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企業(yè)涉稅會計核算
第二節(jié) 工業(yè)企業(yè)涉稅會計核算
一、工業(yè)企業(yè)增值稅的核算?。ㄕ莆眨?BR> (一)供應階段
1.按價稅合一記賬的情況
看教材P80
(1)未按照規(guī)定取得并保存增值稅扣稅憑證;
(2)外購貨物用于非應稅項目、免稅項目、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
(3)外購貨物時發(fā)生的非正常損失的部分;
(4) 小規(guī)模納稅人外購貨物或應稅勞務支付的增值稅。
2.按價稅分別記賬的情況
(1)國內外購貨物進項稅額的賬務處理
(2)企業(yè)接受投資轉入的貨物進項稅額的賬務處理
(3)企業(yè)接受捐贈轉入的貨物進項稅額的賬務處理
按照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按照確認的捐贈貨物價值,借記“原材料”等科目,按照增值稅額與貨物價值的合計數,貸記“營業(yè)外收入”科目。
[例6-5]A企業(yè)接受乙企業(yè)捐贈的注塑機一臺,收到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設備價款100000元,配套模具價款4000元。增值稅稅額分別為17000元和680元。則A企業(yè)正確的賬務處理為:
受贈時:
借:固定資產100000
低值易耗品 4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680
貸:營業(yè)外收入 121680
在考慮所得稅的情況下[例6-5]的賬務處理應包括:
假設A企業(yè)適用所得稅稅率為33%。
同時:
借: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 40154.4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40154.4
若該企業(yè)年終應稅所得額有變化再去調整遞延所得稅負債。
(4)企業(yè)接受應稅勞務進項稅額的賬務處理
[例6-6]A企業(yè)材料采用計劃成本核算,本月初發(fā)出棒料1噸,委托外單位加工成某種鍛件100件,委托材料實際成本4000元(計劃成本 3800元),支付加工費2000元,運費200元(取得貨運定額發(fā)票若干),加工費專用發(fā)票上注明進項稅額340元,加工完入庫(委托加工材料的計劃成本6000元)。根據上述經濟業(yè)務,A企業(yè)會計正確賬務處理為(不考慮運費應抵扣的進項稅額):
①委托加工發(fā)出原料時:
借:委托加工物資4000
貸:原材料 3800
材料成本差異200
②支付加工費、稅金及運費時:
借:委托加工物資22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340
貸:銀行存款2540
③收回入庫時:
借:原材料—××段件6000
材料成本差異200
貸:委托加工物資6200
(5)企業(yè)進口貨物進項稅額的賬務處理
按照海關提供的完稅憑證上注明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按照進口貨物應計入采購成本的金額,借記“物資采購”等科目,按照應付或實付的價款,貸記“應付賬款”或“銀行存款”等科目。
(6)企業(yè)購進免稅農產品進項稅額的賬務處理
[例6-7]A企業(yè)為一食口加工廠,2002年11月從某家庭農場購入小麥100噸,每噸600元,開具的主管稅務機關核準使用的收購憑證上收購款總計60000元。則正確會計處理為:
借:原材料 522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7800
貸:銀行存款60000
(7)對運輸費用允許抵扣進項稅額的賬務處理
[例6-8]A企業(yè)本月外購原材料一批,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價款為6000元,增值稅額為1020元,另外銷貨方代墊運費200元(轉來承運部門開具給A企業(yè)的普通發(fā)票一張)。A企業(yè)開出為期一個月的商業(yè)匯票一張,材料已驗收入庫。則企業(yè)會計處理為:
借:原材料 6186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034
貸:應付票據7220
貨運發(fā)票上注明的運費、建設基金依7%計算進項稅額準予扣除。
注意:對于運費和雜費要分別注明,未分別注明的不予抵扣。
(8)外購貨物發(fā)生非正常損失的賬務處理
按稅法規(guī)定:凡外購貨物發(fā)生非正常損失的,其相應的進項稅額不得作為當期進項稅額抵減銷項稅額。
非正常損失要將價稅一并轉入待處理財產損溢。合理損耗不需要作任何特殊賬務處理與無損失的進貨賬務處理相同。
(二)生產階段
1.有用于非應稅項目、免稅項目、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購進貨物或應勞務改變用途的賬務處理)
[例6-10]A企業(yè)2006年1月將2005年12月外購的乙材料10噸,轉用于企業(yè)的在建工程,按企業(yè)材料成本計算方法確定,該材料實際成本為52000元,適用增值稅稅率為17%。
則A企業(yè)正確會計處理為:
應轉出進項稅額=52000×17%=8840(元)
借:在建工程 60840
貸:原材料52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8840
2.非正常損失的外購貨物、在產品、產成品的賬務處理。
(1)取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的外購貨物的非正常損失:
應轉出的進項稅額=損失貨物的賬面價值×適用稅率
(2)取得農產品抵扣憑證的外購貨物的非正常損失:
應轉出的進項稅額=損失貨物的賬面價值÷(1-扣除率)×扣除率
(3)在產品、產成品非正常損失:
應轉出的進項稅額=賬面價值×在產品、產成品所耗費材料在在產品、產成品中的比重×適用稅率
帳務處理:
借:待處理財產損益——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三)銷售階段
1.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的賬務處理
[例6-12]A企業(yè)本月對外銷售產品一批,應收取款項1049600元,其中:價款880000元,稅金149600元,代墊運輸費20000元。則正確的會計處理為:
借:應收賬款104960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88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49600
銀行存款20000
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買的貨物分配給股東或投資者,也要按照正常的銷售處理作銷售收入。
