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修辭
一、考查要點:
修辭是調(diào)整和修辭語言,使語言或文章的句子表達得更正確、更明白、更生動,更鮮明的方法。
恰當?shù)倪x用動詞,數(shù)量詞以及同義詞、反義詞,可以使語言更加精益求精,鮮明生動。
錘煉句子,要講求簡練,周密。
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里,為了表達的需要,可以改變句子成分排列的順序,交錯地使用長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
修辭方法也叫修辭格,一般有比喻(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對偶(對仗)、對比、排比、比擬(擬人、擬物)、夸張、借代、雙關(guān)、反語、反復(fù)、引用、頂真、粘連、設(shè)問、反問(反詰)、層遞(遞進)等16種。
二、歷年真題
1、對下面句子的修辭方法及其作用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2003年)
A、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了比喻的方法,形象地將不同的死進行了對比。
B、一家人夏衣尚未打點好,猛然卻見玉簪花那雪白的圓鼓鼓的棒槌,從擁擠的寬大的綠葉中探出頭來。--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展現(xiàn)了玉簪花開在綠叢中的樣子。
C、雨傘一生與烏云為伴,時時為人類遮風(fēng)擋雨,卻總是濕透自己。--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表達了對雨傘的贊美。
D、人在天下看天,天在天上看人,俯瞰著天底下悲歡離合的戲劇表演,包容著大千世界的紛紜變幻。--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表達了一種蒼天俯視人類為感覺。
2、對下列句子的修辭方法及其作用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2004年)
A、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今,歷曾經(jīng)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么?--用比喻的修辭方法,形象地說明長征的偉大意義。
B、蠟燭一生雖然短暫,卻把畢生心血化作光明來照亮別人。--用擬人的修辭方法贊美大公無私的犧牲精神。
C、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染秋霜--用夸張的修辭方法,形容愁多易老。
D、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用夸張的修辭手法,表明對敵人、對人民的不同態(tài)度。
3、從修辭角度看,在下列各句橫線處,依次填上恰當?shù)脑~語。( )(2005年)
苦瓜苗就像是一個___一樣,自生自長,蔫蔫的,一副要死不活的樣子。然而,它卻努力的活了下來,便漸漸地長大。它似乎滿是敵意,一天比一天不規(guī)矩,或繞著南瓜藤,或在冬瓜架上___,我不得不找來一根棍子,把它綁在棍子上,___。
A、病兒 胡攪蠻纏 限制它的生長
B、棄兒 胡亂纏繞 限制它的生長
C、病兒 胡亂纏繞 限制它的行為
D、棄兒 胡攪蠻纏 限制它的行為
4、下面加點的詞語,后句緊接前句重復(fù),這種修辭方式是( )(2006年)
返咸陽,過宮墻;過宮墻;繞回廊;繞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黃;月昏黃;夜生涼······
A、排比 B、對仗 C、頂針 D、夸張
5、對下文中所用修辭手法的表述,準確的一項是( )(2007年)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jīng)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百成千的蜜蜂嗡嗡的鬧著,大小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都是,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花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A、擬人 比喻 頂真 B、排比 比喻 擬人 C、排比 比喻 遞進 D、擬人 頂真 夸張
6、學(xué)者俞陛云曾分析一首詞的藝術(shù)表現(xiàn)之妙,說:“(此)言清晝久坐,看日影之移盡,乃目見之靜趣,皆不出靜者之妙心。”與這段話意思相等的詞句是:( )(2007年)
A、翠煙籠日上花梢,花外樓高。海犀不動,簾櫳靜,晝長人懶鶯嬌。 (李鼐《風(fēng)入松》)
B、小閣藏春,閑窗鎖晝,畫堂無限深幽。篆香燒盡,日影下簾鉤。 (李清照《滿庭芳》)
C、雨過芳塘凈,清晝閑中永。門外立雙旌,隔花聞笑聲。 (舒儃《菩薩蠻》)
D、閑中好,塵務(wù)不縈心。坐對當窗木,看移三面陰。 (段成式《閑中好》)
7. 下列句子中沒有使用比喻修辭手法的一句是
A.生命如風(fēng),創(chuàng)造著春的精致;生命如月,輝映著夏的清涼;生命如水,蕩滌著秋的蕭瑟;生命如云,浮掠著冬的悲傷。
B.那些細碎的往事,當時只是尋常,如今卻變成鉆石一樣晶瑩純粹的回憶。
C.清晨,迎著朝陽,紅領(lǐng)巾們帶著小樹苗去參加植樹活動了。
D.兒子是箭,父親是弓,要想把箭射得更遠,父親的背便愈弓。
8. 宋代朱熹主張讀書要善于“涵泳”,強調(diào)讀書“須是踏翻了船,通身都在那水中”。下列朱熹關(guān)于讀書的說法,與該句修辭方式完全不同的是
A.讀書要須耐煩,譬如煎藥,初煎時,須猛著火;待滾了,卻退著,以慢火養(yǎng)之。
B. 讀書者當將此身葬在此書中,行住坐臥,念念在此,誓以必曉徹為期。
C. 學(xué)者讀書,須要斂身正坐,緩視微吟,切記體察。
D. 凡看書,須如人受詞訟,聽其說盡,然后方可決斷。
9. 依據(jù)對仗原則,在橫線處填入合適的一句。
掬水月在手,______________.
