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級散文寫作:詩詞牽動我的情思

字號:


     翻開詩篇,詩人走出經(jīng)典,我的情思和他的思想相連……
     夜,伴著月獨有的繾綣;一個農(nóng)者,荷鋤而歸。
     輕輕地,路邊花葉上的一顆露珠,帶著一貫的晶瑩,悄悄滑落,落在了他的腳邊,濺在了他的衣上。農(nóng)忙后的倦意慢慢爬上了他的臉龐,但形體上的勞累,遠遠比不上心中的苦悶。
    再也不愿再去追求榮華虛名,不想再去觸及利益鏈鎖….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他心中的夢想,“晨興理荒*,帶月荷鋤歸”是他對生活的追求;為了人性的真與美,為了身心的自由,陶淵明舍棄了官場的腐化奢靡,舍棄了所謂的功名利祿,毅然歸隱田園。南山的野菊年年開放,江河的碧波日夜蕩漾,那是一位英雄對虛無的對抗…..
     歷史的車輪繼續(xù)前行,又是一個夜晚,少了繾綣,多了悲愴。
     杜甫帶著心中的擔憂,看著眼前的國家;一生的流亡,被生活放逐,又被苦難驅(qū)趕。他極力去尋,要去抓住盛唐的最后一縷余光,可離亂的秋風不允,肆意將他吹往落木蕭蕭的江旁…“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喜悅,早已被百姓的哭喊震裂,早已由戰(zhàn)爭的鐵蹄踏碎。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這分明是對故鄉(xiāng)故土,親人骨肉的熱愛,卻被活生生地擠壓成惆悵的詩句,苦悶縈繞在紙上,無奈流傳于后世…白發(fā),白發(fā)連著秋草,而秋草,秋草蕭瑟于一個人的離魂......一個用身軀支撐王朝的人,卻被堂上墜落的瓦片擊傷;那一刻,所有的血淚和吶喊,朝著一個襤褸者滂沱……
     這些穿越時空的情感,和我的思想連在一起…..
     合攏詩篇,詩人走入詩行,那情思久久縈繞在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