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D[解析]我國的奢侈品消費主要靠“中產階級”支撐,但“中國目前的中產階級,無論從收入水平、消費能力還是消費結構上看,都遠不能與發(fā)達國家的中產階級相比”,況且中國的中產階級只是少數(shù),因此,我國的“奢侈品時代”還遠沒到來,故D正確。富豪只是奢侈消費品的主體,并不是消費者的主體,故A錯;B項文中未提;C項觀點較片面,沒有注意到中產階級與奢侈品消費的關系,故C錯。
24. D[解析]根據“中美經貿關系是雙贏而非零和,經濟互補性注定了美對華逆差將是一個長期問題”和“美對華逆差仍將持續(xù),而中美經貿規(guī)模也仍將不斷擴大”,可知作者主要是強調美對華貿易逆差不應影響中美經貿關系,所以選D。
25. B[解析]注意題干中的第二句話以及后面的分述,正確答案應為B。
26. D[解析]第二、三句是對歐美爭取中國支持的解釋,即列出了兩條理由:中國溫室氣體排放量大;不受《京都議室書》的條約約束,故選D。
27. D[解析]此題采用排除法,根據題意,提到了“大師”帶給社會的意義,但并不包含沒有大師社會就不可能進步的意思,故排除A,由此,也很容易排除B項。根據“但人為的學科分割,根本不可能產生‘大師’,只能產生各科‘專家’”可知,C項錯誤,故D項正確,符合題意。
28. D[解析]此題關鍵在于理解作者認為的話,作者從客觀的角度對事實進行了分析,并沒有發(fā)表誰對誰錯的見解,因此,A項錯誤。作者對于媒體是否應過多批評并無表態(tài),故排除C項。根據最后一句話,香港的標準是否與內地情形相符是見仁見智的,可知C項錯誤。只有D項正確理解了作者的觀點。
29. D[解析]注意題干要求選出符合這段話表達的主要觀點的選項,從題干中“通過……通過……使……有……”的句式和內容可知,這段話強調的是目的,即人文教育的目的包括在人性、人格等方面的提升,故正確答案為D。
30. B[解析]B項概括最為準確、全面,A、C、D三項都比較片面,故正確答案為B。
第二部分 數(shù)量關系
一、數(shù)字推理
31. A[解析]96-102=-6,108-96=12,84-108=-24,132-84=48,即相鄰兩項的差呈公比為-2的等比數(shù)列,故空缺處為132-48×2=36。
32. B[解析]1=16,32=25,81=34,64=43,25=52,1=70,故空缺處應為61=6。
33. D[解析]-2=2×(-1)3,-8=1×(-2)3,0=0×(-3)3,64=-1×(-4)3,故空缺處為-2×(-5)3=250。
34. B[解析]13=32+2×2,175=132+3×2,故空缺處為1752+13×2=30651。
35. A[解析]16=3×7-5,107=16×7-5,故空缺處為107×16-5=1707。
二、數(shù)學運算
36. B[解析]由題意可得:的四位數(shù)為9721,最小的四位數(shù)為1027,故兩者的差是9721-1027=8694。
37. A[解析]設該試驗田種普通水稻產量為x,種超級水稻產量為y,則有x+y=1.5x,解得y∶x=5∶2。
38. D[解析]4個工人8小時的人工勞動是1920分,而10分鐘的單個人工勞動生產一條珠鏈,故可生產1920÷10=192(條)。
39. B[解析]顯然最初乙的速度較快,由題意知,以甲車的速率走完了一遍全程,以乙車的速率走了兩遍全程,所費時間相等,故乙車速度為甲車兩倍。
40. B[解析]設甲組原有a人,乙組原有b人,故由題意可得:(b+ )×=(b+)+a,所以a∶b=16∶11。
41. A[解析]設該市月標準用電量為x度,有39.6=0.5x+0.5×80%×(84-x),解得x=60。
42. B[解析]將50個學生分成四組,兩個實驗都做錯的4人,兩個實驗都做對的x人,物理對而化學錯的(40-x)人,化學對而物理錯的(31-x)人,列方程有:4+x+(40-x)+(31-x)=50,解得x=25。
43. A[解析]依題意有1+2+3+……+x=30,因1+2+3+4+5+6+7=28,故最多需要7天。
44. A[解析]列方程,設該五位數(shù)右邊兩位數(shù)為x,則有x×1000+5x=75+2×(5x×100+x),解得x=25。
