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招標師《招標采購》備考:工程建設項目常見的管理模式

字號:

國外工程建設市場經過多年的運作與發(fā)展,工程建設項目管理界尤其是各國的專業(yè)協會/行業(yè)組織已對項目管理模式進行了充分的研究,歸納出多種成熟的項目管理模式。國際工程管理模式雖是基于國外工程建設市場內部外部的具體條件而產生,不能完全照搬到中國來,但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后,“國內市場國際化”的趨勢使得中國與國際的工程建設市場環(huán)境日益接軌,管理模式也日益趨同,作為工程建設項目的管理者與項目招標采購的組織參與者有必要對其中最主要的幾個基本管理模式有所了解。
    1)傳統管理模式(Design—Bid—Build Method,DBB),見圖3-5.P72
    該模式的特點是:
    ①業(yè)主只進行一次施工招標并與一個施工單位簽訂施工總承包合同,如有其他施工與供貨單位參與項目,則它們均將由前述施工單位自行確定并成為它的分包商。
    ②該模式管理的技術基礎是線性順序法,所以具有該方法固有的缺陷,即耗時較長。
    ③項目施工階段的管理協調已作為一種專業(yè)獨立出來,往往由參與項目前期策劃(項目研究)或設計管理的專業(yè)管理公司承擔,以確保項目管理達到較高水平。國外在工地現場多采取管理公司派出駐地工程師方式,國內則為委托施工監(jiān)理方式。
    ④由于國外多基于擴大初步設計深度的招標圖進行施工招標并由承包商在駐地工程師指導下進行施工圖設計,而承包商在安排各專業(yè)施工圖設計時,可根據計劃進度的要求分輕重緩急依次進行,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運用了快速路徑法,縮短了項目建造周期,弱化了該模式的缺陷。國內可將部分專業(yè)工程分割出來做設計施工一體化招標,縮短整體設計及工程的周期。
    ⑤該模式工作界面清晰,特別適用于項目各個階段需要嚴格逐步審批的情況。如政府投資的公共工程、國際金融機構資助的工程以及世行、亞行等國際多邊援助銀行資助的工程多采用此模式。而采用F1DIC施工合同條件(即紅皮書)與F1DIC施工合同條件——多邊援助銀行協調版(即粉皮書)的工程項目管理基礎也是這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