A. 山色有無中 B. 人跡板橋霜 C. 弄花香滿衣 D. 竹露滴清響
10. 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填上對修辭方法及其作用的正確表述。( )(2009)
這在會館里時,我就早已料到了:那雪花膏便是局長的兒子的賭友,一定要去添些謠言,設(shè)法報告的。
A、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表現(xiàn)對某人的嘲笑和厭惡
B、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刻畫某人的突出特征
C、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刻畫某人的突出特征
D、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表現(xiàn)對某人的嘲笑和厭惡
三、模擬練習(xí)
1、對下列句子的修辭方法及其作用的表達,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云里。--用了對偶和比擬,表明根與葉離不開大地天空,緊密相連。
B、這小米加步槍比蔣介石的飛機坦克還要強些。--用了借代的修辭方法,表明簡陋的武器勝過了先進的武器。
C、太陽剛一出來,地上已經(jīng)像下了火。--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表明地上溫度很高。
D、我讓信念,扎入地下;我讓理想,升上藍天。--用了比擬的修辭方法,表明信念扎實,理想自由???易網(wǎng)校提供
2、從修辭角度看,在下列橫線處依次填上恰當?shù)脑~語。
金燦燦的收獲季節(jié),來到了雁落灘的村里村外。棒子黃了,抱著金子的胖娃娃。芝麻__,舉起金子的__,大豆黃了,__金子的串鈴鐺。
A、黃了 果實 響著 B、黃了 霸王鞭 搖起
C、長高了 霸王鞭 搖起 D、長高了 果實 響著
3、對下列句子修辭方法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對偶
B、劉思兒拂著少女的笑靨,綠葉吻著小伙子的眉額--擬人
C、學(xué)習(xí)外國經(jīng)驗,有什么不好嗎?--反詰
D、傍晚街上奔馳的車輛,帶走一串流動的珍珠--比喻
4、下列句子中對修辭手法及其作用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我在海邊拾貝,海在岸邊拾我;我拾了半邊貝殼,海拾了半個我--用擬人的手法,移情于物。
B、幾個女人有點失望,各人在心里罵著自己的狠心賊。--用了反語,打是親罵是愛。
C、運城沒有這種藥,臨汾沒有這種藥,附近各地都沒有這種藥。--用了頂針,強調(diào)事情緊急。
D、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形容山高路遠。
5、對下列句子的修辭方法,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蜜蜂在釀蜜,又在釀造生活;不是為自己,是為了人類。--粘連,表現(xiàn)對奉獻的贊美。
B、張大娘生氣的說:“這老東西,真是個冤家,就不知愛惜自己!”--用了反語,表示愛護。
C、你不覺得我們的戰(zhàn)士是可愛的嗎?--用了設(shè)問,需要回答。
D、浪花形成了千萬朵盛開的白蓮。--用了比喻,形容浪花美麗。
6、對下文所用的修辭方法的表述,準確的一項是:( )
時光如電,日月如梭,轉(zhuǎn)眼間一年又要過去了,難道我們還不應(yīng)當好好學(xué)習(xí)么?
