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考試《會計》科目
第十二章 財務報告
知識點十五、中期財務報告
(一)中期財務報告的概念
中期財務報告,是指以中期為基礎編制的財務報告。包括月度報告、季度報告、半年度報告、年初至本中期末的財務報告。
(二)中期財務報告至少應包括的內容
1.資產負債表
2.利潤表
3.現金流量表
4.會計報表附注
其中,中期會計報表附注可以適當簡化,但應遵循重要性原則。其重要性的判斷是以其是否影響投資者的正確決策為準。
(三)中期財務報告的編制應當遵循重要性原則
1.遵循與年度財務報告相一致的會計政策原則
2.遵循重要性原則
(1)重要性的標準:以中期財務數據為基礎,而不應以預計的年度財務數據為基礎。此處的中期財務數據既包括本中期的財務數據,也包括年初至本中期末的財務數據。
(2)重要性原則的運用應當保證所提供的中期財務報告包括了與理解企業(yè)中期末財務狀況和中期經營成果及其現金流量相關的信息.(即重要性的應用要適度)
(3)重要性程度的判斷需要依賴于會計人員的職業(yè)判斷,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作具體分析和判斷。項目重要性的判斷應當將項目的金額和性質結合在一起考慮,而且在判斷項目金額的重要性時,應當以資產總額、負債總額、凈資產總額、營業(yè)收入總額、凈利潤等直接相關項目數字作為比較基礎,并綜合考慮其他相關因素。有時,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單獨依據項目的金額或者性質就可以判斷其重要性。
(四)中期合并財務報表和提供母公司會計報表編制要求
1.上年度編了合并會計報表的,其中期會計報表也應當編制合并會計報表。而且合并報表的合并范圍、合并原則、編制方法和合并會計報表的格式與內容等應當與上年度合并會計報表相一致。
2.如果企業(yè)在中期內發(fā)生了合并會計報表合并范圍變化的情況,則應當分以下兩種情況處理:
(1)上年度納入合并范圍的子公司在本中期末不再夠格了,本中期財務報表就不必將其納入合并范圍。如果本中期已經沒有子公司了,那就不再編制合并會計報表。對于比較會計報表的提供,則采用以上原則:當初提供了合并報表的,現在就要提供,否則就不提供。
(2)中期內新增符合合并范圍要求的子公司,則應將該子公司納入本中期的合并報表范圍。
3.上年度財務報告中如果既提供合并會計報表也提供了母公司會計報表,則本中期的財務報告亦然。但就我國的規(guī)定而言,要求上市公司必須同時提供合并會計報表和母公司會計報表。
(五)比較會計報表
1.在中期財務報告中企業(yè)應當提供的比較會計報告
(1)本中期末的資產負債表和上年度末的資產負債表
(2)本中期的利潤表、年初至本中期末的利潤表以及上年度可比期間的利潤表(上年度可比期間的利潤表包括上年度可比中期的利潤表和上年度年初至可比本中期末的利潤表)
(3)年初至本中期末的現金流量表和上年度年初至可比本中期末的現金流量表。
2.企業(yè)在中期財務報告中提供比較會計報告時應當注意的事項
(1)會計報表項目的列報或分類要和比較期間保持一致。
(2)企業(yè)在中期內如果發(fā)生了會計政策變更或者重大會計差錯更正事項,則應當調整相關比較會計報表期間的凈損益和其他有關項目,視同該項會計政策在比較會計報表期間一貫采用或者該重大會計差錯在產生的當期已經得到了更正。(這里所說的會計差錯應該是指的比較期間的會計差錯,而不是本中期內的會計差錯),對于比較會計報表可比期間以前的會計政策變更的累積影響數或者重大會計差錯,應當根據規(guī)定調整比較會計報表最早期間的期初留存收益,會計報表其他相關項目的數字也應當一并調整。
(3)對于在本年度中期內發(fā)生的調整以前年度損益事項,企業(yè)應當調整本年度會計報表相關項目的年初數,同時,中期財務報告中相應的比較會計報表也應當為已經調整以前年度損益后的報表。
(六)編制中期會計報表附注的基本要求和中期會計報表附注至少應當包括的內容(略)
(七)企業(yè)在編制中期會計報表時應當遵循的確認與計量原則(略)
(八)中期會計政策變更的處理(略)
