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滲性缺水又稱原發(fā)性缺水,即為伴有細(xì)胞外液減少的高鈉血癥。
(1)特征:水、鈉同時損失,但失水多于失鈉;細(xì)胞外液減少且滲透壓升高,細(xì)胞內(nèi)液缺水程度超過細(xì)胞外缺水。臨床以口渴為特征性表現(xiàn)。血鈉>150mmol/L,血漿滲透壓>320 mmol/L.
(2)病因
①水?dāng)z人不足:主要見于口腔、咽、食管疾患伴吞咽困難、昏迷及其他危重病人給水不足者。
②水分丟失過多:高熱或高溫環(huán)境下大量出汗,或燒傷暴露療法均可使患者從汗液丟失大量水分。
③鼻飼要素飲食、靜脈高營養(yǎng):不恰當(dāng)?shù)剌斎脒^多高滲溶液。
(3)臨床表現(xiàn):根據(jù)失水程度,將高滲性缺水分為三度:
①輕度缺水:失水量占體重的2%一4%。除口渴外,無其他癥狀。
②中度缺水:失水量占體重的4%一6%。極度口渴,乏力,眼窩明顯凹陷,唇舌干燥,皮膚彈性差,心率加速,尿少,尿比重增高。
③重度缺水:失水量占體重的6%以上。除有上述癥狀外,可出現(xiàn)煩躁、譫妄、昏迷等腦功能障礙癥狀,血壓下降乃至休克,少尿乃至無尿,氮質(zhì)血癥等。
(4)治療
①積極治療原發(fā)病,盡早解除缺水或失液的原因。
②補液量根據(jù)失水程度,可按體重百分比的喪失量來估計,成人每喪失體重的1%補液400—500ml;也可根據(jù)血鈉濃度計算。
補液量(m1) = [血鈉測定值(mmol/L) -142]×體重(kg)×4(女性為3,兒童為5)
(1)特征:水、鈉同時損失,但失水多于失鈉;細(xì)胞外液減少且滲透壓升高,細(xì)胞內(nèi)液缺水程度超過細(xì)胞外缺水。臨床以口渴為特征性表現(xiàn)。血鈉>150mmol/L,血漿滲透壓>320 mmol/L.
(2)病因
①水?dāng)z人不足:主要見于口腔、咽、食管疾患伴吞咽困難、昏迷及其他危重病人給水不足者。
②水分丟失過多:高熱或高溫環(huán)境下大量出汗,或燒傷暴露療法均可使患者從汗液丟失大量水分。
③鼻飼要素飲食、靜脈高營養(yǎng):不恰當(dāng)?shù)剌斎脒^多高滲溶液。
(3)臨床表現(xiàn):根據(jù)失水程度,將高滲性缺水分為三度:
①輕度缺水:失水量占體重的2%一4%。除口渴外,無其他癥狀。
②中度缺水:失水量占體重的4%一6%。極度口渴,乏力,眼窩明顯凹陷,唇舌干燥,皮膚彈性差,心率加速,尿少,尿比重增高。
③重度缺水:失水量占體重的6%以上。除有上述癥狀外,可出現(xiàn)煩躁、譫妄、昏迷等腦功能障礙癥狀,血壓下降乃至休克,少尿乃至無尿,氮質(zhì)血癥等。
(4)治療
①積極治療原發(fā)病,盡早解除缺水或失液的原因。
②補液量根據(jù)失水程度,可按體重百分比的喪失量來估計,成人每喪失體重的1%補液400—500ml;也可根據(jù)血鈉濃度計算。
補液量(m1) = [血鈉測定值(mmol/L) -142]×體重(kg)×4(女性為3,兒童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