容相當的測試,測試結果之間的一致性稱為( ).
(A)穩(wěn)定系數 (B)內在一致性系數
(C)等值系數 (D)外在一致性系數
55、( )是考慮選拔方法是否有效的一個常用指標.
(A)預測效度 (B)同側效度
(C)內容效度 (D)異側效度
56、人員培訓活動的起點是( )。
(A)培訓目標的確定 (B)培訓計劃的確定
(C)培訓師資的選定 (D)培訓需求的確定
57、培訓開始實施以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介紹,具體內容不包括( )。
(A)破冰活動 , (B)學員自我介紹
(C)培訓主題介紹 (D)確認培訓時間
58、評估( )的重要途徑是了解受訓者對培訓項目的反應。
(A)情感成果 (B)認知成果
(C)技能成果 (D)績效成果
59、( )是指教師按照準備好的講稿系統(tǒng)地向受訓者傳授知識的方法。
(A)講授法 (B)專題講座法
(C)研討法 (D)案例研討法
60、( )是指企業(yè)通過為某些員工分派具體任務對其進行培訓的方法。
(A)工作指導法 (B)個別指導法
(C)工作輪換法 (D)特別任務法
參考答案:
26~30、BBABB 31~35、BCCAC
36~40、CDBBA 41~45、CDCBB
46~50、ADACC
51~55、BDDCB 56~60、DDAAD
—、單項選擇題(26~85題,每題1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恰當的答案,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答案的相應字母涂黑)
26、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標是( )。
(A)國民收入 (B)基尼系數
(C)人均GDP (D)需求彈性
27、 ( )是政府通過調節(jié)利率來調節(jié)總需求水平,以促進充分就業(yè)、穩(wěn)定物價和經濟增長的一種宏觀經濟管理對策。
(A)財政政策 (B)貨幣政策
(C)金融政策 (D)收入政策
28、( )是雇員與雇主在勞動過程中的權利義務關系。
(A)勞動合同關系 (B)勞動行政法律關系
(C)勞動法律淵源 (D)勞動服務法律關系
29、( )不具有法律效力。
(A)立法解釋 (B)任意解釋
(C)司法解釋 (D)行政解釋
30、P1)CA循環(huán)法的四個階段包括,①檢查②執(zhí)行⑧計劃④處理,其正確排列順序為( )。
(A)①②⑧④ (B)⑧②①④
(C)⑧①④② (D)④①⑧②
31、企業(yè)( )是指企業(yè)的聲譽、人力、財力和物力。
(A)銷售能力 (B)實力
(C)服務能力 (D)潛力 ‘
32、團隊生存、改進和適應變化著的環(huán)境的能力是( )。
(A)績效成果 • (B)成員滿意度
(C)團隊學習 (D)外人滿意度
33、( )是指先的印象對人的知覺產生的強烈影響。
(A)光環(huán)效應 (B)投射效應 :
(C)首因效應 (D)刻板印象
34、的主要任務是提供必要的支持以幫助下屬達到他們的目標,并確保他們的目標與群體和組織的目標相互配合、協(xié)調一致( )。
(A)路徑—目標理論 (B)情境領導理論
(C)費德勒的權變模型 (D)參與模型
35、現(xiàn)代人力資源管理的內容應( )。
(A)以事為中心 (B)以企業(yè)為中心
(C)以人為中心 (D)以社會為中心
36、在管理形式上,現(xiàn)代人力資源管理是( )。
(A)靜態(tài)管理 (B)權變管理
(C)動態(tài)管理 (D)權威管理
37,人力資源開發(fā)目標的整體性不包括( ).
(A)目標制定的整體性 (B)目標實施的整體性
(C)各個目標間不孤立 (D)目標設計的針對性
38、( )是對企業(yè)總體框架的設計.
(A)戰(zhàn)略規(guī)劃 (B)組織規(guī)劃
(C)人員規(guī)劃 (D)崗位規(guī)劃
39、 工作崗位分析的終成果是形成崗位規(guī)范和( )。
(A)培訓制度 (B)32作說明書
(C)212資制度 (D)任務計劃表
40、( )為企業(yè)員工的考核、晉升提供了依據。
(A)工作崗位分析 (B)工作崗位設計
(C)人員流動統(tǒng)計 (D)人員需求計劃
41、影響勞動環(huán)境的因素不包括( )。
(A)溫度與濕度 (B)工作地組織
(C)工作豐富化 (D)照明與色彩
42、根據崗位數量、崗位工作量和勞動者工作效率來核算定員人數的方法屬于( ).