45. B[解析]列方程,設經過x分鐘后兩指針成直角,分針速度為1格/分,時鐘速度為5格/60分,則有15=x(1-1/12)或45=x(1-1/12),解得兩x值都小于60,符合題意。
24. D[解析]根據“中美經貿關系是雙贏而非零和,經濟互補性注定了美對華逆差將是一個長期問題”和“美對華逆差仍將持續(xù),而中美經貿規(guī)模也仍將不斷擴大”,可知作者主要是強調美對華貿易逆差不應影響中美經貿關系,所以選D。
25. B[解析]注意題干中的第二句話以及后面的分述,正確答案應為B。
26. D[解析]第二、三句是對歐美爭取中國支持的解釋,即列出了兩條理由:中國溫室氣體排放量大;不受《京都議室書》的條約約束,故選D。
27. D[解析]此題采用排除法,根據題意,提到了“大師”帶給社會的意義,但并不包含沒有大師社會就不可能進步的意思,故排除A,由此,也很容易排除B項。根據“但人為的學科分割,根本不可能產生‘大師’,只能產生各科‘專家’”可知,C項錯誤,故D項正確,符合題意。
28. D[解析]此題關鍵在于理解作者認為的話,作者從客觀的角度對事實進行了分析,并沒有發(fā)表誰對誰錯的見解,因此,A項錯誤。作者對于媒體是否應過多批評并無表態(tài),故排除C項。根據最后一句話,香港的標準是否與內地情形相符是見仁見智的,可知C項錯誤。只有D項正確理解了作者的觀點。
29. D[解析]注意題干要求選出符合這段話表達的主要觀點的選項,從題干中“通過……通過……使……有……”的句式和內容可知,這段話強調的是目的,即人文教育的目的包括在人性、人格等方面的提升,故正確答案為D。
30. B[解析]B項概括最為準確、全面,A、C、D三項都比較片面,故正確答案為B。
第二部分 數(shù)量關系
一、數(shù)字推理
31. A[解析]96-102=-6,108-96=12,84-108=-24,132-84=48,即相鄰兩項的差呈公比為-2的等比數(shù)列,故空缺處為132-48×2=36。
32. B[解析]1=16,32=25,81=34,64=43,25=52,1=70,故空缺處應為61=6。
33. D[解析]-2=2×(-1)3,-8=1×(-2)3,0=0×(-3)3,64=-1×(-4)3,故空缺處為-2×(-5)3=250。
34. B[解析]13=32+2×2,175=132+3×2,故空缺處為1752+13×2=30651。
35. A[解析]16=3×7-5,107=16×7-5,故空缺處為107×16-5=1707。
二、數(shù)學運算
36. B[解析]由題意可得:的四位數(shù)為9721,最小的四位數(shù)為1027,故兩者的差是9721-1027=8694。
37. A[解析]設該試驗田種普通水稻產量為x,種超級水稻產量為y,則有x+y=1.5x,解得y∶x=5∶2。
38. D[解析]4個工人8小時的人工勞動是1920分,而10分鐘的單個人工勞動生產一條珠鏈,故可生產1920÷10=192(條)。
39. B[解析]顯然最初乙的速度較快,由題意知,以甲車的速率走完了一遍全程,以乙車的速率走了兩遍全程,所費時間相等,故乙車速度為甲車兩倍。
40. B[解析]設甲組原有a人,乙組原有b人,故由題意可得:(b+ )×=(b+)+a,所以a∶b=16∶11。
41. A[解析]設該市月標準用電量為x度,有39.6=0.5x+0.5×80%×(84-x),解得x=60。
42. B[解析]將50個學生分成四組,兩個實驗都做錯的4人,兩個實驗都做對的x人,物理對而化學錯的(40-x)人,化學對而物理錯的(31-x)人,列方程有:4+x+(40-x)+(31-x)=50,解得x=25。
43. A[解析]依題意有1+2+3+……+x=30,因1+2+3+4+5+6+7=28,故最多需要7天。
44. A[解析]列方程,設該五位數(shù)右邊兩位數(shù)為x,則有x×1000+5x=75+2×(5x×100+x),解得x=25。
45. B[解析]列方程,設經過x分鐘后兩指針成直角,分針速度為1格/分,時鐘速度為5格/60分,則有15=x(1-1/12)或45=x(1-1/12),解得兩x值都小于60,符合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