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動脈瓣狹窄的病因
主動脈瓣狹窄病因主要包括:先天性、風濕性及老年退行性主動脈瓣鈣化。以主動脈瓣口面積指數(shù)0.7cm2為診斷標準。中度為1.0~1.5.所以0.7~1.0是個空白區(qū),瓣膜面積0.7~1.0cm2的患者若不行瓣膜置換術,臨床預后差,與中度狹窄的預后不一致,故應將瓣口面積<1.0cm2定為嚴重狹窄。近年來風濕性心臟病發(fā)病率呈下降趨勢,而瓣膜退行性改變則成為獲得性主動脈瓣狹窄的重要病因,不同年齡段主動脈瓣狹窄的主要病因有所不同。
1.先天性畸形
先天性二葉瓣畸形為最常見的先天性主動脈瓣狹窄的病因。先天性二葉瓣畸形見于1%~2%的人群,男性多于女性。出生時多無瓣葉交界處融合和狹窄。由于瓣葉結構的異常,即使正常的血流動力學也可引起瓣膜增厚、鈣化、僵硬及瓣口狹窄,約1/3發(fā)生狹窄。成年期形成橢圓或窄縫形狹窄瓣口,為成人孤立性主動脈瓣狹窄的常見原因。主動脈瓣二葉瓣畸形易并發(fā)感染性心內膜炎,而主動脈瓣的感染性心內膜炎中,最多見的基礎心臟病為二葉瓣畸形。單葉、四葉主動脈瓣畸形偶有發(fā)生。
2.風濕性
風濕性炎癥導致瓣膜交界處粘連融合,瓣葉纖維化、僵硬、鈣化和攣縮畸形,因而瓣口狹窄。幾乎沒有單純的風濕性主動脈瓣狹窄,大多伴有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和二尖瓣損害。
3.退行性老年鈣化性主動脈瓣狹窄
為65歲以上老年人單純性主動脈狹窄的常見原因。無瓣葉交界處融合,瓣葉主動脈面有鈣化結節(jié)限制瓣葉活動。常伴有二尖瓣環(huán)鈣化。
二、主動脈瓣狹窄的臨床表現(xiàn)
由于左心室代償能力較大,即使存在較明顯的主動脈瓣狹窄,相當長的時間內患者可無明顯癥狀,直至瓣口面積小于1cm2才出現(xiàn)臨床癥狀。
1.勞動力呼吸困難
此乃因左心室順應性降低和左心室擴大,左心室舒張期末壓力和左心房壓力上升,引起肺毛細血管術嵌壓增高和肺動脈高壓所致。隨著病程發(fā)展,日?;顒蛹纯沙霈F(xiàn)呼吸困難,以及端坐呼吸,當有勞累,情緒激動,呼吸道感染等誘因時,可誘發(fā)急性肺水腫。
2.心絞痛
1/3的患者可有勞力性心絞痛,其機理可能為:肥厚心肌收縮時,左心室內壓和收縮期末室壁張力增加,射血時間延長,導致心肌氧耗量增加;心肌收縮使增加的室內壓力擠壓室壁內的冠狀動脈小分支,使冠脈流量下降;左心室舒張期順應性下降,舒張期末壓力升高,增加冠脈灌注阻力,導致冠脈灌注減少,心內膜下心肌缺血尤著;瓣口嚴重狹窄,心排血量下降,平均動脈壓降低,可致冠脈血流量減少。心絞痛多在夜間睡眠時及勞動后發(fā)生。可有咳嗽多為干咳;并發(fā)支氣管炎或肺部感染時,咳粘液樣或膿痰。左心房明顯擴大壓迫支氣管亦可引起咳嗽。
3.勞力性暈厥
輕者為黑蒙,可為首發(fā)癥狀。多在體力活動中或其后立即發(fā)作。機理可能為:運動時外周血管阻力下降而心排血量不能相應增加;運動停止后回心血量減少,左心室充盈量及心排血量下降;運動使心肌缺血加重,導致心肌收縮力突然減弱,引起心排血量下降;運動時可出現(xiàn)各種心律失常,導致心排血量的突然減少。以上心排血量的突然降低,造成腦供血明顯不足,即可發(fā)生暈厥。
4.胃腸道出血
見于嚴重主動脈瓣狹窄者,原因不明,部分可能是由于血管發(fā)育不良、血管畸形所致,較常見于老年主動脈瓣鈣化。
5.血栓栓塞
多見于老年鈣化性主動脈瓣狹窄患者。栓塞可發(fā)生在腦血管,視網(wǎng)膜動脈,冠狀動脈和腎動脈。
6.其他癥狀
