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墻的分類和受力特點
(1) 一般剪力墻的墻肢截面高度u h 和厚度u b 之比大于8;短肢剪力墻的墻肢高度與厚度之比為5~8。
(2) 一般剪力墻根據(jù)墻面開洞大小情況,分為整截面墻、整體小開口墻、聯(lián)肢墻和壁式框架。它們的受力特點如下:
① 整截面剪力墻。當(dāng)剪力墻不開門窗洞口或雖開有洞口,但洞口很小時(洞口面積不大于剪力墻總面積的15%、且洞口凈矩及洞口至墻邊的凈距都大于洞口長邊的尺 寸),把其看作整截面墻(如圖4.21(a)所示)。此時,它們的受力性能猶如一懸臂桿,截面上的正應(yīng)力仍符合平截面假定,在墻肢的高度上,彎矩圖既不發(fā) 生突變也不出現(xiàn)反彎點,變形曲線以彎曲型為主。
② 整體小開洞墻。當(dāng)剪力墻上的門窗洞口沿豎向成列布置,洞口的總面積雖超過了墻總面積的15%,但總的說來洞口仍很小時,稱其為整體小開口墻(如圖 4.21(b)所示)。它在荷載作用下,在連梁處的墻肢彎矩圖有突變,但在整個墻肢的高度上,沒有或僅在個別樓層中才出現(xiàn)反彎點,整個剪力墻的變形曲線仍 以彎曲型為主。
③ 雙肢剪力墻。此類剪力墻上的門窗洞口尺寸較大(如圖4.21(c)所示),則整個剪力墻截面上的正應(yīng)力已不再成直線分布,其變形曲線與整體小開口墻相近,仍以彎曲變形為主。
④ 壁式框架。當(dāng)剪力墻具有多列洞口,且洞口尺寸較大,特別是當(dāng)洞口上連梁的線剛度大于或接近于洞口側(cè)邊墻肢的線剛度時,則剪力墻的受力性能已接近于框架,宜 按帶剛域的“壁式框架”進行設(shè)計(如圖4.21(d)所示)。此時,在水平荷載作用下其柱的彎矩圖不僅在樓層處有突變,而且在大多數(shù)的樓層中都出現(xiàn)反彎 點,整個框架的變形以剪切型為主。
(3) 剪力墻的墻肢截面高度w h 與厚度w b 之比小于5時,稱為小墻肢。其中,當(dāng)之比 ≤3時,宜按框架柱進行截面設(shè)計。
(1) 一般剪力墻的墻肢截面高度u h 和厚度u b 之比大于8;短肢剪力墻的墻肢高度與厚度之比為5~8。
(2) 一般剪力墻根據(jù)墻面開洞大小情況,分為整截面墻、整體小開口墻、聯(lián)肢墻和壁式框架。它們的受力特點如下:
① 整截面剪力墻。當(dāng)剪力墻不開門窗洞口或雖開有洞口,但洞口很小時(洞口面積不大于剪力墻總面積的15%、且洞口凈矩及洞口至墻邊的凈距都大于洞口長邊的尺 寸),把其看作整截面墻(如圖4.21(a)所示)。此時,它們的受力性能猶如一懸臂桿,截面上的正應(yīng)力仍符合平截面假定,在墻肢的高度上,彎矩圖既不發(fā) 生突變也不出現(xiàn)反彎點,變形曲線以彎曲型為主。
② 整體小開洞墻。當(dāng)剪力墻上的門窗洞口沿豎向成列布置,洞口的總面積雖超過了墻總面積的15%,但總的說來洞口仍很小時,稱其為整體小開口墻(如圖 4.21(b)所示)。它在荷載作用下,在連梁處的墻肢彎矩圖有突變,但在整個墻肢的高度上,沒有或僅在個別樓層中才出現(xiàn)反彎點,整個剪力墻的變形曲線仍 以彎曲型為主。
③ 雙肢剪力墻。此類剪力墻上的門窗洞口尺寸較大(如圖4.21(c)所示),則整個剪力墻截面上的正應(yīng)力已不再成直線分布,其變形曲線與整體小開口墻相近,仍以彎曲變形為主。
④ 壁式框架。當(dāng)剪力墻具有多列洞口,且洞口尺寸較大,特別是當(dāng)洞口上連梁的線剛度大于或接近于洞口側(cè)邊墻肢的線剛度時,則剪力墻的受力性能已接近于框架,宜 按帶剛域的“壁式框架”進行設(shè)計(如圖4.21(d)所示)。此時,在水平荷載作用下其柱的彎矩圖不僅在樓層處有突變,而且在大多數(shù)的樓層中都出現(xiàn)反彎 點,整個框架的變形以剪切型為主。
(3) 剪力墻的墻肢截面高度w h 與厚度w b 之比小于5時,稱為小墻肢。其中,當(dāng)之比 ≤3時,宜按框架柱進行截面設(shè)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