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考研政治基礎階段模擬題及答案一

字號:

2012考研政治大題注意事項
    1.本試卷考試時間150分鐘,滿分100分。
    2.試卷后面附有參考答案,供學員測試后核對。
    一、單項選擇題:第1-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下列每題的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
    1.人在心情愉快時會感到“光陰似箭”;在心情抑郁則感到“度日如年”。這兩種相反的狀況表明( )
    A.時間的特征是人的體驗
    B.時間隨人的感覺的變化而變化
    C.時間的具體特性是可變的
    D.人的時間觀念具有相對性
    2.下列各項古代漢語表述,屬于因果關系的有( )
    A.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B.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孟冬十月,北風徘徊
    3.清代趙翼有詩曰:“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痹撛妴l(fā)我們()
    A.要把世界上的事物如實地看成是一個變化發(fā)展的過程
    B.世界上的事物和現(xiàn)象是瞬息萬變,難以把握的
    C.要弄清事物在其發(fā)展過程中所處階段
    D.事物發(fā)展過程中只有偶然沒有必然
    4.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后,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⒅苑高@種錯誤,在于割裂了( )
    A.必然與偶然之間的關系
    B.內容與形式之間的關系
    C.本質與現(xiàn)象之間的關系
    D.可能與現(xiàn)實之間的關系
    5. 2002年度,國務院取消789項行政審批項目,提出“對應當取消也可以取消的項目,堅決予以取消;對應當取消但目前條件尚不具備的審批項目,提出過渡性的措施和辦法;對應當保留的審批項目,予以保留”。這一要求體現(xiàn)的辯證法原理( )
    A.事物的發(fā)展是內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
    B.事物發(fā)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tǒng)一
    C.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D.事物是普遍聯(lián)系的,要用聯(lián)系的觀點看問題
    6.“人的本質”這一概念是人對自身的認識發(fā)展到一定階段形成的,它力圖從根本上回答“人是什么”或“什么是人”這一重大問題。唯物史觀認為,人的本質是()
    A.永恒不變的
    B.可隨主觀意志而任意改變的
    C.隨著社會關系的變化而變化
    D.隨著個性的改變而改變的
    7. 商品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的解決要通過( )
    A. 商品交換的實現(xiàn)
    B. 抽象勞動轉化為具體勞動
    C. 個別勞動時間轉化為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D. 私人勞動轉化為社會勞動
    8.在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條件下,國家對經(jīng)濟生活實行干預和調節(jié),其實質是()
    A.維護壟斷資產階級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
    B.加強壟斷資本對廣大勞動人民的剝削
    C.消除經(jīng)濟危機
    D.促使社會經(jīng)濟增長
    9.中國近代中國人民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反侵略武裝斗爭是( )
    A.劉永福率領的黑旗軍抗擊日本侵略
    B.太平軍打敗“常勝軍”、“常捷軍 ”
    C.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
    D.義和團抗擊八國聯(lián)軍
    10.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分水嶺是( )
    A.定都天京
    B.北伐失利
    C.天京事變
    D.洪秀全病逝
    11.孫中山在檀香山組建的第一個革命團體是( )
    A.興中會
    B.華興會
    C.同盟會
    D.光復會
    12.五四運動的直接導火線是( )
    A.北洋政府鎮(zhèn)壓學生
    B.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C.政府貪污腐敗嚴重
    D.中國宣布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
    13.1949年9月通過的起著臨時憲法作用的是( )
    A.《論人民民主專政》
    B.《共同綱領》
    C.《新民主主義論》
    D.《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14.下列哪項是近代以來中國歷史發(fā)展的必然結果,是中國人民長期探索的歷史選擇,同時也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根本指導思想( )
    A.馬克思主義
    B.“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C.鄧小平理論
    D. 毛澤東思想
    15.中華民族精神源遠流長,包含著豐富的內容,其中,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衛(wèi)填海等動人的傳說,其中體現(xiàn)的是中華民族精神的( )
    A.勤勞勇敢
    B.團結統(tǒng)一
    C.自強不息
    D.愛好和平
    16.人生價值是人的生活實踐對于社會和個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義,人生價值評價的根本尺度是( )
    A.是否通過勞動對社會和他人做出貢獻
    B.是否符合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促進歷史的進步
    C.是否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D.是否在自己的崗位上為人民群眾盡心盡力服務
    17.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為社會意識的特殊形式對于社會發(fā)展所具有的功效與能力,其中最突出的也是重要的社會功能是( )
    A.辯護功能
    B.溝通功能
    C.調節(jié)功能
    D.激勵功能
    18.網(wǎng)絡生活中更要求人們形成道德自律,是因為網(wǎng)絡生活具有以下特點( )
    A.信息廣泛性
    B.方便快捷
    C.虛擬性
    D.覆蓋面廣
    19.法律區(qū)別于其他社會規(guī)范的首要之處在于( )
    A.具有強制力,違背其的后果是一定會受到制裁
    B.有專門的法院、監(jiān)獄等法制機構作為其實施的保障
    C.它是由國家創(chuàng)制并保證實施的社會規(guī)范
    D.其它社會規(guī)范在保證法律的實施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20.我國憲法明確規(guī)定,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依法治國的根本要求是()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
    B.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jiān)督權
    C.立法公開、執(zhí)法公開、司法公開
    D.社會生活的法制化、規(guī)范化、民主化
    二、多項選擇題:第1-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下列每題的選項中,至少有兩個選項是符合題意的。多選、少選、錯選該題不得分。
    1.下面這幅漫畫正確地體現(xiàn)的得與失的辯證法有( )
    