第二節(jié) 工業(yè)企業(yè)涉稅會計核算
一、工業(yè)企業(yè)增值稅的核算?。ㄕ莆眨?BR> (一)供應階段
1.按價稅合一記賬的情況
看教材P80
(1)未按照規(guī)定取得并保存增值稅扣稅憑證;
(2)外購貨物用于非應稅項目、免稅項目、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
(3)外購貨物時發(fā)生的非正常損失的部分;
(4) 小規(guī)模納稅人外購貨物或應稅勞務支付的增值稅。
2.按價稅分別記賬的情況
(1)國內外購貨物進項稅額的賬務處理
(2)企業(yè)接受投資轉入的貨物進項稅額的賬務處理
(3)企業(yè)接受捐贈轉入的貨物進項稅額的賬務處理
按照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按照確認的捐贈貨物價值,借記“原材料”等科目,按照增值稅額與貨物價值的合計數,貸記“營業(yè)外收入”科目。
[例6-5]A企業(yè)接受乙企業(yè)捐贈的注塑機一臺,收到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設備價款100000元,配套模具價款4000元。增值稅稅額分別為17000元和680元。則A企業(yè)正確的賬務處理為:
受贈時:
借:固定資產100000
低值易耗品 4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680
貸:營業(yè)外收入 121680
在考慮所得稅的情況下[例6-5]的賬務處理應包括:
假設A企業(yè)適用所得稅稅率為33%。
同時:
借: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 40154.4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40154.4
若該企業(yè)年終應稅所得額有變化再去調整遞延所得稅負債。
(4)企業(yè)接受應稅勞務進項稅額的賬務處理
[例6-6]A企業(yè)材料采用計劃成本核算,本月初發(fā)出棒料1噸,委托外單位加工成某種鍛件100件,委托材料實際成本4000元(計劃成本 3800元),支付加工費2000元,運費200元(取得貨運定額發(fā)票若干),加工費專用發(fā)票上注明進項稅額340元,加工完入庫(委托加工材料的計劃成本6000元)。根據上述經濟業(yè)務,A企業(yè)會計正確賬務處理為(不考慮運費應抵扣的進項稅額):
①委托加工發(fā)出原料時:
借:委托加工物資4000
貸:原材料 3800
材料成本差異200
②支付加工費、稅金及運費時:
借:委托加工物資22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340
貸:銀行存款2540
③收回入庫時:
借:原材料—××段件6000
材料成本差異200
貸:委托加工物資6200
(5)企業(yè)進口貨物進項稅額的賬務處理
按照海關提供的完稅憑證上注明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按照進口貨物應計入采購成本的金額,借記“物資采購”等科目,按照應付或實付的價款,貸記“應付賬款”或“銀行存款”等科目。
(6)企業(yè)購進免稅農產品進項稅額的賬務處理
[例6-7]A企業(yè)為一食口加工廠,2002年11月從某家庭農場購入小麥100噸,每噸600元,開具的主管稅務機關核準使用的收購憑證上收購款總計60000元。則正確會計處理為:
借:原材料 522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7800
貸:銀行存款60000
(7)對運輸費用允許抵扣進項稅額的賬務處理
[例6-8]A企業(yè)本月外購原材料一批,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價款為6000元,增值稅額為1020元,另外銷貨方代墊運費200元(轉來承運部門開具給A企業(yè)的普通發(fā)票一張)。A企業(yè)開出為期一個月的商業(yè)匯票一張,材料已驗收入庫。則企業(yè)會計處理為:
借:原材料 6186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034
貸:應付票據7220
貨運發(fā)票上注明的運費、建設基金依7%計算進項稅額準予扣除。
注意:對于運費和雜費要分別注明,未分別注明的不予抵扣。
(8)外購貨物發(fā)生非正常損失的賬務處理
按稅法規(guī)定:凡外購貨物發(fā)生非正常損失的,其相應的進項稅額不得作為當期進項稅額抵減銷項稅額。
非正常損失要將價稅一并轉入待處理財產損溢。合理損耗不需要作任何特殊賬務處理與無損失的進貨賬務處理相同。
(二)生產階段
1.有用于非應稅項目、免稅項目、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購進貨物或應勞務改變用途的賬務處理)
[例6-10]A企業(yè)2006年1月將2005年12月外購的乙材料10噸,轉用于企業(yè)的在建工程,按企業(yè)材料成本計算方法確定,該材料實際成本為52000元,適用增值稅稅率為17%。
則A企業(yè)正確會計處理為:
應轉出進項稅額=52000×17%=8840(元)
借:在建工程 60840
貸:原材料52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8840
2.非正常損失的外購貨物、在產品、產成品的賬務處理。
(1)取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的外購貨物的非正常損失:
應轉出的進項稅額=損失貨物的賬面價值×適用稅率
(2)取得農產品抵扣憑證的外購貨物的非正常損失:
應轉出的進項稅額=損失貨物的賬面價值÷(1-扣除率)×扣除率
(3)在產品、產成品非正常損失:
應轉出的進項稅額=賬面價值×在產品、產成品所耗費材料在在產品、產成品中的比重×適用稅率
帳務處理:
借:待處理財產損益——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三)銷售階段
1.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的賬務處理
[例6-12]A企業(yè)本月對外銷售產品一批,應收取款項1049600元,其中:價款880000元,稅金149600元,代墊運輸費20000元。則正確的會計處理為:
借:應收賬款104960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88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49600
銀行存款20000
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買的貨物分配給股東或投資者,也要按照正常的銷售處理作銷售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