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先高(分)后低(分)??荚嚨暮蟀攵螘r要特別注重時間效益,如兩道題都會做,先做高分題,后做低分題,以使時間不足時少失分;到了最后十分鐘,也應對那些拿不下來的題目就高分題“分段得分”,以增加在時間不足前提下的得分。
3.先同后異。就是說,可考慮先做同學科同類型的題目。這樣思考比較集中,知識或方法的溝通比較容易,有利于提高單位時間的效益。一般說來,考試解題必須進行“興奮灶”的轉(zhuǎn)移,思考必須進行代數(shù)學科與幾何學科的相互換位,必須進行從這一章節(jié)到那一章節(jié)的跳躍,但“先同后異”可以避免“興奮灶”過急、過頻和過陡的跳躍。
三先三后,要結(jié)合實際,要因人而異,謹防“高分題久攻不下,低分題無暇顧及”。
六、一慢一快
就是說,審題要慢,做題要快。磨刀不誤砍柴工。
題目本身是“怎樣解這道題”的信息源,所以審題一定要逐字逐句看清楚,力求從語法結(jié)構(gòu)、邏輯關(guān)系、數(shù)學含義等各方面真正看清題意。解題實踐表明,條件預示可知并啟發(fā)解題手段,結(jié)論預告需知并誘導解題方向。凡是題目未明顯寫出的,一定是隱蔽給予的,只有細致的審題才能從題目本身獲得盡可能多的信息,這一步不要怕慢。
找到解題方法后,書寫要簡明扼要,快速規(guī)范,不要拖泥帶水,啰嗦重復,尤忌畫蛇添足。一般來說,一個原理寫一步就可以了,至于不是題目考查的過渡知識,可以直接寫出結(jié)論。允許合理省略非關(guān)鍵步驟。
為了提高書寫效率,應盡量使用數(shù)學語言、符號,這比文字敘述要節(jié)省而嚴謹。
七、分段得分
對于這點,在之前所發(fā)布的文章中我們已經(jīng)詳細說明。即:對于同一道題目,有的人理解得深,有的人理解得淺,有的人解決得多,有的人解決得少,為了區(qū)分這種情況,閱卷評分辦法是懂多少知識就給多少分。這種方法我們叫它“分段評分”,或者“踩點給分”——踩上知識點就得分,踩得多就多得分。
八、以快為上
為了給解答題的中高檔題留下較充裕的時間,每道選擇題、填空題應在一至二分鐘之內(nèi)解決。若這些題目用時太長,即使做對了也是“潛在丟分”,或“隱含失分”。一般,客觀性試題與主觀性試題的時間分配為4∶6。
九、立足中下題目,力爭高水平
因為時間和個別題目的難度都不允許多數(shù)學生去做完、做對全部題目,只有個別的同學能交滿分卷,所以在答卷中要立足中下題目。中下題目是試題的主要構(gòu)成,是考生得分的主要來源。學生能拿下這些題目,實際上就是數(shù)學科打了個勝仗,有了勝利在握的心理,對攻克高檔題會更放得開。
十、立足一次成功,重視復查環(huán)節(jié),不爭交頭卷
答卷中要做到穩(wěn)扎穩(wěn)打,字字有據(jù),步步準確,盡量一次成功,提高成功率。試題做完后要認真做好解后檢查,看是否有空題,答卷是否準確,所寫字母與題中圖形上的是否一致,格式是否規(guī)范,尤其是要審查字母、符號是否抄錯。
最后,檢查下姓名與考證號是否寫正確。確信萬無一失后方可交卷,寧可堅持到終考一分鐘,也不要做交卷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