A、對偶 夸張 反詰 B、比喻 對比 設(shè)問
C、比喻 夸張 反詰 D、對偶 對比 設(shè)問
7、對下列句中加點的詞的修辭方法表述正確的是( )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矩成灰淚始干
雙關(guān)--諧音 諧義 B、雙關(guān)--諧義 諧音 C、夸張 D、 比喻
一、考查要點:
修辭是調(diào)整和修辭語言,使語言或文章的句子表達得更正確、更明白、更生動,更鮮明的方法。
恰當?shù)倪x用動詞,數(shù)量詞以及同義詞、反義詞,可以使語言更加精益求精,鮮明生動。
錘煉句子,要講求簡練,周密。
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里,為了表達的需要,可以改變句子成分排列的順序,交錯地使用長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
修辭方法也叫修辭格,一般有比喻(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對偶(對仗)、對比、排比、比擬(擬人、擬物)、夸張、借代、雙關(guān)、反語、反復(fù)、引用、頂真、粘連、設(shè)問、反問(反詰)、層遞(遞進)等16種。
二、歷年真題
1、對下面句子的修辭方法及其作用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2003年)
A、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了比喻的方法,形象地將不同的死進行了對比。
B、一家人夏衣尚未打點好,猛然卻見玉簪花那雪白的圓鼓鼓的棒槌,從擁擠的寬大的綠葉中探出頭來。--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展現(xiàn)了玉簪花開在綠叢中的樣子。
C、雨傘一生與烏云為伴,時時為人類遮風(fēng)擋雨,卻總是濕透自己。--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表達了對雨傘的贊美。
D、人在天下看天,天在天上看人,俯瞰著天底下悲歡離合的戲劇表演,包容著大千世界的紛紜變幻。--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表達了一種蒼天俯視人類為感覺。
2、對下列句子的修辭方法及其作用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2004年)
A、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今,歷曾經(jīng)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么?--用比喻的修辭方法,形象地說明長征的偉大意義。
B、蠟燭一生雖然短暫,卻把畢生心血化作光明來照亮別人。--用擬人的修辭方法贊美大公無私的犧牲精神。
C、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染秋霜--用夸張的修辭方法,形容愁多易老。
D、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用夸張的修辭手法,表明對敵人、對人民的不同態(tài)度。
3、從修辭角度看,在下列各句橫線處,依次填上恰當?shù)脑~語。( )(2005年)
苦瓜苗就像是一個___一樣,自生自長,蔫蔫的,一副要死不活的樣子。然而,它卻努力的活了下來,便漸漸地長大。它似乎滿是敵意,一天比一天不規(guī)矩,或繞著南瓜藤,或在冬瓜架上___,我不得不找來一根棍子,把它綁在棍子上,___。
A、病兒 胡攪蠻纏 限制它的生長
B、棄兒 胡亂纏繞 限制它的生長
C、病兒 胡亂纏繞 限制它的行為
D、棄兒 胡攪蠻纏 限制它的行為
4、下面加點的詞語,后句緊接前句重復(fù),這種修辭方式是( )(2006年)
返咸陽,過宮墻;過宮墻;繞回廊;繞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黃;月昏黃;夜生涼······
A、排比 B、對仗 C、頂針 D、夸張
5、對下文中所用修辭手法的表述,準確的一項是( )(2007年)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jīng)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百成千的蜜蜂嗡嗡的鬧著,大小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都是,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花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A、擬人 比喻 頂真 B、排比 比喻 擬人 C、排比 比喻 遞進 D、擬人 頂真 夸張
6、學(xué)者俞陛云曾分析一首詞的藝術(shù)表現(xiàn)之妙,說:“(此)言清晝久坐,看日影之移盡,乃目見之靜趣,皆不出靜者之妙心。”與這段話意思相等的詞句是:( )(2007年)
A、翠煙籠日上花梢,花外樓高。海犀不動,簾櫳靜,晝長人懶鶯嬌。 (李鼐《風(fēng)入松》)
B、小閣藏春,閑窗鎖晝,畫堂無限深幽。篆香燒盡,日影下簾鉤。 (李清照《滿庭芳》)
C、雨過芳塘凈,清晝閑中永。門外立雙旌,隔花聞笑聲。 (舒儃《菩薩蠻》)
D、閑中好,塵務(wù)不縈心。坐對當窗木,看移三面陰。 (段成式《閑中好》)
7. 下列句子中沒有使用比喻修辭手法的一句是
A.生命如風(fēng),創(chuàng)造著春的精致;生命如月,輝映著夏的清涼;生命如水,蕩滌著秋的蕭瑟;生命如云,浮掠著冬的悲傷。
B.那些細碎的往事,當時只是尋常,如今卻變成鉆石一樣晶瑩純粹的回憶。
C.清晨,迎著朝陽,紅領(lǐng)巾們帶著小樹苗去參加植樹活動了。
D.兒子是箭,父親是弓,要想把箭射得更遠,父親的背便愈弓。
8. 宋代朱熹主張讀書要善于“涵泳”,強調(diào)讀書“須是踏翻了船,通身都在那水中”。下列朱熹關(guān)于讀書的說法,與該句修辭方式完全不同的是
A.讀書要須耐煩,譬如煎藥,初煎時,須猛著火;待滾了,卻退著,以慢火養(yǎng)之。
B. 讀書者當將此身葬在此書中,行住坐臥,念念在此,誓以必曉徹為期。
C. 學(xué)者讀書,須要斂身正坐,緩視微吟,切記體察。
D. 凡看書,須如人受詞訟,聽其說盡,然后方可決斷。
9. 依據(jù)對仗原則,在橫線處填入合適的一句。
掬水月在手,______________.