主動脈瓣狹窄晚期可出現(xiàn)心排血量降低的各種表現(xiàn):明顯的疲乏,虛弱,周圍性紫紺。亦可出現(xiàn)左心衰竭的表現(xiàn):端坐呼吸,陣發(fā)性夜間呼吸困難和肺水腫。嚴重肺動脈高壓后右心衰竭:體靜脈高壓,肝臟腫大,心房顫動,三尖瓣返流等。
三、輔助檢查
1.X線檢查
左心緣圓隆,心影不大。常見主動脈狹窄后擴張和主動脈鈣化。在成年人主動脈瓣無鈣化時,一般無嚴重主動脈瓣狹窄。心力衰竭時左心室明顯擴大,還可見左心房增大,肺動脈主干突出,肺靜脈增寬以及肺瘀血的征象。
2.心電圖檢查
輕度主動脈瓣狹窄者心電圖可正常。嚴重者心電圖左心室肥厚與勞損。ST段壓低和T波倒置的加重提示心室肥厚在進展。左心房增大的表現(xiàn)多見。主動脈瓣鈣化嚴重時,可見左前分支阻滯和其它各種程度的房室或束支傳導阻滯。
3.超聲心動圖檢查
M型超聲可見主動脈瓣變厚,活動幅度減小,開放幅度小于18mm,瓣葉反射光點增強提示瓣膜鈣化。主動脈根部擴張,左心室后壁和室間隔對稱性肥厚。二維超聲心動圖上可見主動脈瓣收縮期呈向心性彎形運動,并能明確先天性瓣膜畸形。多普勒超聲顯示緩慢而漸減的血流通過主動脈瓣,并可計算跨瓣壓力階差。
4.左心導管檢查
可直接測定左心房,左心室和主動脈的壓力。左心室收縮壓增高,主動脈收縮壓降低,隨著主動脈瓣狹窄病情加重,此壓力階差增大。左心房收縮時壓力曲線呈高大的a波。在下列情況時應考慮施行:年輕的先天性主動脈瓣狹窄患者,雖無癥狀但需了解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程度;疑有左心室流出道梗阻而非瓣膜原因者;欲區(qū)別主動脈瓣狹窄是否合并存在冠狀動脈病變者,應同時行冠脈造影;多瓣膜病變手術治療前。
四、治療
1.內科治療適當避免過度的體力勞動及劇烈運動,預防感染性心內膜炎,定期隨訪和復查超 聲心動圖。洋地黃類藥物可用于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利尿劑時應注意防止容量不足;硝酸酯類可緩解心絞痛癥狀。
2.手術治療治療的關鍵是解除主動脈瓣狹窄,降低跨瓣壓力階差。常采用的手術方法有:
①經(jīng)皮穿刺主動脈瓣球囊分離術。能即刻減小跨瓣壓差,增加心排血量和改善癥狀。適應癥為:兒童和青年的先天性主動脈瓣狹窄;不能耐受手術者;重度狹窄危及生命;明顯狹窄伴嚴重左心功能不全的手術前過渡。
②直視下主動脈瓣交界分離術??捎行Ц纳蒲鲃恿W,手術死亡率低于2%,但10~20年后可繼發(fā)瓣膜鈣化和再狹窄,需再次手術。適用于兒童和青少年先天性主動脈瓣狹窄且無鈣化的患者,已出現(xiàn)癥狀;或雖無癥狀但左心室流出道狹窄明顯;心排血量正常但收縮壓力階差超過6.7kPa(50mmHg);或瓣口面積小于1.0cm2。
③人工瓣膜替換術。指征為:重度主動脈瓣狹窄;鈣化性主動脈瓣狹窄;主動脈瓣狹窄合并關閉不全。在出現(xiàn)臨床癥狀前施行手術遠期療效較好,手術死亡率較低。即使出現(xiàn)臨床癥狀如心絞痛,暈厥或左心室功能失代償,亦應盡早施行人工瓣膜替換術。雖然手術危險相對較高,但癥狀改善和遠期效果均比非手術治療好。明顯主動脈瓣狹窄合并冠狀動脈病變時,宜同時施行主動脈瓣人工瓣膜替換術和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
五、并發(fā)癥
1.充血性心力衰竭50%~70%的患者死于充血性心力衰竭。
2.栓塞多見于鈣化性主動脈瓣狹窄。以腦栓塞最常見,亦可發(fā)生于視網(wǎng)膜,四肢,腸,腎和脾等臟器。
3.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可見于二葉式主動脈瓣狹窄。
