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輔導(dǎo):肺病證主要證候及特征

字號(hào):

肺為五臟之華蓋,其位,外合皮毛,肺為嬌臟,不耐寒熱,又為清肅之臟,不容異物,故外感和內(nèi)傷因素都易傷損肺臟而引起病變。肺主氣,司呼吸,故肺病多以氣機(jī)升降失常的證候?yàn)橹?,其常見的證候有肺氣虧虛、陰津虧耗、寒邪犯肺、邪熱乘肺、痰濁阻肺等。
     茲將肺病證的基本證候及特征分述如下。
     ·肺氣虧虛
     1.主要脈癥聲音低怯,倦怠懶言,面色少華,極易感冒,惡風(fēng)形寒,或有自汗,若咳嗽則咳而無力,痰多清稀,舌淡苔白,脈虛弱。
     2.證候特征本證以肺氣不足和衛(wèi)氣不固的見癥為主,此外,尚有一般的氣虛見癥。
     本證與陰津虧耗證的鑒別是:本證為肺氣不足和衛(wèi)外功能減退,而表現(xiàn)為短氣、自汗、畏風(fēng)、易感冒等癥;彼為肺之陰津虧耗,而表現(xiàn)為陰津不足和有熱象,如干咳少痰、潮熱盜汗等癥。
     ·肺陰虧耗來自www.Examw.com
     1.主要脈癥干咳少痰,或痰中帶血,聲音嘶啞,午后顴紅,潮熱盜汗,形體消瘦,舌質(zhì)紅,苔少,脈細(xì)數(shù)。
     2.證候特征本證以肺虛氣失宣肅、津虧不潤(rùn)及陰虛生熱的見癥為臨床特征。
     肺臟陰津虧耗證與燥邪犯肺證的鑒別是:本證為肺臟自病,以陰津虧虛為主癥,如干咳少痰、潮熱盜汗等;而燥邪犯肺證,以外感燥邪為主,雖亦有肺失清潤(rùn),干咳少痰,咽喉干燥,但伴有外感表證。
     ·寒邪犯肺
     1.主要脈癥咳嗽痰稀薄,鼻塞流清涕,惡寒發(fā)熱,頭身痛楚,無汗,苔薄白,脈浮緊。
     2.證候特征本證除有寒邪束肺,肺氣失宣的證候外,尚有惡寒發(fā)熱等風(fēng)寒表證。
     本證與寒飲內(nèi)阻證的鑒別是:本證為外感寒邪,肺氣失宣,故表現(xiàn)為咳嗽痰稀薄,惡寒發(fā)熱等;而寒飲內(nèi)阻證則為飲邪礙肺,肺失宣降,故以咳嗽氣急,痰白如沫如涎而量多等癥為主要表現(xiàn),而無外感表證。
     ·邪熱乘肺
     1.主要脈癥咳嗽,痰黃或黃白相兼,痰不甚粘稠,痰量一般不多,或有鼻塞流黃涕,或惡風(fēng)身熱,咽喉疼痛,苔薄黃,脈浮數(shù)?!?.證候特征本證除有邪熱阻肺,肺失清肅的證候外,尚有惡風(fēng)身熱,咽喉疼痛,苔薄黃,脈浮數(shù)。
     本證與痰熱蘊(yùn)肺證的鑒別是:本證兼具肺失宣肅與風(fēng)熱表證;而痰熱蘊(yùn)肺證則為痰濁化熱或熱邪灼津?yàn)樘担蹬c熱壅塞于肺,肺失宣肅證,故以咳嗽痰多痰黃,或痰鳴或痰中帶膿血等為主要表現(xiàn),一般無外感表證。
     ·痰濁阻肺
     1.主要脈癥咳嗽痰多粘稠,色白或灰白,胸滿憋悶,氣息急促,喉中痰鳴有聲,甚至倚息不能平臥,苔白厚膩,脈弦滑或濡滑。
     2.證候特征本證兼有肺失宣肅和痰濁壅盛的見癥。
     本證與痰瘀阻肺證的鑒別是:本證肺氣上逆和痰濁壅盛證都極為明顯;而痰瘀阻肺證以痰瘀阻蔽胸中陽氣為主要表現(xiàn),如心悸、胸悶、唇甲青紫等癥,多數(shù)情況不以咳嗽氣逆等肺氣上逆為主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