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自考真題:刑法學試題

字號:

全國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刑法學試題
    課程代碼:00245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刑法的機能是指(   )
    A.刑法的任務
    B.刑法現(xiàn)實與可能發(fā)揮的作用
    C.刑罰的功能
    D.刑法現(xiàn)實與可能產(chǎn)生的效益
    2.我國刑法對國內(nèi)犯的基本適用原則是(   )
    A.屬地管轄原則
    B.屬人管轄原則
    C.保護管轄原則
    D.普遍管轄原則
    3.罪刑相適應原則的思想淵源來自(   )
    A.人們的因果報應觀念
    B.自利觀念
    C.心理強制觀念
    D.善惡區(qū)分觀念
    4.我國刑罰的目的是(   )
    A.懲罰犯罪
    B.打擊犯罪
    C.預防犯罪
    D.消滅犯罪
    5.下列各項關于刑法時效制度的內(nèi)容,不為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是(   )
    A.行刑時效
    B.追訴時效
    C.追訴時效的延長
    D.追訴時效的中斷
    6.依照我國刑法規(guī)定,一人犯數(shù)罪被判處數(shù)個拘役,決定其執(zhí)行的刑期高不能超過 (   )
    A.2個月
    B.6個月
    C.1年
    D.3年
    7.具體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體法益是(   )
    A.犯罪對象
    B.直接客體
    C.一般客體
    D.犯罪結果
    8.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于教唆犯(   )
    A.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B.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C.應當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D.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9.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   )
    A.從輕處罰
    B.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C.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D.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10.行為人本欲殺甲,黑夜里誤將乙殺害。行為人的行為(   )
    A.屬于意外事件
    B.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
    C.構成故意殺人罪
    D.構成故意殺人罪(未遂)
    11.叛逃罪的犯罪主體是(   )
    A.軍人
    B.國家工作人員
    C.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D.中國公民
    12.非法持有槍支罪的主觀方面(   )
    A.只能是過失
    B.只能是故意
    C.可以是過失
    D.可以是故意
    13.生產(chǎn)、銷售劣藥罪的“劣藥”,包括(   )
    A.變質(zhì)的藥品
    B.被污染的藥品
    C.國務院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規(guī)定禁止使用的藥品
    D.超過有效期的藥品
    14.下列行為中,屬于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行為方式的是(   )
    A.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數(shù)量較大的
    B.使用偽造的信用卡
    C.使用作廢的信用卡
    D.冒用他人信用卡
    15.非法出售發(fā)票罪的“發(fā)票”是指(   )
    A.增值稅專用發(fā)票
    B.可以用于騙取出口退稅的發(fā)票
    C.可以用于抵扣稅款的發(fā)票
    D.上述發(fā)票以外的發(fā)票
    16.關于強*罪的犯罪主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婦女可以成為強*罪的直接正犯
    B.婦女可以成為強*罪的間接正犯
    C.婦女不能構成強*罪
    D.婦女不能構成強*罪的共同正犯
    17.刑訊逼供罪的犯罪主體是(   )
    A.國家工作人員
    B.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C.司法工作人員
    D.一般主體
    18.妨害公務罪的犯罪對象,不包括(   )
    A.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B.紅十字會工作人員
    C.國家安全機關工作人員
    D.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
    19.關于非法出售、私贈文物藏品罪,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本罪對象僅限于國家保護的文物藏品
    B.本罪的犯罪主體只能是單位
    C.本罪贈送的對象只能是外國人
    D.本罪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
    20.關于濫用職權罪,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犯罪主體是公職人員
    B.犯罪主體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C.只能是濫用自己的一般職務權限
    D.濫用職權的行為違背了其職務行為的宗旨
    溫馨提示:由于很多試題(主要是主觀題),其答案并不是的,甚至是開放的,一道題的解題思路是多種多樣的,從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出發(fā),應該鼓勵自考生用多樣的思路解題。正是因為如此,在評卷過程中,往往會根據(jù)考生的作答情況,對評分標準進行調(diào)整,也正因如此,教育部把國家教育考試靠后的評分標準仍然列為秘密材料。因此教育部不在網(wǎng)上公布答案,請考生諒解。