主動脈瓣狹窄病因主要包括:先天性、風濕性及老年退行性主動脈瓣鈣化。以主動脈瓣口面積指數(shù)0.7cm2為診斷標準。中度為1.0~1.5.所以0.7~1.0是個空白區(qū),瓣膜面積0.7~1.0cm2的患者若不行瓣膜置換術,臨床預后差,與中度狹窄的預后不一致,故應將瓣口面積<1.0cm2定為嚴重狹窄。近年來風濕性心臟病發(fā)病率呈下降趨勢,而瓣膜退行性改變則成為獲得性主動脈瓣狹窄的重要病因,不同年齡段主動脈瓣狹窄的主要病因有所不同。
1.先天性畸形
先天性二葉瓣畸形為最常見的先天性主動脈瓣狹窄的病因。先天性二葉瓣畸形見于1%~2%的人群,男性多于女性。出生時多無瓣葉交界處融合和狹窄。由于瓣葉結構的異常,即使正常的血流動力學也可引起瓣膜增厚、鈣化、僵硬及瓣口狹窄,約1/3發(fā)生狹窄。成年期形成橢圓或窄縫形狹窄瓣口,為成人孤立性主動脈瓣狹窄的常見原因。主動脈瓣二葉瓣畸形易并發(fā)感染性心內膜炎,而主動脈瓣的感染性心內膜炎中,最多見的基礎心臟病為二葉瓣畸形。單葉、四葉主動脈瓣畸形偶有發(fā)生。
2.風濕性
風濕性炎癥導致瓣膜交界處粘連融合,瓣葉纖維化、僵硬、鈣化和攣縮畸形,因而瓣口狹窄。幾乎沒有單純的風濕性主動脈瓣狹窄,大多伴有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和二尖瓣損害。
3.退行性老年鈣化性主動脈瓣狹窄
為65歲以上老年人單純性主動脈狹窄的常見原因。無瓣葉交界處融合,瓣葉主動脈面有鈣化結節(jié)限制瓣葉活動。常伴有二尖瓣環(huán)鈣化。
二、主動脈瓣狹窄的臨床表現(xiàn)
由于左心室代償能力較大,即使存在較明顯的主動脈瓣狹窄,相當長的時間內患者可無明顯癥狀,直至瓣口面積小于1cm2才出現(xiàn)臨床癥狀。
1.勞動力呼吸困難
此乃因左心室順應性降低和左心室擴大,左心室舒張期末壓力和左心房壓力上升,引起肺毛細血管術嵌壓增高和肺動脈高壓所致。隨著病程發(fā)展,日?;顒蛹纯沙霈F(xiàn)呼吸困難,以及端坐呼吸,當有勞累,情緒激動,呼吸道感染等誘因時,可誘發(fā)急性肺水腫。
2.心絞痛
1/3的患者可有勞力性心絞痛,其機理可能為:肥厚心肌收縮時,左心室內壓和收縮期末室壁張力增加,射血時間延長,導致心肌氧耗量增加;心肌收縮使增加的室內壓力擠壓室壁內的冠狀動脈小分支,使冠脈流量下降;左心室舒張期順應性下降,舒張期末壓力升高,增加冠脈灌注阻力,導致冠脈灌注減少,心內膜下心肌缺血尤著;瓣口嚴重狹窄,心排血量下降,平均動脈壓降低,可致冠脈血流量減少。心絞痛多在夜間睡眠時及勞動后發(fā)生。可有咳嗽多為干咳;并發(fā)支氣管炎或肺部感染時,咳粘液樣或膿痰。左心房明顯擴大壓迫支氣管亦可引起咳嗽。
3.勞力性暈厥
輕者為黑蒙,可為首發(fā)癥狀。多在體力活動中或其后立即發(fā)作。機理可能為:運動時外周血管阻力下降而心排血量不能相應增加;運動停止后回心血量減少,左心室充盈量及心排血量下降;運動使心肌缺血加重,導致心肌收縮力突然減弱,引起心排血量下降;運動時可出現(xiàn)各種心律失常,導致心排血量的突然減少。以上心排血量的突然降低,造成腦供血明顯不足,即可發(fā)生暈厥。
4.胃腸道出血
見于嚴重主動脈瓣狹窄者,原因不明,部分可能是由于血管發(fā)育不良、血管畸形所致,較常見于老年主動脈瓣鈣化。
5.血栓栓塞
多見于老年鈣化性主動脈瓣狹窄患者。栓塞可發(fā)生在腦血管,視網(wǎng)膜動脈,冠狀動脈和腎動脈。
6.其他癥狀
主動脈瓣狹窄晚期可出現(xiàn)心排血量降低的各種表現(xiàn):明顯的疲乏,虛弱,周圍性紫紺。亦可出現(xiàn)左心衰竭的表現(xiàn):端坐呼吸,陣發(fā)性夜間呼吸困難和肺水腫。嚴重肺動脈高壓后右心衰竭:體靜脈高壓,肝臟腫大,心房顫動,三尖瓣返流等。