第十二章 財務報告
知識點十五、中期財務報告
(一)中期財務報告的概念
中期財務報告,是指以中期為基礎編制的財務報告。包括月度報告、季度報告、半年度報告、年初至本中期末的財務報告。
(二)中期財務報告至少應包括的內容
1.資產負債表
2.利潤表
3.現金流量表
4.會計報表附注
其中,中期會計報表附注可以適當簡化,但應遵循重要性原則。其重要性的判斷是以其是否影響投資者的正確決策為準。
(三)中期財務報告的編制應當遵循重要性原則
1.遵循與年度財務報告相一致的會計政策原則
2.遵循重要性原則
(1)重要性的標準:以中期財務數據為基礎,而不應以預計的年度財務數據為基礎。此處的中期財務數據既包括本中期的財務數據,也包括年初至本中期末的財務數據。
(2)重要性原則的運用應當保證所提供的中期財務報告包括了與理解企業(yè)中期末財務狀況和中期經營成果及其現金流量相關的信息.(即重要性的應用要適度)
(3)重要性程度的判斷需要依賴于會計人員的職業(yè)判斷,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作具體分析和判斷。項目重要性的判斷應當將項目的金額和性質結合在一起考慮,而且在判斷項目金額的重要性時,應當以資產總額、負債總額、凈資產總額、營業(yè)收入總額、凈利潤等直接相關項目數字作為比較基礎,并綜合考慮其他相關因素。有時,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單獨依據項目的金額或者性質就可以判斷其重要性。
(四)中期合并財務報表和提供母公司會計報表編制要求
1.上年度編了合并會計報表的,其中期會計報表也應當編制合并會計報表。而且合并報表的合并范圍、合并原則、編制方法和合并會計報表的格式與內容等應當與上年度合并會計報表相一致。
2.如果企業(yè)在中期內發(fā)生了合并會計報表合并范圍變化的情況,則應當分以下兩種情況處理:
(1)上年度納入合并范圍的子公司在本中期末不再夠格了,本中期財務報表就不必將其納入合并范圍。如果本中期已經沒有子公司了,那就不再編制合并會計報表。對于比較會計報表的提供,則采用以上原則:當初提供了合并報表的,現在就要提供,否則就不提供。
(2)中期內新增符合合并范圍要求的子公司,則應將該子公司納入本中期的合并報表范圍。
3.上年度財務報告中如果既提供合并會計報表也提供了母公司會計報表,則本中期的財務報告亦然。但就我國的規(guī)定而言,要求上市公司必須同時提供合并會計報表和母公司會計報表。
(五)比較會計報表
1.在中期財務報告中企業(yè)應當提供的比較會計報告
(1)本中期末的資產負債表和上年度末的資產負債表
(2)本中期的利潤表、年初至本中期末的利潤表以及上年度可比期間的利潤表(上年度可比期間的利潤表包括上年度可比中期的利潤表和上年度年初至可比本中期末的利潤表)
(3)年初至本中期末的現金流量表和上年度年初至可比本中期末的現金流量表。
2.企業(yè)在中期財務報告中提供比較會計報告時應當注意的事項
(1)會計報表項目的列報或分類要和比較期間保持一致。
(2)企業(yè)在中期內如果發(fā)生了會計政策變更或者重大會計差錯更正事項,則應當調整相關比較會計報表期間的凈損益和其他有關項目,視同該項會計政策在比較會計報表期間一貫采用或者該重大會計差錯在產生的當期已經得到了更正。(這里所說的會計差錯應該是指的比較期間的會計差錯,而不是本中期內的會計差錯),對于比較會計報表可比期間以前的會計政策變更的累積影響數或者重大會計差錯,應當根據規(guī)定調整比較會計報表最早期間的期初留存收益,會計報表其他相關項目的數字也應當一并調整。
(3)對于在本年度中期內發(fā)生的調整以前年度損益事項,企業(yè)應當調整本年度會計報表相關項目的年初數,同時,中期財務報告中相應的比較會計報表也應當為已經調整以前年度損益后的報表。
(六)編制中期會計報表附注的基本要求和中期會計報表附注至少應當包括的內容(略)
(七)企業(yè)在編制中期會計報表時應當遵循的確認與計量原則(略)
(八)中期會計政策變更的處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