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diǎn):
1.下列藥物的性能、功效、應(yīng)用:小薊、地榆
2.下列藥物的功效、主治病證:大薊、槐花、側(cè)柏葉、白茅根
3.下列藥物的用法:槐花
4.大薊與小薊等相似藥物性能功用的共同點(diǎn)與不同點(diǎn)
1.小薊
[性味歸經(jīng)]苦、甘,涼。歸心、肝經(jīng)。
[功效]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癰。
[應(yīng)用](1)血熱妄行所致的咯血、衄血、吐血、尿血及崩漏。(2)熱毒癰腫。
2. 大薊
[功效]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癰。
[應(yīng)用](1)血熱出血癥。(2)熱毒癰腫。
[鑒別用藥]大薊與小薊
共同點(diǎn):均能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癰,用治血熱出血癥和熱毒癰腫,常相須為用。
不同點(diǎn):大薊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癰作用強(qiáng),多治療吐血、咯血及崩漏;小薊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癰作用弱,但兼能利尿,治療尿血、血淋為優(yōu)。
3. 地榆
[性味歸經(jīng)]苦、酸,微寒。歸肝、大腸經(jīng)。
[功效]涼血止血,解毒斂瘡。
[應(yīng)用](1)血熱出血諸癥。(2)燙傷、濕疹、皮膚潰爛。
4.槐花
[功效]涼血止血,清肝火。
[應(yīng)用](1)血熱出血證。(2)肝火上炎之頭痛目赤等。止血炒炭用,清熱瀉火生用。
5.側(cè)柏葉
[功效]涼血止血,化痰止咳,生發(fā)烏發(fā)。
[應(yīng)用] 血熱出血癥;肺熱咳嗽;脫發(fā)、須發(fā)早白。
6.白茅根
[功效]涼血止血,清熱利尿,清肺胃熱。
[應(yīng)用]血熱出血;水腫、熱淋、黃疸;胃熱嘔吐,肺熱咳嗽。
1.下列藥物的性能、功效、應(yīng)用:小薊、地榆
2.下列藥物的功效、主治病證:大薊、槐花、側(cè)柏葉、白茅根
3.下列藥物的用法:槐花
4.大薊與小薊等相似藥物性能功用的共同點(diǎn)與不同點(diǎn)
1.小薊
[性味歸經(jīng)]苦、甘,涼。歸心、肝經(jīng)。
[功效]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癰。
[應(yīng)用](1)血熱妄行所致的咯血、衄血、吐血、尿血及崩漏。(2)熱毒癰腫。
2. 大薊
[功效]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癰。
[應(yīng)用](1)血熱出血癥。(2)熱毒癰腫。
[鑒別用藥]大薊與小薊
共同點(diǎn):均能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癰,用治血熱出血癥和熱毒癰腫,常相須為用。
不同點(diǎn):大薊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癰作用強(qiáng),多治療吐血、咯血及崩漏;小薊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癰作用弱,但兼能利尿,治療尿血、血淋為優(yōu)。
3. 地榆
[性味歸經(jīng)]苦、酸,微寒。歸肝、大腸經(jīng)。
[功效]涼血止血,解毒斂瘡。
[應(yīng)用](1)血熱出血諸癥。(2)燙傷、濕疹、皮膚潰爛。
4.槐花
[功效]涼血止血,清肝火。
[應(yīng)用](1)血熱出血證。(2)肝火上炎之頭痛目赤等。止血炒炭用,清熱瀉火生用。
5.側(cè)柏葉
[功效]涼血止血,化痰止咳,生發(fā)烏發(fā)。
[應(yīng)用] 血熱出血癥;肺熱咳嗽;脫發(fā)、須發(fā)早白。
6.白茅根
[功效]涼血止血,清熱利尿,清肺胃熱。
[應(yīng)用]血熱出血;水腫、熱淋、黃疸;胃熱嘔吐,肺熱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