(A)按設備定員 (B)按比例定員
(C)按效率定員 (D)按崗位定員
43、企業(yè)勞動定員標準的特征不包括( ).
(A)法定性 (B)技術性
(C)精確性 (D)統(tǒng)一性
44、( )亦稱概略定員標準,是以某類人員乃至企業(yè)全部人員為對象制訂的標準.
(A)比例定員標準 (B)綜合定員標準
(C)效率定員標準 (D)設備定員標準
45、制度化管理的優(yōu)點不包括( )。
(A)個人與權利相分離 (B)適合現(xiàn)代小型企業(yè)組織的需要
(C)以理性分析為基礎 (D)適合現(xiàn)代大型企業(yè)組織的需要
46、( )是對企業(yè)管理各基本方面規(guī)定的活動框架。
(A)管理制度 (B)業(yè)務規(guī)范
(C)技術規(guī)范 (D)行為規(guī)范
47、選擇招聘渠道的主要步驟有,①分析單位的招聘要求;②確定適合的招聘來源;⑧分析潛在應聘人員的特點:④選擇適合的招募方法。排序正確的是( ).
(A)⑧①②④ (B)④①③②
(C)⑧①④② (D)①③②④
48、關于發(fā)布廣告,描述不正確的是( )。
(A)廣告是內部招募常用的方法之一
(B)有廣泛的宣傳效果,可以展示單位實力
(C)發(fā)布廣告要注重廣告媒體的選擇和廣告內容的設計
(D)工作空缺的信息發(fā)布迅速,能夠在一兩天內就傳達給外界
49、( )承擔著雙重角色,既為單位擇人,也為求職者擇業(yè)。
(A)職業(yè)技術學校 (B)勞動部
(C)就業(yè)中介機構 (D)再就業(yè)服務中心
50、在面試過程中,考官不應該( ).
(A)創(chuàng)造融洽的氣氛 (B)讓應聘者了解單位的現(xiàn)實狀況
(C)決定應聘者是否被錄用 (D)了解應聘者的知識技能和非智力素質
51、( )要求應聘者對某一問題做出明確的答復。
(A)清單式提問 (B)封閉式提問
(C)舉例式提問 (D)開放式提問
52、在做出終錄用決策時,錯誤的做法是( )。
(A)不能求全責備 (B)盡量使用全面衡量的方法
(C)堅持“少而精” (D)必須使用全部的衡量方法
53、情景模擬適用于測量員工的( )。
(A)學習能力 (B)道德品質
(C)人格特性 (D)表達能力
54、對同一應聘者使用兩種對等的、內容相當的測試,測試結果之間的一致性稱為( ).
(A)穩(wěn)定系數 (B)內在一致性系數
(C)等值系數 (D)外在一致性系數
55、( )是考慮選拔方法是否有效的一個常用指標.
(A)預測效度 (B)同側效度
(C)內容效度 (D)異側效度
56、人員培訓活動的起點是( )。
(A)培訓目標的確定 (B)培訓計劃的確定
(C)培訓師資的選定 (D)培訓需求的確定
57、培訓開始實施以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介紹,具體內容不包括( )。
(A)破冰活動 , (B)學員自我介紹
(C)培訓主題介紹 (D)確認培訓時間
58、評估( )的重要途徑是了解受訓者對培訓項目的反應。
(A)情感成果 (B)認知成果
(C)技能成果 (D)績效成果
59、( )是指教師按照準備好的講稿系統(tǒng)地向受訓者傳授知識的方法。
(A)講授法 (B)專題講座法
(C)研討法 (D)案例研討法
60、( )是指企業(yè)通過為某些員工分派具體任務對其進行培訓的方法。
(A)工作指導法 (B)個別指導法
(C)工作輪換法 (D)特別任務法
參考答案:
26~30、BBABB 31~35、BCCAC
36~40、CDBBA 41~45、CDCBB
46~50、ADACC
51~55、BDDCB 56~60、DDA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