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中藥劑學知識點之沙柳

字號:

2011年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中藥劑學知識點之沙柳
     【出處】出自《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拼音名】Shā Liǔ
    【別名】筐柳
    【來源】藥材基源:為楊柳科植物烏柳的枝葉、樹皮或須狀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alix cheilophila Schneid.采收和儲藏:春季采收枝葉,夏、秋季采須狀根,全年采收樹皮,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灌木或小喬木,枝初被絨毛,后無毛。芽具長柔毛。葉片線形,長2.5-5cm,寬3-7mm,上面綠色,疏被柔毛,下面灰白色,密被柔毛;葉緣我卷,上部具腺鋸齒,下部全緣;葉柄具柔毛?;ㄐ蚺c葉同時開放,基部具2-3小葉;雄花序長1.5-2.3cm,密花;雄蕊2,完全合生,花藥4室,黃色;苞片基部具柔毛;腺體1,腹生;雌花序長1.3-2cm,密花,花序軸具柔毛;子房密被短毛;腺體1.蒴果長約3mm.花期4-5月,果期5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750-3 000m的山河溝邊。
    資源分布:分布于河北、山西、陜西、寧夏、甘肅、青海、山東、江蘇、安徽、河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辛;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祛風清熱;散瘀消腫。主治麻疹初起;斑疹不透;皮膚瘙癢;慢性風濕;瘡癤癰腫;腰扭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1.《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解表祛風。治麻疹初期,斑疹不透,皮膚瘙癢,慢性風濕。
    2.《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瘡癤癰腫,樹皮搗爛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