三、輔助檢查
1.X線檢查
左心緣圓隆,心影不大。常見主動脈狹窄后擴張和主動脈鈣化。在成年人主動脈瓣無鈣化時,一般無嚴重主動脈瓣狹窄。心力衰竭時左心室明顯擴大,還可見左心房增大,肺動脈主干突出,肺靜脈增寬以及肺瘀血的征象。
2.心電圖檢查
輕度主動脈瓣狹窄者心電圖可正常。嚴重者心電圖左心室肥厚與勞損。ST段壓低和T波倒置的加重提示心室肥厚在進展。左心房增大的表現(xiàn)多見。主動脈瓣鈣化嚴重時,可見左前分支阻滯和其它各種程度的房室或束支傳導阻滯。
3.超聲心動圖檢查
M型超聲可見主動脈瓣變厚,活動幅度減小,開放幅度小于18mm,瓣葉反射光點增強提示瓣膜鈣化。主動脈根部擴張,左心室后壁和室間隔對稱性肥厚。二維超聲心動圖上可見主動脈瓣收縮期呈向心性彎形運動,并能明確先天性瓣膜畸形。多普勒超聲顯示緩慢而漸減的血流通過主動脈瓣,并可計算跨瓣壓力階差。
4.左心導管檢查
可直接測定左心房,左心室和主動脈的壓力。左心室收縮壓增高,主動脈收縮壓降低,隨著主動脈瓣狹窄病情加重,此壓力階差增大。左心房收縮時壓力曲線呈高大的a波。在下列情況時應考慮施行:年輕的先天性主動脈瓣狹窄患者,雖無癥狀但需了解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程度;疑有左心室流出道梗阻而非瓣膜原因者;欲區(qū)別主動脈瓣狹窄是否合并存在冠狀動脈病變者,應同時行冠脈造影;多瓣膜病變手術治療前。
四、治療
1.內科治療適當避免過度的體力勞動及劇烈運動,預防感染性心內膜炎,定期隨訪和復查超 聲心動圖。洋地黃類藥物可用于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利尿劑時應注意防止容量不足;硝酸酯類可緩解心絞痛癥狀。
2.手術治療治療的關鍵是解除主動脈瓣狹窄,降低跨瓣壓力階差。常采用的手術方法有:
①經(jīng)皮穿刺主動脈瓣球囊分離術。能即刻減小跨瓣壓差,增加心排血量和改善癥狀。適應癥為:兒童和青年的先天性主動脈瓣狹窄;不能耐受手術者;重度狹窄危及生命;明顯狹窄伴嚴重左心功能不全的手術前過渡。
②直視下主動脈瓣交界分離術??捎行Ц纳蒲鲃恿W,手術死亡率低于2%,但10~20年后可繼發(fā)瓣膜鈣化和再狹窄,需再次手術。適用于兒童和青少年先天性主動脈瓣狹窄且無鈣化的患者,已出現(xiàn)癥狀;或雖無癥狀但左心室流出道狹窄明顯;心排血量正常但收縮壓力階差超過6.7kPa(50mmHg);或瓣口面積小于1.0cm2。
③人工瓣膜替換術。指征為:重度主動脈瓣狹窄;鈣化性主動脈瓣狹窄;主動脈瓣狹窄合并關閉不全。在出現(xiàn)臨床癥狀前施行手術遠期療效較好,手術死亡率較低。即使出現(xiàn)臨床癥狀如心絞痛,暈厥或左心室功能失代償,亦應盡早施行人工瓣膜替換術。雖然手術危險相對較高,但癥狀改善和遠期效果均比非手術治療好。明顯主動脈瓣狹窄合并冠狀動脈病變時,宜同時施行主動脈瓣人工瓣膜替換術和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
五、并發(fā)癥
1.充血性心力衰竭50%~70%的患者死于充血性心力衰竭。
2.栓塞多見于鈣化性主動脈瓣狹窄。以腦栓塞最常見,亦可發(fā)生于視網(wǎng)膜,四肢,腸,腎和脾等臟器。
3.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可見于二葉式主動脈瓣狹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