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2011年一級結構專業(yè)考試復習資料(9)

字號:

1、型鋼骨架的施工和鋼筋的綁扎
    型鋼骨架施工,應符合《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5-2001)的規(guī)定。在安裝柱的型鋼骨架時,首先是在上下型鋼骨架處作臨時連接,然后觀測糾正其垂直偏差,再進行焊接或高強度螺栓連接,其次是在梁的型鋼骨架安裝后,要再次對型鋼骨架進行觀測糾正。為防止上層型鋼骨架垂直偏差積累超過允許值,除了力求柱的型鋼骨架下部校正準確外,還應將上部的安裝垂直中心線對準。
    為使梁柱接頭處的交叉鋼筋貫通且互不干擾,加工柱的型鋼骨架時,在型鋼腹板上要預留穿鋼筋的孔洞,而且要相互錯開。預留孔洞的孔徑,既要便于穿鋼筋,又不能過多削弱型鋼腹板,一般預留孔洞的孔徑較鋼筋直徑大4~6mm為宜。
    在梁柱接頭處和梁的型鋼翼緣下部,由于澆筑混凝土時有部分空氣不易排出或因梁的型鋼翼緣過寬妨礙澆筑混凝土,為此要在一些部位預留排除空氣的孔洞和混凝土澆筑孔。
    型鋼混凝土結構的鋼筋綁扎與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綁扎基本相同,但也有其特點。由于柱的縱向鋼筋不能穿過梁的翼緣,因此柱的縱向鋼筋只能設在柱截面的四角或無梁的部位。
    在梁柱節(jié)點部位,柱的箍筋要在型鋼梁腹板上已留好的孔中穿過,由于整根箍筋無法穿過,只能將箍筋分段,再用電弧焊焊接。不宜將箍筋焊在梁的腹板上,因為節(jié)點處受力較復雜。
    如腹板上開孔的大小和位置不合適時,需征得設計單位的同意后,再用電鉆補孔或用絞刀擴孔,不得用氣割開孔。
    2、模板與混凝土澆筑
    型鋼混凝土結構與普通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區(qū)別在于型鋼混凝土結構中有型鋼骨架,在混凝土未硬化之前,型鋼骨架可作為鋼結構來承受荷載,因此施工時可利用這個特點,合理選擇模板材料和支模方法。在高層建筑現(xiàn)澆型鋼混凝土結構施工中,經濟效益較顯著的模板體系有:無支撐模板體系、升梁提(滑)模體系和外掛腳手升降體系等。如上海金茂大廈型鋼混凝土結構的滑模施工、重慶民族飯店的升梁提模工藝(圖5-48)等,都是利用型鋼骨架的承重能力為施工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
    型鋼混凝土結構的混凝土澆筑,應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2002)的規(guī)定。在梁柱接頭處和梁型鋼翼緣下部等混凝土不易充分填滿處,要仔細進行澆筑和搗實。型鋼混凝土結構外包的混凝土外殼,要滿足受力和耐火的雙重要求.澆筑時要保證其密實度和防止開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