    A.得與失作為矛盾的雙方相互依賴
    B.得也是一種失,失也是一種得
    C.得中有失,失中有得
    D.得與失相互轉化,沒有真正的區(qū)別
    2.恩培多克勒認為,在所有的生物中都有流射物存在,當這些流射物與感觀相接觸而進入感觀時,感覺就產生了。德謨克利特受恩培多克勒“流射說”的影響,提出了“影像說”。他認為,當影像從外面進入時,感覺和思想就產生,相反,若無影像對感官的撞擊,就沒有什么能夠產生。對他們觀點分析正確的是( )
    A.是舊唯物主義的直觀反映論
    B.把認識的主體看作是生物性的自然存在
    C.僅僅從客體來說明認識的形成及其本質
    D.把人的認識過程簡單化了
    3.當原子論被科學所證實之后,道爾頓斷言:“物質是最終的、不可再分的單元?!闭麄€ 19世紀,原子論占了絕對地位。但是1897年電子的發(fā)現(xiàn),帶來了一場深刻的物理學革命。這時,電子的發(fā)現(xiàn)者湯姆生在1900年的《元旦獻詞》中聲稱: “在已經(jīng)基本建成的科學大廈中,后輩物理學家只要做一些零碎的修補工作就行了”,電子再不可分了。但隨后基本粒子的大量發(fā)現(xiàn),又宣告了這一預言的破產。以上這段材料說明了()
    A. 相對真理是絕對真理的具體表現(xiàn)
    B. 絕對真理是不存在的
    C. 在一定條件下,人們只能達到對客觀世界的近似正確的反映
    D. 任何科學真理都是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的辯證統(tǒng)一
    4.社會發(fā)展往往面臨多種可選擇的道路,其中符合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的是( )
    A.多數(shù)人選擇的道路
    B.勢力強大的人選擇的道路
    C.先進階級選擇的道路
    D.能夠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的道路
    5.有人說:“世界歷史好比一百個大錢,你可以擺成兩座五十的,也可以擺成四座二十五的,也可以擺成十座十個的?!边@段話的錯誤在于( )
    A. 把個人意志看成歷史發(fā)展的最終原因
    B. 把歷史看成偶然事件的堆積
    C. 否定社會歷史的客觀性和規(guī)律性
    D. 否定了意識的能動性
    6.“你永遠不能控制大自然,的辦法就是去了解大自然如何工作,然后讓它為我們所用?!边@句話所蘊涵的哲理有( )
    A. 一切從實際出發(fā)
    B. 認識的目的在于實踐
    C. 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與尊重客觀規(guī)律是統(tǒng)一的
    D. 實踐主體能夠創(chuàng)造物質
    7.部門勞動生產率提高,會使( )
    A.單位商品價值量提高
    B.單位商品價值量降低
    C.生產的使用價值量增加
    D.生產的商品價值總量不變
    8. 資本家階級普遍獲得相對剩余價值是通過( )的過程實現(xiàn)的
    A. 資本家競相追逐超額剩余價值
    B. 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普遍提高
    C. 絕對剩余價值的獲得
    D. 個別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9.在共產主義社會將要消失的“三大差別”有( )
    A.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差別
    B.工業(yè)和農業(yè)的差別
    C.城市與鄉(xiāng)村的差別
    D.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差別
    10.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揭示的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有()
    A. 物質財富極大豐富,消費資料按需分配
    B. 社會關系高度和諧,人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
    C. 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人類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飛躍
    D. 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人類從自由王國向必然王國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