A. 山色有無中 B. 人跡板橋霜 C. 弄花香滿衣 D. 竹露滴清響
10. 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填上對修辭方法及其作用的正確表述。( )(2009)
這在會館里時,我就早已料到了:那雪花膏便是局長的兒子的賭友,一定要去添些謠言,設(shè)法報告的。
A、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表現(xiàn)對某人的嘲笑和厭惡
B、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刻畫某人的突出特征
C、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刻畫某人的突出特征
D、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表現(xiàn)對某人的嘲笑和厭惡
三、模擬練習(xí)
1、對下列句子的修辭方法及其作用的表達,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云里。--用了對偶和比擬,表明根與葉離不開大地天空,緊密相連。
B、這小米加步槍比蔣介石的飛機坦克還要強些。--用了借代的修辭方法,表明簡陋的武器勝過了先進的武器。
C、太陽剛一出來,地上已經(jīng)像下了火。--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表明地上溫度很高。
D、我讓信念,扎入地下;我讓理想,升上藍天。--用了比擬的修辭方法,表明信念扎實,理想自由???易網(wǎng)校提供
2、從修辭角度看,在下列橫線處依次填上恰當?shù)脑~語。
金燦燦的收獲季節(jié),來到了雁落灘的村里村外。棒子黃了,抱著金子的胖娃娃。芝麻__,舉起金子的__,大豆黃了,__金子的串鈴鐺。
A、黃了 果實 響著 B、黃了 霸王鞭 搖起
C、長高了 霸王鞭 搖起 D、長高了 果實 響著
3、對下列句子修辭方法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對偶
B、劉思兒拂著少女的笑靨,綠葉吻著小伙子的眉額--擬人
C、學(xué)習(xí)外國經(jīng)驗,有什么不好嗎?--反詰
D、傍晚街上奔馳的車輛,帶走一串流動的珍珠--比喻
4、下列句子中對修辭手法及其作用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我在海邊拾貝,海在岸邊拾我;我拾了半邊貝殼,海拾了半個我--用擬人的手法,移情于物。
B、幾個女人有點失望,各人在心里罵著自己的狠心賊。--用了反語,打是親罵是愛。
C、運城沒有這種藥,臨汾沒有這種藥,附近各地都沒有這種藥。--用了頂針,強調(diào)事情緊急。
D、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形容山高路遠。
5、對下列句子的修辭方法,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蜜蜂在釀蜜,又在釀造生活;不是為自己,是為了人類。--粘連,表現(xiàn)對奉獻的贊美。
B、張大娘生氣的說:“這老東西,真是個冤家,就不知愛惜自己!”--用了反語,表示愛護。
C、你不覺得我們的戰(zhàn)士是可愛的嗎?--用了設(shè)問,需要回答。
D、浪花形成了千萬朵盛開的白蓮。--用了比喻,形容浪花美麗。
6、對下文所用的修辭方法的表述,準確的一項是:( )
時光如電,日月如梭,轉(zhuǎn)眼間一年又要過去了,難道我們還不應(yīng)當好好學(xué)習(xí)么?
A、對偶 夸張 反詰 B、比喻 對比 設(shè)問
C、比喻 夸張 反詰 D、對偶 對比 設(shè)問
7、對下列句中加點的詞的修辭方法表述正確的是( )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矩成灰淚始干
雙關(guān)--諧音 諧義 B、雙關(guān)--諧義 諧音 C、夸張 D、 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